北约秘书长要求中国不许援俄,否则将付出经济代价

本就不被外界看好的由瑞士举办的乌克兰问题峰会于近日草草收场,和会的失败不仅暴露了全球南方国家对西方在俄乌问题上进行公关炒作毫无兴趣,同时也让全世界对西方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的能力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质疑。似乎是意识到自己已经搞砸了,在和会黯淡落幕之后,北约就跳出来强行刷存在感,并且将矛头直接对准中国。据观察者网援引英媒BBC本月17号发布的消息,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出访美国期间公开表示,倘若中国继续“援俄”,就不要幻想在支持俄罗斯的同时维持与欧洲的关系。
斯托尔滕贝格进一步指出,“如果中国不作出改变,就要付出某种经济代价”。斯托尔滕贝格还表示,北约内部正就此展开对话,讨论有可能实施的制裁措施,以确保中国今后无法向俄罗斯提供所谓的“战争支持”。事实上,用经贸关系作为威胁手段,斯托尔滕贝格绝不是“第一人”。当俄乌冲突延宕至2024年时,作为乌克兰最大支持者的美国就已经按捺不住了。
图片
他们不断在各种公开场合威胁中国,要求我国必须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二选一”。美国总统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更是发出了极为露骨的威胁,称中国继续“援俄”将面临与美国财政部发生冲突并且受到制裁的严重风险。而这句话的背后,是我国已经有大量的商业实体以及个人,遭到美国长臂管辖的无理打压。
结合欧盟委员会近日对我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开征临时关税,目前美西方正试图用“经济”作为杠杆,来撬动中俄“背靠背关系”。而这套组合拳的背后,反映出的不仅仅是西方根深蒂固的傲慢,还有西方世界面对俄乌局势时力不从心,以及对日薄西山的霸权产生的焦虑感。表面上,西方正在组织各种大会,通过各种声明来展现所谓的“团结力”,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乌军没能取得预期的战绩,导致西方援乌成为了一个“无底洞”,对俄罗斯的“核弹级制裁”,反而刺激到对方展现出自己的韧性。
图片
可以说,西方的对俄战略从头到尾都出现了极为严重的误判,也正是这些误判,将西方从一个失败导向另一个失败。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北约的主体看似是在欧洲,但真正的掌控权始终在美国手里。因此斯托尔滕贝格的话,更多是在传达白宫的意志。对于拜登政府而言,乌克兰决不能在美国大选结束之前认输,甚至不能在此之前回到谈判桌上与俄罗斯进行对话,这很有可能会导致拜登连任失败。
因此拜登不惜拼上西方可能会整体衰落的风险,也要用欧盟作为筹码去推动中国远离俄罗斯。但无论是北约还是美国似乎都忘记了,在俄乌冲突还没有爆发之前,美西方对中国的打压又何曾停止过?中欧经贸关系何时没有受到美国的影响?
图片
而更为讽刺的是,当北约这样一个纯粹的军事组织,开始挥舞起“经济大棒”威胁中国时,本身就意味着西方已经是黔驴技穷。所以需要认真思考的从来就不是中国,反而是欧盟自己,倘若欧盟仍旧沉迷于所谓的“共同价值观”,甘心成为美国的附庸,被美国出卖更大的核心利益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