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礁冲突不到一周,菲律宾心虚了,公开澄清没遭到中方武力攻击

图片
图为菲律宾海警发言人
17日的仁爱礁事件过去了不到一周,菲律宾就开始打退堂鼓了。22日,菲律宾海警发言人杰伊•塔里拉再次就17日的事件做出了说明。他表示,虽然现场视频显示中国海警使用了刀、斧子等武器,但他们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阻止菲律宾的补给行动。他强调中方并不是要对菲律宾发起“武装攻击”,也绝非 “侵略”。塔里拉还说,中菲双方人员都在履行各自的职责而已。
前几天还在跳脚叫骂的菲律宾,为什么突然决定大事化小了?
根据《菲美共同防御条约》,一旦菲律宾的公务船只遭到所谓“武装攻击”,美国就要履行共同防御义务,这就意味着中美有直接交手的可能。但通过几次和美方的沟通互动,马尼拉发现华盛顿态度暧昧。虽然美国多次强调,南海在“共同防御条约”覆盖的范围内,但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构成“武装攻击”,这一点依然很模糊。
图片
图为中菲海上冲突
更重要的是,菲律宾并不想自己像乌克兰一样成为“前线国家”。菲律宾确实可以从紧张局势中获益,有了美国资源的投入,菲律宾从政府到军方,上上下下都捞了不少好处。可一旦开战,事态绝非马尼拉可以掌控的,菲律宾难逃“炮灰”的命运。小马科斯政府还没有疯到这个地步。
无独有偶,日前菲律宾国家经济与发展局局长巴利萨坎在访问日本的时候也表示,希望中国到菲律宾投资,他强调要将“经济和政治分开”。2023年的贸易数据显示,中国依然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处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日本和美国,中菲贸易总量相当于日美对菲贸易总额之和。这位巴利萨坎局长还说,菲律宾不会对贸易和投资设置任何不必要的障碍,这其中包括中国。
但事实上,菲律宾应该庆幸,中国政府还没有因南海问题在贸易和投资的问题上对菲律宾施加惩罚措施。尽管如此,菲律宾也应该看到,两国关系的恶化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经济往来。中国消费者购买菲律宾产品以及赴菲律宾旅游的意愿都会下降,中国投资者也不得不认真考虑地缘政治风险。日前中国海关总署披露的数据就显示,菲律宾向中国出口的香蕉已经明显减少,这样的商品没有什么不可替代性。
图片
图为菲律宾总统马科斯
菲律宾国内一些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菲律宾正徘徊在危险的边缘,不能放任南海局势和中菲关系持续恶化下去了。日前,菲律宾参议院多数派领袖托伦蒂诺呼吁总统小马科斯立刻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仁爱礁局势。有意思的是,托伦蒂诺特别强调,国家安全委员会不仅要有现任官员,还要包括前总统埃斯特拉达、阿罗约和杜特尔特。托伦蒂诺呼吁小马科斯搁置国内政治分歧,优先考虑菲律宾国家的需要。
众所周知,小马科斯已经与杜特尔特家族公开决裂,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也已经退出了内阁。而无论是阿罗约还是杜特尔特,其在任期间中菲关系都不错,甚至可以说是两国关系的黄金时期。托伦蒂诺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请前总统们“回朝”,也恰恰说明小马科斯一派现在是骑虎难下。
小马科斯政府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承担不起将国家推向战争的历史责任。小马科斯现在真正需要的,不是美国的所谓“安全承诺”,而是一个能和中方说得上话的中间人,通过对话促成南海紧张局势的降级。
图片
图为杜特尔特
但由于小马科斯政府以及菲军方长期以来的鼓动,菲律宾国内民意沸腾,对中国的看法也十分负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小马科斯政府很难回头。边缘化杜特尔特一派、巩固自身权力也是小马科斯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小马科斯很难再回归杜特尔特时期理性、平衡的大国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