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渔业,大有可为!清远市清城区渔业企业如何用科技提升养殖效率?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黑科技”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在清远市清城区渔业养殖领域,本地龙头养殖公司通过加大科技硬投入,加快现代渔业发展,不断引领现代渔业科技风潮。
显微镜下 鱼苗繁育
记者走进养殖基地,可见到规范连片的育苗池中,鱼苗成群,欢快游弋。清远市伍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伍昌农业”)位于清城区横荷街道大有村委会,是清城区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示范场。养殖基地占地面积300多亩,养殖品种有甲鱼、黄骨鱼、鳜鱼、小龙虾等。据了解,伍昌农业基地建成以来,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主要用于池塘平整、育苗孵化、品种繁育等。基地目前月产鳜鱼苗30万尾,鱼苗主要销往珠三角各大市场,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
图片
育苗孵化环节,鱼病预防至关重要。为确保鱼苗健康生长,伍昌农业采用先进显微镜,对鱼苗进行定期抽样、检查。
“仅凭肉眼观察,我们很难准确判断鱼类所患疾病,因为某些症状可能同时出现在多种鱼病中,如体色变黑、蛀鳍、烂尾、鳞片脱落以及鳃丝分泌黏液增多等。”伍昌农业总经理刘化伍说道,他们采用显微镜设备,旨在更精确地识别鱼病,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障鱼苗的健康与生长。
图片
下一步,伍昌农业将充分利用水质优良、环境优美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绿色生态养殖,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在生物技术和科技设备上发力,加强标准化养殖,努力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现代设施 在水一方
清远市景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盛农业”)是面向广东省的专业水产养殖及水产贸易批发、养殖技术输出、产学研一体发展的企业,主要经营场地在清城区石角镇,水塘养殖面积265亩,以养殖日本鳗鱼、桂花鱼等高端品种鱼类为主。2023年,景盛农业营收达2200万元。
图片
走进景盛农业养殖基地,波光粼粼的鱼塘遍布其间。“公司成立以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养殖为清远乃至全国市场提供优质鱼类产品。”景盛农业总经理陈景文介绍,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投喂的饲料残饵及鱼类消化排泄物,全部沉积在养殖池塘内,导致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严重危害鱼类生长和生存。为了避免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风险,只能通过大量“黑科技”的投入与应用。
“目前,我们基地引进了8套岸基一体化净水设备,极大改善了水质问题。”陈景文介绍,这些设施相当于一个大型“过滤器”,在它的加持下,能够有效过滤鱼类所产生的粪污有害物质。
图片
记者了解到,当前,清城区包括景盛农业在内的多家渔业企业均已采用了该套“池塘循环水养殖与尾水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创新的池塘循环水养殖新模式,有效实现了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与尾水的科学处理。在该过滤系统作用下,那些曾经困扰渔业发展的粪污有害物质得到了有效清除,水质和水环境得以保障,也减少了渔业养殖过程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为提升科技养殖成效,加强对养殖池潜在有害物质的实时监测,景盛农业还自主开发了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实时采集、精确分析,并及时调整各项关键数据。
“以前都需要人工去现场取样再去检测水质,现在我打开手机就能实时查看鱼塘里的PH值、氨氮浓度、溶解氧浓度等数据,可以及时调整喂养投放,减轻了工作量。”陈景文表示,数据平台的加持,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更有助于降低养殖风险,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有力保障。
智慧渔业 大有可为
记者从清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清城区目前有养殖企业(养殖户)约700户,年产值7.4亿元。2023年,该局争取财政扶持约1150万元,用于开展池塘绿色循环改造项目。
为加快形成渔业新质生产力,清城区通过整合资源,持续加大对设施渔业科技研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高设施渔业的技术水平。在现代设备方面,鼓励对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新型养殖设施如多层立体养殖池、循环水养殖系统等进行研发和应用推广;在生物技术方面,推动引进针对不同养殖品种的高效环保饲料,利用生物技术提升饲料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在平台建设方面,规划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优化养殖管理决策,通过人工智能进行鱼类行为分析和疾病预测等。
文、图 | 记者 李程 通讯员 刘剑波 清城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