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庄稼为啥能够早种半个月?颍州区“水系连通”和“农村小水体水生态治理”效果初现

大皖新闻讯  “早在半个月前,俺家这20亩地的庄稼全都出齐苗了!”6月22日,在阜阳市颍州区三塔集镇前进村,当地农民王怀玉看着田里已经长到1尺多高的麦茬玉米苗,向大皖新闻记者夸耀他家庄稼早种了半个多月的幸福。
引外河水滋润内部田  庄稼早种了半个多月
“6月3号,割完麦第二天,我就把种子种到地里了,不怕老天爷不下雨!”王怀玉今年67岁了,子女都在外地打工,他和老伴刘思芹却种了20亩庄稼。他说:“别的地方都是沟河见底没有水,俺们这里大沟、中沟都有水,我用小水泵就能把地都浇了”。
图片
6月22日,王怀玉说他家庄稼与外地相比早种了半个多月。
大皖新闻记者现场看到,在离王怀玉家玉米田约200米就有一条水沟,王怀玉说近年来这条水沟里一直都有水。“这条沟两年前还是一条干沟,一下大雨就积水,一到天旱就见底,除了长草,不起啥作用!后来,这条沟被挖深了、挖宽了,而且还与其他大沟挖通了,大沟里的水就能流进来!俺们给庄稼浇水就方便了!”
“因为沟里水面高,所以用电瓶车带动小水泵就能浇水,浇一亩地用电大概也就三、四毛钱,真省钱!”村民李文忠说,“今年大旱,真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沟连河’的好处了!”
三塔集镇水利站站长于飞向记者介绍,群众交口称赞的“沟连河”,就是颍州区历时两年仍在打造的“水系连通”工程。颍州区瞄准水利“大循环”,以“水利+”的开放思维,把水利工程建设与防汛抗旱相结合、与黑臭水体治理相结合、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培育相结合,通过提高灌溉和除涝面积保障粮食安全。
图片
早种了半个多月的玉米苗长势喜人
目前,除苏阜产业园区外,三塔集镇辖区内的大沟、中沟现如今都是相互连通的,然后通过水闸、泵站与过境的润河相连通,通过润河再与全区主干水系相连通,这些水系就好像是农田的“血管”。遇到干旱,这些水系能将润河的水通过“血管”及时输送给农田;遇到内涝,田间积水可以顺畅地排到各大中沟,通过小李庄泵站等及时排到润河里,充分发挥“旱能引水、涝能排水”的作用。
“昨天,俺们这里短时间降雨量达到200毫米以上,大雨来得太猛了!就是因为有这些沟渠能够及时排水、小李庄泵站随时放水,农田里没有出现积水!”于飞特别开心,他非要带记者去见识一下“泵站功能”不可。
在三塔集镇小李庄泵站,大皖新闻记者看到闸内水位比闸外水位高一米多。于飞说:“这低水位的就是小润河水位,高水位的就是三塔集镇内大、中沟的水位。泵站平时可以蓄水,涝时朝外排水,旱时又能够向内引水,是能保障三塔集镇内大、中沟水位常年保持正常水位的平衡关键”。
据介绍,2023年5月份,三塔集镇全域水系连通项目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小李庄泵站其主要作用是引水和排涝。颍州区水利局通过三十里河排灌站将淮河二级支流泉河水分级引入润河,向三塔集镇境内大中沟进行生态补水,覆盖9个行政村,受益人口4万多人,特别是今年持续严重干旱,小李庄泵站发挥了巨大效益,有效保障了三塔集镇境内农作物及耕地的抗旱水源,充分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
填埋臭水沟开挖清水塘 群众放心在沟水中淘粮食
水系连通后,三塔集镇内大沟、中沟有水了。但是“这些水是否干净、是否安全?”又是一道考题。
于飞向大皖新闻记者展示了他拍的一张图片,图片中一个村民正在清澈的河水中淘洗麦粒。他说:“这是我去年11月26日在沈李大沟拍的,时隔多年后,群众又一次敢在河水里淘洗粮食,说明他们认为这沟里水很干净,所以才在水沟里淘洗!”
图片
2023年11月26日,一位村民在沈李大沟里淘洗准备磨粉的麦粒。(于飞摄)
于飞说,颍州区在实施水系连通的同时,更注重“乡村小水体治理”,重点对辖区自然村庄不具有排涝灌溉功能的废旧沟塘进行填埋、复垦耕种或作建设用地,对具有排涝灌溉功能的沟塘恢复活水功能。
张湖村秦大塘原本是个多年失修的死水塘,水塘旁的低洼地也多年无人耕种,大皖新闻记者几年前曾多次到过这里,记忆里是一个臭水塘。6月22日,大皖新闻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这口水塘已经大变样。水塘四周塘坡都铺上了水泥砖,安上了防护栏。清澈的水塘里,一群群小鱼在游动,村民笑称“小鱼在跑马拉松”。
图片
秦大塘里,成群的小鱼在“跑马拉松”。
张湖村党支部书记田洪刚说:“这口塘原本只有3亩多水面的臭水塘,底浅坡大,经过挖深、挖宽、挖大后,现如今变成了约8亩大小的可养水面;我们把从这口塘里挖出来的淤泥用来填补周边的低洼地和小水沟,竟然‘新造’出了约6亩土地。这些新增土地和新增养殖水面,都是新增的村集体资产。”
颍州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献鹏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颍州区把水利规划作为“重头戏”,按照“分片引水、分区治理;上引下排,西进东出;调蓄设置,节点控制”的总体思路,统筹考量“引的进、蓄的足、供的起、排的畅、调的活、用的上”,相继实施了颍州区水系连通综合治理、农村小水体水生态治理、泉河及颍河治理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进一步完善“引排顺畅、滞蓄得当、丰枯调节、多源互补、可调可控”的水网体系,不断把水资源转化为生态、经济和发展优势。
颍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峰说:“今年的干旱就像严厉考官,对颍州区的水利设施进行了严格大考。‘让庄稼能够及时种得上、种得好’,‘让沟河水能够用得足、用得放心’,这是颍州干部群众虽历时两年仍在继续完成的答卷,答卷虽不完美,但已经让农民兄弟切身感受到了实惠!”。
三塔集镇只是颍州区四个水系治理片区的一个缩影,其他三个水系治理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初步估算,颍州区水系连通和小水体生态两项实施完毕可新增养殖水面1.62万亩,有效提升全区耕地的灌溉和除涝效益,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水系治理带来的红利。
大皖新闻记者 张洪金   通讯员 肖龙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