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人民军第43步兵师团在沙里院与英军混战,近两千人被俘

话说笔者之前介绍了1950年10月上旬汉城失守后,在开城以北、礼成江东岸被美韩军击溃的人民军第19步兵师团及第27步兵旅团,那么同一时间内呢,在礼成江西岸地区,人民军第43步兵师团也正在为保卫黄海南道地区而顽强抵抗着美军第24步兵师,笔者现在就来简单介绍这支部队的情况。
图片
据1950年在白川被捕获的该师团66联队1大队迫击炮中队战士禹奎命(우규명,21岁,黄海道人)招供,人民军第43步兵师团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7月初组建于海州市的第77独立步兵联队,该联队原有官兵3000余人。由于前线兵力不足,7月20日,该联队指挥官即带领刚训练完的1000余名官兵开赴前线作战,结果最终在9月下旬美韩军的反攻中全军覆灭。
第77独立步兵联队留下的2000余名官兵被重组为第74独立步兵联队,又称海州警备联队,代号第566部队,继续在海州市执行训练任务。此时被调来担任联队长的是原朝鲜义勇军战士李图益(리두익)上校,他刚结束了在苏联的为期六个月的军事指挥培训并匆忙回国,一同被分配到该联队的还有100余名原人民军第1师团的伤愈官兵。
据1950年10月17日在沙里院被捕获的第74联队部电影放映员朴逢春(박봉춘,24岁,黄海道长湖郡人)少尉招供,到9月下旬,该联队共有官兵2400余人,其年龄分部从18岁到40岁不等。据1950年10月9日在白川被捕获的第74联队1大队文化副长李吉顺上尉招供,在编制上,第74独立步兵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重机枪中队,每个步兵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及其他装备有5挺重机枪、2门迫击炮、1门45毫米口径反坦克炮、4架反坦克枪及1辆卡车的零散单位。
据1950年10月17日在沙里院被捕获的第43步兵师团政治部干事朴昌一(박창일,24岁,咸镜北道庆兴郡人)少校招供,9月20日美韩军在仁川站稳脚跟后,人民军统帅部即决定在黄海道地区组建第43步兵师团,用于该地区的防务。该师团代号第695部队,最初设计下辖第67、68、97步兵联队及第55炮兵联队,但考虑到若无有战斗力的部队作为核心,将很难形成战斗力,故将第67步兵联队调往平壤,另将第74联队番号改称第66联队后调入该师团。
图片
2023年人民军建军75周年阅兵式上的吴振宇肖像
调任第43步兵师团长的是刚从前线返回的原人民军第766游击联队指挥官吴振宇大校(不久晋升为少将)。吴振宇(오진우),1917年3月9日出生于咸镜南道北清郡一户贫农家庭,后追随金委员长参加东北抗联的抗日游击活动,后退入苏联,任苏军远东第88独立旅侦察中士。半岛光复后,吴振宇返回朝鲜,作为金委员长最为信任的干部之一,他被任命为中央警备军官学校副校长,参与了人民军早期的创建工作。
朝鲜战争爆发后,吴振宇奉命指挥由特工组成的人民军第766游击部队,从东线深入敌后,配合人民军第12步兵师团攻占了重要的工业城市浦项。但由于在作战中卷入与韩军正规军的交战,而导致第766部队损失惨重,并最终补入第12师团,吴振宇之后被召回后方,并受到了金委员长的一顿批评。而这次被提拔为师团长,则是给吴振宇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毕竟谁让他是金委员长最亲密的战友之一呢?
据1950年11月被捕获的第43师团67联队2大队5中队1小队战士崔东营(최동영,18岁,汉城市人)招供,由于兵员缺乏,第43步兵师团组建之初补入了刚从前线撤回的第102治安联队余部,该联队的官兵大多为在汉城入伍的青年义勇军成员。而由于军官数量的严重不足,加上部队组建才一周后即发生战斗,该师团其他联队实际能投入作战的只有原为独立联队的第97步兵联队及第55炮兵联队。
据1950年10月12日在白川被捕获的第97步兵联队1大队2中队战士朴永勋(黄海道人)招供,该联队代号第587部队,联队长为韩忠浩少校,参谋长申永民上尉,文化副长云基民上尉,第74步兵联队的19名军官和2名苏军顾问参与了该联队的组建工作。据1950年10月12日在白川被捕获的第97步兵联队1大队1中队战士李善奎(24岁,이선규,京畿道扬州郡人)招供,该联队在组建之初,补入了包括他在内的1500余名在汉城征召的南韩预备役人员。
图片
第43步兵师团组织序列
编制上,第97步兵联队下辖九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有官兵670人,分为三个步兵中队。据李善奎招供,该联队每个步兵中队拥有1门迫击炮,每个步兵小队装备15支步枪和5支自动步枪,每个中队只有手榴弹30枚,预定编制上的重机枪则始终没有到位。据1950年10月20日被捕获的第97联队部文员朴元植(24岁,京畿道仁川市人)上士招供,在被编入第43步兵师团后,该联队下属的九个步兵大队中的六个后备大队被调往顺天。
在1950年10月20日被捕获的第97联队4大队2中队队长林泰俊(임태준,22岁,平安北道定州郡人)少尉还提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他的领导、第4大队长申贤钟少校是一名足球明星,1948年他曾随朝鲜国家足球队前往东欧地区参加友谊赛,并战胜了波兰国家足球队,为此回国后他被朝鲜足球协会特别授予荣誉少校军衔。
而据1950年10月18日在沙里院被捕获的第55炮兵联队1大队1中队队长金明善(김명선,23岁,咸镜北道吉州郡人)中尉招供,第43步兵师团虽然在编制计划上除辖炮兵联队外,还有坦克坦克、防空大队等编制,但由于美韩军在该师团组建才一周后就发起进攻,所以实际上只有该联队的第1大队完成了组建工作。此时全联队共有官兵600余人,分为三个炮兵中队,每个中队装备有76毫米口径野战炮二门、步枪130支及冲锋枪10支。
下面来说下人民军第43步兵师团在战争中的行动,1950年9月下旬,该师团第66步兵联队(原第74独立步兵联队)离开驻地海州,被分别部署在从海州到礼成江西岸的黄海南道沿海地区。10月9日,美骑1师7团乘坐三艘坦克登陆艇分批强渡礼成江,企图夺取礼成江西岸的铁路桥遗址,第66步兵联队1大队队长崔铉少校指挥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虽然杀伤美军78人,但还是丢失了这一西岸沿江重要工事。
图片
人民军第43师团被夹击形势
为了将美军赶下登陆场,崔铉少校于10月10日凌晨两点又对铁路桥阵地发起反扑,但还是被美军击退,美军趁机发起反突击,将人民军在铁路桥附近的高地阵地攻下,有效掩护了工兵部队的作业和后续部队的抵达。随后美军上岸部队迅速跃进,夺取了在礼成江上的渡口汗浦里,封闭了人民军第19步兵师团的退路。为了掩护美骑7团的跃进行动,美第24步兵师下属的第19、21步兵团也开始在礼成江西岸登陆。
10月12日,就在人民军第19步兵师团为打通汗浦里而战时,第43师团66联队却在礼成江西岸地区全线崩溃,丢失了白川。吴振宇少将知道第19步兵师团的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便下令所属各部队放弃大片土地迅速向北收缩至交通枢纽载宁。美第24步兵师则相应的一面派出第21步兵团向海州方向扫荡残兵游勇,一面派出第19步兵团向人民军三个师团预定的后方集结地南川店挺进。
10月15日,南川店失守后,美第19步兵团继续向北挺进,打算配合由金川-平壤国道北上的美骑1师一部及英第27旅夺取平壤门户沙里院,最终美国人把这一荣誉留给了英国盟友,而命骑7团转向攻占沙里院以北的黄州。占领沙里院后,英27旅下辖的澳大利亚营继续向北挺进,遭遇了在沙里院以北、黄州以南高地布防的人民军第239海军步兵旅团3大队,并靠着假装成苏联人的机智战术,将这一大群(1700余人)人民军官兵全部俘虏。
沙里院,是人民军第43步兵师团撤往平壤的必经之路,到10月17日沙里院失守时,师团长吴振宇少将由于未能获得这一情报,仍命令第43师团各部以行军纵队方式源源不断地开入该城。英军营长沙吉尔中校乘坐吉普车由沙里院南下时,就与一列长达4公里的人民军行军纵队遭遇,并奇迹般地在穿越整个纵队后顺利逃脱。
图片
英军乘坐坦克进入沙里院
到10月17日夜,第43师团主力陆续进入沙里院,与在城里驻扎的英军混在一起,由于语言不通,加上黑灯瞎火,人民军官兵以为英军是前来支援的苏联红军,英军也以为人民军是韩军官兵,双方纷纷混在一起,相互握手,交换徽章和香烟等纪念品。然而这一误会最终被打破,双方官兵们很快扭打在一起,最终英国人依靠从城外返回的澳大利亚营的帮助,将进入沙里院的人民军官兵大部分缴械,其中就包括第43师团政治部的朴善一少校。
据统计,在10月17日沙里院的混乱之夜,人民军第43步兵师团共被打死150余人,被俘1982人,而英军仅阵亡1人,如此严重的损失,使得作为第43步兵师团主力的第66、97步兵联队及第55炮兵联队基本全军覆灭,没撤过沙里院的该师团官兵纷纷退入黄海道的山中开展游击战争。而第68联队的官兵们因为提前撤退,所以得以撤回平壤并继续向新义州方向撤退。
据1951年1月10日被捕获的第43步兵师团67联队1大队2中队1小队战士李在久(리재구,21岁,忠清南道报恩郡人)招供,第43师团残部在新义州进行了整补,并补入了从前线撤回的人民军第109治安联队,再加上新入伍的新兵及回归建制的第67步兵联队,全师团恢复到6000余人的规模,并被重新整编为第66、67、68三个步兵联队。在接受了为期15天的整训后,该师团即跟随志愿军某师向前挺进,并于12月30日抵达铁原,加入人民军第二军团序列。
此时正值中朝联军发起第三次战役,人民军集中第二、五两个军团从东线进攻韩第二军团所在的原州,其中第43步兵师团负责攻打原州机场。据1951年1月13日在原州被捕获的第43师团67联队1大队2中队1小队战士崔福童(최복동,38岁,全罗南道务安郡人)招供,由于中朝联军刚取得两次反攻战役的胜利,第43步兵师团官兵们的士气相当高昂,尽管他们平均每人只携带了100发子弹和4天的口粮。
图片
然而,由于严重缺乏重武器,在美韩军优势火力的猛烈打击下,第43步兵师团在攻打原州机场的几天作战中伤亡较大,据崔福童招供,该师团每个步兵中队的官兵从100余人锐减到60余人,伤亡率高达40%,并在发起攻击5天后被迫撤离原州。原州战役后,为充实部队建制,准备第四次防御战役,在志愿军的建议下,人民军统帅部将第43步兵师团撤编,其官兵全部补入第五军团。
最后要提的是,曾任人民军第43步兵师团长的吴振宇少将,之后历任人民军第3师团长、空军和防空军参谋长、第一军团司令、民族保卫第一副相兼人民军总参谋长、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并于1992年晋升元帅军衔,最终于1995年去世,终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