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开具杜冷丁2846支,麻精药品滥用引关注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石梦竹)6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典型案例,聚焦涉麻精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犯罪。其中一起案例引起广泛关注:吸毒成瘾的村医想长期购买麻精药品,三年间从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处获取非法开具的杜冷丁2846支。
图片
急诊科主任三年非法开具杜冷丁2846支
杨某洪吸毒成瘾,为购买麻精药品达到吸食毒品的效果,他经常利用自己村医身份陪同癌症病患前往洪江区某医院就诊,并盯上了该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刘某庭,刻意拉近与刘某庭及急诊科护士的关系,以便从其处获取杜冷丁。
杜冷丁,学名哌替啶,又称作唛啶、地美露、盐酸哌替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合成镇痛药,普遍地使用于临床,但镇痛、麻醉作用较小,连续使用1-2周便可产生药物依赖性。杜冷丁虽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止痛药,但由于它也是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成瘾性和依赖性,一些毒品依赖者在找不到海洛因时,也会以杜冷丁代替海洛因滥用[1]。
2022年12月2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有关盐酸哌替啶(杜冷丁)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提出在盐酸哌替啶(杜冷丁)的说明书中,应增加“使用本品存在成瘾、滥用和误用的风险,可能导致用药过量和死亡。用药前应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在使用本品过程中进行定期监测”等警示内容。
“哌替啶是麻醉类药品,属于处方药,受到严格管理,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使用,并且需要保留处方档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主任刘茂柏表示,如需使用,必须经过医院医生的仔细评估,有适应症才能开具处方,且不能带离医院注射用药。
最高检案例显示,2019年至2022年,刘某庭在未亲自诊查患者、未建立相应病历的情况下,违反国家规定,冒用病患信息,利用麻精药品处方权多次向吸毒人员杨某洪开具杜冷丁处方,或者将自己的麻精药品处方权账号、密码提供给杨某洪,任由其在医院电脑上开具杜冷丁处方,共计非法开具杜冷丁2846支,并违反哌替啶不能带离医院注射的规定,授意护士同意杨某洪用注射器将安瓿瓶中的哌替啶抽取后带离医院。
容易被滥用的医疗药品
最高检表示,此次公布的这批典型案例涉及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包括三唑仑、依托咪酯、杜冷丁、曲马多等,类型多样化。近年来,我国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问题日渐突出,一些不法分子将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作为传统毒品的替代物进行贩卖,迷惑性强,社会危害大,尤其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个别医疗从业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导致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管理失控,流入非法渠道,应当依法从严惩治。
6月23日,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时杰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容易被滥用的医疗用药品主要包括阿片类药物、镇静催眠药、“聪明药”以及静脉麻醉药等。
“用于镇痛的吗啡、杜冷丁以及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容易导致成瘾。”时杰说,除镇痛外,部分阿片类药物也被用于镇咳,同样可能导致成瘾。而可能发生滥用的镇静催眠药包括苯二氮䓬类的地西泮、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等以及非苯二氮䓬类的唑吡坦等。
此外,“聪明药”包括用于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哌甲酯、安非他明以及用于治疗日间过度嗜睡的莫达非尼,主要被滥用于增强认知、提高学习成绩,三者均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具有成瘾性。而容易被滥用的静脉麻醉药如依托咪酯等,严重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目前已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1]杨黎华 牛何兰. 阿片类毒品、麻醉品的药理毒理分析及滥用的防止[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