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与《猛龙过江》,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幕后事

2019年,知名很黄很暴力的无良电视自媒体HBO上线了一部由李香凝(Shannon Lee)出品和林诣彬(Justin Lin)执导的《战士》
很好看。也很美国。
图片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部电视剧
前世!
这个剧本的框架,很早就开始构思了,这个剧本的初稿,可能也很早就诞生了,但它第一次面世,却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是一个新界的乡巴佬试图维系一家饭店的故事
那就是《猛龙过江》,原定于1972年暑假上映,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拖到12月30号才上,因此屈尊成为了1972年年度票房冠军。
图片
如果再晚两天,在1973年上映,那可能就会和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展开厮杀,然后,楚原还将是打败李小龙的男人。(562w对530w)。
在很多人眼中,这是李小龙最好的一部电影。情节流畅,又有轻喜剧的闪光加持。但实际上剧情单薄得要死,全片的制作显得粗糙。如果不是几十年后李香凝真的把《战士》整出来,也许大家真的不清楚当年李小龙到底有多大的野心。
毕竟这个故事太寡淡了,真的就是一个有点可爱但战斗力爆表的乡巴佬在罗马试图保护一间餐馆的故事
用现在的流行短剧拍的话,可能会叫《重生之我在罗马开餐馆》吧。
但因为有了《战士》,我们得以知道,李小龙当年到底构思了一个什么故事。
图片
江湖传闻说原来《猛龙过江》的剧情只拍了剧本的三分之一,这是个三部曲的架构,但也就是个传闻而已。这个项目是李啸天给的命题作文,还老催稿,根本不够时间去考证各种回忆录和纪录片。所以没法证实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是一个熟知内情的人说漏嘴了。
但是本片在剧本创作阶段有个小插曲,倒是可能侧面证实这一点。
据说,据说哈,嘉禾总经理何冠昌曾经攥了个局,我高度怀疑是他带着李小龙去了倪匡家里,试图说服倪匡给《猛龙过江》写剧本
上期我们提过,倪匡自称自己“屡替张彻写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邵氏武打片在张彻时代的各种故事几乎都是他的手笔,李小龙的《精武门》剧本也是他先攒的,显然李小龙很满意和他合作。
图片
但李小龙和倪匡的会面显得有些尴尬,他滔滔不绝,连比带划的讲了两个多小时,越讲越嗨,费劲巴拉的蹦跶了两个小时后,那肯定是口干舌燥,他很累,倪匡又何尝不累,他听了两小时的事无巨细的设想后,觉得这个故事似乎完成度已经很高了,于是说了句,你自己来吧。
李小龙忽然就发飙了,自己累死累活两小时,就这么个结果?于是起来要打倪匡
图片
边上的何冠昌赶忙拉架,李小龙也意识到自己有失礼仪,于是向倪匡道歉。
当然道歉方法比较特别,他让倪匡打他三拳。
这下倪匡傻了,打吧?再发飙怎么办?不打吧?那不是不接受道歉,这事还过不去了?
于是扭扭捏捏地不肯动手,李小龙还不依了。
最后倪匡意思了一下,李小龙不满意了,于是又拉着倪匡的夫人接着打,还是三拳。(这就是我为什么推测这事发生在倪匡家里的原因,夫人在嘛。)
所以,倪匡,笔名卫斯理,屡替张彻写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还要加上一句,打过李小龙三拳
图片
李小龙被人打(电影之外),你去公开场合查一查,除了小麒麟那部《麒麟掌》电影拍的时候,他作势被小麒麟打,就只有这次了。(拿刀指着罗维那次不算,罗维没还手)。
图片
最后倪匡还是没写。
为什么要提这事,因为这件事证实了,原来李小龙的构思,就在剧本故事层面是可以讲两个小时的。
而《猛龙过江》电影成片只有100分钟左右,还穿插着大量打戏,真正走剧情的时间有个一小时就顶天了。
所以,倪匡打三拳的时候听到的剧本,肯定没有那么简洁。
但也不代表说《猛龙过江》的原剧本只拍了三分之一这个传闻就一定是真的。
因为拍完这部戏以后,李小龙并没有策划拍续集的意思。
图片
如果,剧本只拍了三分之一,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出现。
毕竟,李小龙不是李啸天,挖坑不填这种事他一定不会干。
一定不会。
倪匡不写,李小龙就只能自己来了。
问题是,李小龙虽然是个文化人,哲学系高材生,能读能写是肯定的,但剧作能力。。。。。。
也还可以的,毕竟于占元的两徒弟都不识字,也能编故事。
李小龙的问题是他的文化,和香港的国情不太兼容。
他是个标准的ABC,在米国结婚生子,已经习惯了英文创作,《猛龙过江》里那封黑帮威胁信就是李小龙亲手写的,大家可以看原片,看看那笔迹。就知道李小龙的水平了。
图片
所以,这是个衔接问题。美中衔接,才是大问题。
更别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各种刻板印象了。那是《龙争虎斗》的内容。
这一切导致了《猛龙过江》的诞生极其缓慢
嘉禾等不及了,于是说和让李小龙和罗维先对付一部。
毕竟赚钱这事讲究一个时效,嘉禾算个屁,刚接手了国泰的片场,要人没有,花钱如流水,不赶紧变现那是要出大事情的。
但是吧,中国有句古话,要不说老祖宗的智慧啊。
叫欲速
则不达!
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李老湿已经说过了,那就是所谓《冷面虎》事件
图片
直接导致了罗维彻底与李小龙撕破脸。(看这里:香港“捡漏王”罗维是如何将自己的名声搞臭的?)
这件事的另一个影响却是致命的,因为嘉禾成立初始,就是个草台班子,人才紧缺,于是罗维的《冷面虎》剧组和《猛龙过江》剧组开始了抢人大战。
应该说双方互有胜负,但其实,他们是双输。
李小龙抢到了嘉禾公主苗可秀,这也是苗可秀最后一次和他合作,两人在《精武门》中上演了荧幕初吻之后,在香港狗仔的渲染下还闹了一阵风波,当时苗可秀正在和李小龙
的弟弟李振辉交往。
女主角算是保住了。
图片
但代价
是什么?
江湖上有个传闻,说林正英是李小龙的左膀右臂,李小龙最亲近的人,没他在,都不开机的那种。
这个传闻应该就诞生于这个时期。
因为罗维毕竟是嘉禾的高级合伙人,他有地位,不然也不会在《唐山大兄》时期临危救场,也不会在《精武门》时期虎口夺食。
一部爱情片,没有女主角是致命的,但李小龙拍的不是爱情片。
而一部动作片,尤其是港式武打片,和你过招的对手,才是最重要的。
罗维抢到的,是《唐山大兄》的最终大BOSS韩英杰,如果你看过前文,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但如果你是新粉,那我再解释一下。
图片
韩英杰,是洪金宝成龙的师父于占元的女婿,资深武术指导,身手了得,不然也不能在《唐山大兄》里当大boss和李小龙对打。
更重要的是,他是武术指导,或者说龙虎武师里戏班派的重要代表。洪金宝就不说了,成家班的火星,就曾经在《大醉侠》里当做顽童出场过,谁引荐进来的你猜。
这么一个业界大佬,他一来,就代表着一整个团队的到来,其实也就基本代表了一大半《唐山大兄》和《精武门》的老班底的到来。
这其中,就有林正英。
图片
在《猛龙过江》里,你只能找到相貌英俊,演员出身的刘永,这个日后在李翰祥手下风生水起的乾隆皇,把自己老婆戴良纯脸蛋划伤还家暴的香港演艺圈顶级渣男。
图片
现在理解为什么在电影里挨打还挨得那么难看的小麒麟,为什么会挂武术指导了吧。
什么立捧那都是虚的,纯粹就是李小龙实在忙不过来,只能他上而已。
李小龙也是会摇人的,但他在香港也就混了两部电影,摇不过来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为什么这个电影会叫《猛龙过江》,而不是《战士》?
片中那句台词就很值得玩味:毕竟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嘛,但我们龙哥那是猛龙过江啊!
图片
李小龙的做法,就是摇他在美国的人脉,本来计划找他的洋徒弟来演最终大反派的,但遭到拒绝,最终找来了七届空手道冠军罗礼士。以及空手道高手罗拔华尔,和日后把成龙打的满地找牙的黄仁值
是的,全片能打的也就这三个,对比《冷面虎》,那叫一个寒碜到家了。小麒麟作为练家子,在片中挨打都不会,其余杂兵咸鱼基本都是老外龙套担任,且都是被秒杀的主,有套招的基本就只有这三位。
图片
这就给《猛龙过江》带来了非常独特的风格,那就是华人腼腆乡巴佬暴揍外国恶棍。当时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不能细看,细看就会发现,基本全是秒杀,连个近身都没有,完全没有《冷面虎》里拳拳到肉,扣人心弦的那种刺激。
虐菜是很爽,但老虐菜,真的这么有乐趣吗?你说是不是。
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小龙没能搞到《唐山大兄》和《精武门》的班底
这也反过来影响了《死亡的游戏》,可以看出在这部电影里李小龙总结了《猛龙过江》的成功经验,准备凑齐全世界的武术家,来个大杂烩。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他也知道老虐菜不是事,还是希望凑真的武术班底。
图片
第二,他和罗维的斗争很苦,他可能凑不到香港最好的班底,包括林正英。这也解释了为啥之后他会掏刀对罗维说,信不信我捅死你。
可见,协和公司的建立、维系,以及嘉禾内部的派系斗争,这都让李小龙身心俱疲。电影圈可不是那么好混的。
因此李小龙在策划《死亡的游戏》的时候,找来了自己的徒弟,号称菲律宾棍王的伊鲁山度,以及NBA球星,同样也是他徒弟,截拳道好手贾巴尔
图片
但是,
万万没想到啊。《猛龙过江》之后,这种窘迫的环境,忽然就得到了改善,所以说机遇来了挡也挡不住。
在《死亡的游戏》完成了半小时左右的镜头之后,一个电影大鳄出马,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青青菜菜的帮李小龙解决了这个问题,干脆利落的集合了整个香港的武术资源,甚至找来了韩英杰的正经“大侄子”,将来的嘉禾武术一把手洪金宝,跟他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对战。因为李小龙身手不好,不会空翻,还找来了小师弟,身材最像李小龙的元华(就是包租公)给他当替身。
怎么回事?罗维失势了吗?刘亮华镇不住了吗?
没有,这对夫妻俩还在。
但这个电影大鳄太牛了,他俩镇不住场子,只能后退。
因为这个大鳄叫
华纳!
这部电影叫
《韩先生的岛》。
图片
是说:少林叛徒韩先生背叛少林后,斥资买下一座小岛将其改造成私人王国,韩先生及一干手下在岛上制贩毒品,强迫女性卖淫,警方欲将其绳之以法却苦无证据。现在,韩先生遇到了少林高徒李,然后展开了一番龙争虎斗。
嗯,这部电影更为人所知的名字,叫
《龙争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