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战争照这样打下去,以色列恐怕命不久矣!

全文3221字, 阅读约需10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与哈马斯武装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引发全球反以色列抗议浪潮。

02由于战争持续时间过长,以色列国家运转受到巨大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每天2.46亿美元。

03然而,以色列国防军战斗力持续下降,引发对以色列立国根基的担忧。

04专家预测,随着以色列武力的持续衰落,中东穆斯林武装可能再次挑战以色列。

05以色列财政部长阿维·利伯曼表示,2024年初以色列GDP可能损失20%。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燕赵节度使
自从哈马斯和以色列爆发战争以来,以色列国防军不停地推进战线,攻克了加沙城,现在又进攻加沙地带南部的拉法城,几乎打穿了加沙地带。
但令全球网民震惊的是,以往横扫中东的以色列国防军,在只有轻武器的哈马斯抵抗下,损失惨重,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2006年以色列国防军与黎巴嫩真主党的交战中就表现得很差,没想到快20多年过去了,以色列国防军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更拉垮。哈马斯武装人员甚至用视频来记录如何炸毁以色列国防军的坦克装甲车,然后传播到社交媒体,让全世界吃瓜群众看得够够的。
图片
随着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造成平民的持续伤亡,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反以色列的抗议浪潮。
2023年12月,南非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后来陆续有智利、西班牙等国也宣布加入起诉以色列的行列。不久前,西方阵营中的爱尔兰、西班牙和挪威三国宣布正式承认了巴勒斯坦,以色列进一步被国际社会甚至是西方社会陷入了孤立。
我毫不怀疑以色列凭借强大的武力会赢得对哈马斯的加沙之战(当然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他们完全输掉了全世界的舆论战。
图片
加沙地带
二战后,以色列人靠卖惨来获得的全世界的同情,在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全翻转。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全世界的人们对以色列的态度从以前的同情转变为反感甚至厌恶。
在开战之前,由于哈马斯的恐怖袭击,西方国家一边倒地支持以色列,但到了战争中期,许多西方国家不仅停止了对以色列的支持,反而出现了许多抗议以色列的声浪,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各大学校园中的反以色列抗议。
以色列国防军战斗力持续下降,全世界又掀起了反以色列的浪潮,那么以色列的国运会是怎样的呢?
图片
以色列的立国基础是强大的武力。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成立的次日,阿拉伯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 至 1949年3月10日)正式开始。
虽然以色列参战人数较多,但武器比较落后,但凭借着优秀的兵员素质和后续的武器支持,以色列终于打赢了立国之战。有了立足之地,但周围强敌环伺,而且与以色列有深仇大恨,为了生存以色列开始疯狂扩充军备。
图片
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阿拉伯联军
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以色列就与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展开一场大战,一连打了五次。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是英法联合以色列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而对埃及发动的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 至 1967年6月10日)以色列称六日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是埃及与叙利亚为了夺回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而发动的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6日 至 1982年9月29日)是以色列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部队大规模进攻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
图片
赎罪日战争中,埃及军队渡过苏伊士运河
经过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一再击败周围的阿拉伯国家联军,不断扩大领土。
以色列的强大武力成为令阿拉伯国家望而生畏乃至恐惧的根本原因,以至于阿拉伯国家里军力最强的埃及都被打到崩溃,竟然放弃了消灭以色列的政策,转而承认以色列,与以色列建交。
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则被打得离开黎巴嫩,分散到8个阿拉伯国家。至此,以色列凭借其强大的武力极大地震慑了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消灭了几乎所有的军事威胁。以色列前国防部长摩西·达扬曾经说过,以色列为了自保,必须表现得像一条疯狗,因太危险而让敌人不敢靠近。
图片
摩西·达扬
但既然以色列是以武力立国,那么武力衰落也将会导致其立国根基的不稳,甚至是亡国。
2006年黎巴嫩战争(2006年7月12日 至 8月14日),从战争结果来看,以色列和真主党都没有成为赢家。以色列并没有彻底消灭真主党而接受停火协议撤军,而真主党虽然损失惨重,但保存了主力。
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家通过这场仗,发现以前号称中东小霸王的以色列国防军,竟然没有完全战胜真主党,并且在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人员。以色列国防军的水准与人们以往的印象差距很大,甚至认为以色列国防军的战斗力开始走下坡路。
图片
2006年黎巴嫩战争
比如以下的几场战斗。
上千以色列国防军和12辆坦克去攻打17名黎巴嫩真主党战士守卫的马鲁·拉斯村,打了十天居然没打下来。五千以色列军队人攻打由140名真主党战士守卫的宾特·朱拜勒小镇,打了20多天没打下来。
在瓦迪·萨鲁基河谷,以色列第401装甲旅一个坦克营的24辆坦克被真主党伏击,4辆被击毁,7辆被击伤,其他坦克逃跑,包括两个连长在内的8名坦克手战死。
联合国驻黎巴嫩停战监督维和部队发言人讽刺道:“任何愚蠢到推着坦克纵队穿过瓦迪·萨鲁基的人都不应该是装甲旅指挥官,而应该是厨师。”
图片
2006年黎巴嫩战争中的以色列军人
我们可以看到以色列在中东的各场战争时间都不长,除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外,其他的战争都持续时间不长,最多3个月。
而这次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争,持续时间竟然长达半年之久,时间之长仅次于第一次中东战争。但以色列国防军的表现,比2006年更差。
哈马斯的武器装备水平比真主党更差,人数也更少,而且加沙地带更为狭小,但即使这样,以色列国防军推进也十分缓慢,伤亡惨重。
图片
哈马斯武装分子
可以看出,以色列的武力在持续下降,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它的立国之本。
哈马斯军事指挥官穆罕默德·德伊夫发表声明,称袭击和渗透以色列是“伟大革命的一天””,呼吁以色列阿拉伯人拿起武器加入袭击。他还呼吁黎巴嫩、伊拉克和叙利亚进行“伊斯兰抵抗”。
随着以色列武力的持续下降,那么与以色列有着深仇大恨的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可能就蠢蠢欲动有想法了:以色列国防军连哈马斯都摆不平,那么阿拉伯国家的正式军队呢?
图片
战火中的加沙
这场仗持续时间之久,对以色列国力的损耗是巨大的。
2023年以色列人口为979万,其中犹太人约占73%,还有216万阿拉伯人等民族。注意犹太人中还有127万正统犹太人哈雷迪,这些人不工作、不纳税、不当兵。这些人除了念经就是生孩子,简直就是以色列国家的蛀虫和负担,刨除这部分人,以色列能用的人口资源仅有595万。
以色列只有595万世俗犹太人可以干活,除去老弱病残和不能上战场的女兵以及实在不能上战场必须维护国家运转的男人,48万军队占据了以色列实际可用人口相当比重。
图片
以色列的正统犹太人哈雷迪
以色列与哈马斯爆发战争后,许多预备役被征召入伍,原本是程序员、工程师、律师、白领等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被迫放弃工作,拿起枪去前线打仗,以色列后方的国家运转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战争再持续,以色列的国家损耗将会是天文数字。据新闻报道,以色列每天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2.46亿美元。
以色列财政部长阿维·利伯曼表示,仅仅在2023年11月初,以色列已经损失了51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0%。2024年初很可能达到20%!
退役的以色列伊扎克·巴里克少将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战争持续时间太长,大多数的作战部队基本上没怎么休息,原因是兵力太少,无法进行正常的轮换。
图片
以色列国防军士兵
长时间的战争,迫使以色列不得不把连两周基本训练都没有完成的新兵蛋子派上战场,这些新兵蛋子的在战场上的的表现简直是令人瞠目结舌。比如他们经常会站在窗口发呆,战场上的这种行为实在令人无语。
从历史上看,西方在中东建立的小国最终的命运都是覆灭。
1099年,十字军打败法蒂玛王朝穆斯林,占领耶路撒冷,在中东建立了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和三个附属小国:伊德萨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和安条克公国。 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再看以色列的建国时,忽然有一种历史循环反复的恍惚感。
现在的以色列跟从欧洲来的十字军一样,都是欧洲异教徒外来势力在中东与穆斯林争夺圣地,打败穆斯林后在这里建立了小王国。
图片
耶路撒冷王国及其他十字军国家
2013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拜登曾说过:一个独立的以色列存在于中东地区符合美国的实际战略利益,如果历史上没有出现以色列的话,我们就必须要再“发明”一个...
因为美国在中东有太多的利益,比如石油,它需要在这里砸下一个钉子养一条看门狗,用来震慑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民族独立组织领袖阿拉法特曾说:“以色列的存在,就相当于西方人在阿拉伯人身上割开一个伤口,让这片土地流满鲜血。”
耶路撒冷王国存在了将近200年(1099~1291),但最终灭亡。
图片
十字军东征
虽然十字军凭借一时的武力战胜了当时中东的穆斯林,建立耶路撒冷王国等小王国,但在穆斯林持续不断地进攻下,最终全部灭亡。
可以想象,随着以色列武力的持续衰落,在中东穆斯林武装的持续打击下,以色列恐怕也会重蹈耶路撒冷王国的覆辙。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