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办盛会 赋能津渝智能产业新发展

全文2903字, 阅读约需9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由津渝共同主办,明年大会将在重庆举行,展现双方在智能化方面加速发力的决心。

02两地以大会为契机,共同赋能智能产业新发展,推动京津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

03除此之外,津渝两地在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具有合作空间,未来将实现优势互补。

04目前,重庆与天津企业已共同谋划实施不少项目,如七腾机器人与天津企业建立联系,宗申集团与天津方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等。

05专家认为,津渝两地加深交流,将在突破智能安全、智驾核心技术等方面找到更多融合点,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重庆与天津,一个依山而建、一个临海而居,却都拥有“智能化”基因。
重庆正大力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推进数字重庆建设。2023年,全市智能化改造企业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超过70%,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45.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西部第一;
天津则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全方位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能级。2023年,天津市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工智能正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
因为“智能化”,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有了携手并进的机会——
6月20日至23日,由津渝共同主办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天津首秀,明年大会将在重庆举行。
两个直辖市强强联合,翻开了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新篇章,彰显了双方在“智能化”方面加速发力的决心。
刚刚过去的几天里,津渝两地以大会为契机,共同赋能智能产业新发展。
两会合并
“智能化”大会更具影响力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由世界智能大会和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合并而来。
前者已在天津举办七届,成为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为天津打造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者在重庆举办六届,不仅打造了全面展示世界智能产业最新技术和创新成果的平台,还为重庆推动智能产业全链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两个以“智能化”为主题的大会,在今年合并举办、两地轮办,能够聚合两地优势资源,从而打造一个展示全球智能科技前沿理念、顶尖技术、高端产品的全新窗口。
“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能够起到1+1>2的作用。”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良文说,从筹备阶段开始,天津和重庆就相互支持,让博览会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津渝共襄盛举的效果。
大会很多细节,可以佐证:
在大会发布会期间,除了有天津的相关负责人,重庆的代表也在现场介绍了参展本次大会的情况。
在开幕式上,重庆车企代表——赛力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受邀参加并发表演讲,展现了重庆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在博览会展示区域,重庆与天津的展台并排在“人工智能和地方省市”展区的“C位”,进入场馆的观众第一眼就能看到两座城市的展台。
陈良文说,天津和重庆都是拥有丰富办会经验的直辖市,合办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对两地来说都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可以促进双方在展会方面加强沟通交流、学习借鉴,并共同进步。
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罗莉表示,津渝合办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是两地落实“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体现,双方也通过这种合作形式,不断丰富展会内容、擦亮展会品牌,打造引领智能科技发展风向的高端盛会,架起联通世界的数字经济桥梁。
“明年博览会将在重庆举行,我们也会全力支持,让这场智能化盛会一届比一届好。”陈良文说。
两市联手
撬动京津冀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是一个引子,不仅让重庆与天津在展会上实现协同,更为两座直辖市的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合作机会。
罗莉表示,重庆和天津工业基础深厚、产业完备,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通过这次共同办会,双方进一步凝聚了合作共识,力促协同发展。
未来,两地将立足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共谋数字赋能新路径,推动前沿技术交流,强化创新成果应用,深化拓展两地的产业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陈良文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共同办会只是一个起点,如何通过这一契机,促进双方产业融合发展,才是办会之外更深层次的意义。
他以汽车产业为例,天津拥有雄厚的汽车制造产业基础,聚集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重庆有不少车企都在天津有供应合作商。
企业层面也很看好两地未来的合作。科大讯飞品牌市场中心副总经理董斌认为,两座直辖市都是中国的汽车生产基地,也都极具创新创业基因。未来双方可以强强联手,打造更智能化的汽车,一起打响中国汽车出海的国际品牌。
从博览会现场情况看,双方可合作的领域还有不少,比如低空经济。
随着无人机等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低空经济正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话题。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天津在低空经济方面,拥有庞巴迪、海特、中航锦江等制造企业,相关产业基础良好。本届博览会专门设置的低空经济展示区,彰显了天津将进一步加码低空经济的态度。
重庆同样在布局低空经济。今年1月,重庆开通“梁平—黔江”“黔江—万州”等5条短途运输航线;3月,川渝两地签署跨省协作推进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合作备忘录,实现两地机场联网、常态化飞行;5月,首届重庆低空飞行消费周启动,低空消费逐渐为大众所接受。目前,重庆已初步形成“设计研发+高端材料部件+航空发动机+无人机整机制造+机载设备+运营服务+卫星应用”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在自动驾驶方面,津渝两地也有可以协作的领域。
此前,天津市获批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开放智能网联测试道路里程超过1600公里,累计完成5万公里接驳服务和25万公里配送服务。
重庆两江新区也是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目前已完成道路改造项目近400个,覆盖两江新区400公里干线道路,实现道路危险状况提示、绿波通行引导等18大类功能场景上路应用。
目前,两江新区车联网综合云控平台正式上线并常态运行,现已接入两江协同创新区、礼嘉智慧公园、交管中心、交巡警、城管、商业停车等6大类功能应用70余种态势信息的实时数据。
陈良文认为,随着天津与重庆合作的加深,推动京津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产业、资源、人才上的融合发展,更值得期待。
两地企业已共同谋划实施不少项目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政府层面的深度合作还在谋划之际,重庆与天津两地企业已提前行动了起来。
“我们刚刚在天津成立了分公司,这次参加博览会,就是希望与更多天津伙伴建立联系。”七腾机器人渠道管理部负责人王从敏表示,本届博览会期间,很多天津企业都对该公司的工业机器人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这为他们后续在天津的发展提供了信心。
在博览会期间独立设置展台的宗申集团,更是有实打实的收获:博览会开幕前夕,宗申集团与天津方面在数字化转型、高端制造等领域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并获得一定的政策支持。
宗申旗下的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亮相博览会,其高级副总裁王艺谚表示,博览会有很多前瞻性、原创性“黑科技”,将为智能产业发展带来新突破。随着这些成果在重庆、天津落地转化,也将助力当地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
“这次博览会,将把我们的市场扩展到天津,也会把我们积累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经验和优势产品带到天津。”王艺谚说。
董斌则表示,科大讯飞将与重庆、天津的合作伙伴共建汽车星火AI生态,推动中国汽车智能化升级。未来,星火大模型在赋能汽车智能座舱的同时,还将赋能车企“研销用服诊管”数智化,从研发、销售、用户、服务、诊断和管理全方位赋能,真正构建一个企业大脑。
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与重庆的长安汽车、赛力斯都有合作,重庆也是他们在西南地区的重要布局点。随着博览会的举行,两地的合作必然将进一步升华。后续菲特将进一步评估重庆的情况,考虑派遣更多员工前往重庆办事处,针对当地企业进行定制化的产品设计。
张兴海认为,重庆和天津都是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两地目标同向,汽车领域的融合也日趋紧密。比如,赛力斯在天津的供应链及合作伙伴有20余家,像天津雄邦为问界M9提供的9000T一体化压铸解决方案,就处于业界领先地位。
同时,赛力斯还与位于天津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随着L3自动驾驶逐步产业化,双方正在深化合作,不断强化安全攻防测试,让用户放心驾乘。
“我深信,津渝两地加深交流,一定能在突破智能安全、智驾核心技术等方面找到更多融合点,联手推动产品的高品质、高安全和极致体验,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智行天下’。”张兴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