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朝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日本“食人菌”感染病例破千 | 知世分子

图片
本期主持: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南方周末实习生 王雨谷
点评嘉宾: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 王箫轲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教授 李家成
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中心助理研究员 牛晓萍 
热点
俄朝强化“战略伙伴关系”
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9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锦绣山迎宾馆举行双边会谈。图/视觉中国
2024年6月19日凌晨,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平壤,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到机场迎接。两国领导人一致表示,将根据两国人民的共同志向和意愿,以此次相逢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朝俄关系。 
据塔斯社报道,双方当日在平壤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普京在与金正恩会谈后表示,俄朝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是将两国协作提升至新水平的突破性文件;条约中规定,当任何缔约方遭受侵略时,另一方将向其提供援助。
普京表示,安全问题和国际议程在此次他和金正恩的会谈中占据重要地位,俄罗斯不排除根据《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与朝鲜发展军事技术合作的可能。
普京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意义重大,将成为俄朝两国未来关系的基础。
点评人: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教授 李家成
朝俄签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其突破性有多个方面。首先是双边关系的突破性进展。过去的苏朝同盟在1991年失效。之后的二三十年间,朝俄关系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9年金正恩访俄之后,朝俄关系才日益密切。如今这次借普京访朝之机,双方签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双边关系得到突破性进展。其次是朝俄合作的全面性覆盖。此前朝俄合作多是事务性、单议题、单领域的合作。而这一次覆盖了政治、经济、军事,还有文化旅游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军事领域突破非常显著、引人注目。
点评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 王箫轲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突破性主要体现在军事援助条款上,这个领域步子迈得是比较大的,可以说具有了军事同盟的性质。其次是关于反对长臂管辖,规避制裁的条款,两国将开展实质性的合作来推进。不过,俄朝此次合作距离美韩同盟还存在较大差距。第一,俄朝是承诺对方遭到攻击时提供军事援助,美韩是将对方遭到的攻击视为对自己的攻击,自动触发性比俄朝更强。第二,美韩条约规定美国在韩驻军的权利,这一规定是增强同盟承诺可信度的常见动作,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没有这条。第三,美韩同盟已经拓展了防御范围,韩国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对美军行动提供支持,俄朝间并没有类似的协议。第四,美韩之间有更密切联合训练、联合演习以及联合指挥机制,军事装备互操性很高,军事合作程度远远强于俄朝。
点评人: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中心助理研究员 牛晓萍
从双边关系上来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是对俄朝双边关系的重新定位。双方曾于2000年签订《朝俄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将原有的军事同盟关系定义为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但通过此次《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签订,双方在新的框架设定下,无论在合作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大幅提升。从俄罗斯方面来说,据其外交部数据库显示,俄罗斯已经与阿根廷、蒙古、南非、乌兹别克斯坦、越南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在此类关系中,增设“受到侵犯时提供军事援助”条款的,朝鲜尚属首例。从朝鲜方面来说,俄罗斯是其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首个国家。就目前设定的合作范围而言,也在其对外交往国家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特别是在其最为关注的安全领域。
天下
菲律宾船只侵闯仁爱礁
图片
中国海警对非法侵闯仁爱礁海域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图/视觉中国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六位熟悉相关行动的人士称,菲律宾军方秘密加固在仁爱礁“坐滩”的“马德雷山”号,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6月21日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有关报道再次印证,菲方声称“对其在仁爱礁‘坐滩’军舰运补的是生活物资”完全是谎言。菲方行径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中方绝不接受,将依法依规予以坚决应对。
仁爱礁位于中国南沙群岛。据悉,菲律宾自1999年起以所谓“技术故障搁浅”为由,将一艘军舰在仁爱礁非法“坐滩”。长期以来,菲律宾一直试图以运输生活必需品补给的名义偷偷运输建筑材料,来加固仁爱礁上非法“坐滩”的“马德雷山”号。
6月17日,菲律宾再次派出多艘船只闯入仁爱礁邻近海域,引发国际关注。据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其间菲运补船危险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的船只。中国海警对菲船艇依法采取警告拦阻、登临检查、强制驱离等管制措施。
其中,媒体公布的中国海警执法的现场图片显示,菲方的硬壳充气快艇被中方多艘小艇团团围住,接受中方的登临检查。
沙特麦加超900名朝觐者死亡
图片
2024年6月15日,在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穆斯林朝圣者在高温下聚集。图/视觉中国
据法新社对各国公布数据的统计,迄今为止在沙特麦加朝觐期间死亡的总人数已超900人。
报道援引一名阿拉伯外交官消息称,仅埃及朝觐者的死亡人数就从前一天的300多人升至“至少600人”,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酷热所致。而驻沙特的埃及官员已收到“1400起朝觐者失踪报告”,其中包括 600名死亡人员。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沙特统计总局数字显示,今年参加朝觐的人数超过180万。
不过,朝觐活动越来越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沙特此前曾发布高温预警。沙特国家电视台报道称,当地时间6月17日麦加大清真寺的气温一度高达51.8摄氏度。由于大部分仪式需要在户外进行,许多朝觐者不得不面对炎热的挑战,尤其是老年人更易受到影响。
沙特政府已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如设置空调区域和分发水瓶,同时建议朝觐者避开最炎热的时段,并使用遮阳伞等防护措施。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这些措施的效果仍然有限,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俄总统普京、美助理国务卿先后访问越南
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右)和越南总统苏林(左)在河内出席正式欢迎仪式。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6月20日凌晨,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越南首都河内,开始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越俄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涉及教育、司法等领域。
据6月20日公布的联合声明,俄越“双方同意在互信、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加强关系,不与第三方结盟或达成协议,不采取有损于彼此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根本利益的行动,不反对任何第三方,支持并继续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来,越南与俄罗斯双边关系发展密切,继承了此前越南与苏联的“友好关系”。2001年,越南和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成为越南首个战略伙伴。2012年,两国将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这一次,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就在普京访问越南行程结束后第二天,美国国务院发布消息称,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克里滕布林克于6月21日访问越南。访问为期两天,克里滕布林克将与越南高级官员会面。
自美国总统拜登2023年访问越南以来,越美关系逐渐升温。不过,俄乌冲突发生后,越南始终没有加入美国因乌克兰冲突而推动的对俄制裁行列,并在联合国大会“谴责俄罗斯入侵其邻国”的四项决议中弃权,越南还投票反对将莫斯科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除名。
日本“食人菌”感染病例破千
图片
日本“食人菌”感染病例持续增长。图/视觉中国
根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数据,截至6月9日,日本今年报告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食人菌”感染症病例数累计破千,超过日本2023年全年的数据。
据悉,“食人菌”的传播途径一般为经鼻腔、咽喉黏膜的飞沫传播和经伤口等的接触传播。感染者初期症状一般是咽喉疼痛、发烧以及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还有低血压等败血症症状,继而可出现软组织病变、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衰竭。
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介绍,该病致死率超过30%,常伴有手脚坏死症状,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发展为休克和多脏器衰竭只需要24至48小时,因此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称为“食人菌”。
日媒报道称,此次感染病例激增可能与日本放宽新冠疫情限制措施有关。东京是病例最多的地区,截至6月13日已报告145例。尽管专家们正在研究这一激增的具体原因,但他们已警告公众要保持手部卫生,并处理好任何开放性伤口。目前,日本各地的医疗机构都在紧急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
以色列民众示威要求提前选举
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0日,以色列凯撒利亚,抗议者挥舞着以色列国旗。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6月17日,大批以色列民众在耶路撒冷举行抗议,表达对以色列政府的不满,要求提前举行选举。
报道称,17日晚,数千名以色列人在以色列议会大厦外集会,之后游行前往内塔尼亚胡的住所进行示威。在抵达内塔尼亚胡住所后,一些示威者试图穿过警方设置的路障,并与现场警员发生肢体冲突;还有人在现场点火。一些抗议者手举以色列国旗和标语,表达对以色列政府的不满,要求内塔尼亚胡辞职,提前举行选举。还有以色列被扣押人员的家属在现场要求以政府尽快与哈马斯达成协议,让被扣押人员尽快回家。
当天晚些时候,抗议者与以色列警方发生肢体冲突。据《以色列时报》报道,至少有3名示威者受警方水炮攻击而受伤,示威组织者指责警方过度使用武力。9名示威者被逮捕,其中一部分人涉嫌攻击警方。
17日,以色列民众还在特拉维夫、海尔兹利亚等地举行抗议示威,要求以色列政府尽快让被扣押人员获释,部分抗议者封锁了以色列中部一条连接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的公路,一度导致交通中断。
巴黎奥运会“最高安全警戒”
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5日,法国巴黎,法国士兵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的特罗卡德罗广场巡逻。图/视觉中国
近日,巴黎2024年奥运会的准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据悉,此次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将于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塞纳河畔举行,预计将有约60万观众现场观看。为确保赛事顺利,法国将部署大量警察和宪兵,负责安保工作。
巴黎市警察局长努涅斯6月2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巴黎奥运会即将到来之时,法国正保持最高安全警戒水平,来自恐怖主义的威胁仍是目前最主要的安全担忧,其次则是激进环保主义者,以及极左或极右组织可能举行的抗议活动。
努涅斯宣布,巴黎计划在奥运会期间平均每天部署约3万名警察和宪兵,负责安保工作;而在开幕式当天,这个数字将达到4.5万人。而除了警察和宪兵以外,还将有1.8万名军人增援奥运安保工作,这也是自二战结束以来,法国领土上最大规模的军事动员。
此外,努涅斯还透露说,法国的3支特种部队以及2.5万名私人安保人员也将参与奥运安保工作。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南方周末实习生 王雨谷
责编 姚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