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东北汛情加重 珠江流域依然严峻 华北黄淮旱情缓解

全文4057字,阅读约需12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长江中下游水位快速上涨,干流城陵矶、汉口、湖口、大通等水文站的水位超过多年同期平均水位。

02珠江流域西江洪水正向下游演进,水势逐步趋于平稳,但防汛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03由于长时间维持高水位运行,堤防巡查防守压力加大,同时土壤含水量已饱和,江河底水较高,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风险趋高。

04华北、黄淮地区旱情有所缓解,但仍需加强抗旱保灌工作。

05此外,广东中南部将迎来明显降雨过程,粤西和珠三角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图片
  6月23日,河南洛阳,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泄场面。 IC供图
图片
  在肇庆封开江口街道,救援人员转移群众。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连日来,长江流域降雨强度加大,长江中下游水位快速上涨。松辽流域中南部迎来中到大雨以上量级降水,发生超警以上洪水的河流增多。
  旱情方面,随着抗旱保灌溉工作有效开展和近期旱区出现降雨,华北、黄淮地区旱情有所缓解。
  针对不同区域汛情和旱情变化,水利部门抓实各项措施积极防汛抗旱。
 长江干流南部 未来10天有持续性强降水过程
  在长江流域,6月21日重庆綦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乌江上游支流发生极端强降雨,22日14时贵州省水利厅将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升至Ⅲ级;长江中下游水位快速上涨,干流城陵矶、汉口、湖口、大通等水文站的水位22日超过多年同期平均水位。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气象预报,未来10天,长江干流南部有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受降雨影响,预计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将持续上涨,部分支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局部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的风险高。
  珠江流域方面,目前西江洪水正向下游演进,水势逐步趋于平稳。由于长时间维持高水位运行,堤防巡查防守压力加大。同时,前期暴雨落区土壤含水量已饱和、江河底水较高,如再遇降雨,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风险趋高,防汛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水利部汛情通报显示,6月22日8时至23日8时,湖北、贵州、湖南、江西等地局部降大暴雨,吉林等地局部降暴雨。受降雨影响,湖北、湖南、贵州、吉林、黑龙江等地55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预测,23日8时至24日8时,湖北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贵州西部等地将有大暴雨,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等地局部将有暴雨。珠江流域西江干流将全线退至警戒以下,乌苏里江将维持超警。
 珠江流域 进入台风活跃期,防汛形势复杂严峻
  长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局局长徐照明表示,近期长江流域汛情复杂多变,长江委将进一步加强统筹指挥调度,加强监测预报预警,落实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城市内涝等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加强水工程科学调度和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监管。
  “当前珠江流域韩江汛情平稳,西江全线进入退水阶段,流域防汛形势总体平稳可控。随着珠江中上游近日又将迎来新一轮降雨过程,同时流域即将进入台风活跃期,防汛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珠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徐爽说。
  徐爽表示,珠江委将继续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科学实施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指导地方做好退水阶段堤防巡查防守,突出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等防御,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工程安全度汛。
  松辽水利委员会预测,23日至24日,松辽流域中南部将迎来中到大雨以上量级降水;27日至30日,流域北部和东南部将发生一次中雨过程,降雨落区与前期高度重叠,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松辽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松辽委已全面启动主汛期工作机制,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滚动会商研判,精准调度尼尔基、察尔森、丰满、白山等4座直调水库,紧盯流域大中型水库防洪调度,指导督促地方做好堤防巡查防守、水库安全运行,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
  目前,水利部维持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广西、云南9个省份的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共有4个工作组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协助指导开展洪水防御工作。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密切关注暴雨洪水发展态势,前瞻性做好汛情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精准调度水工程,突出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防御和水库安全度汛,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
 华北黄淮 旱情有所缓解,继续加强抗旱保灌
  6月以来,北方多个省份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黄河、淮河、海河等流域控制性水库全面进入抗旱调度模式,旱区大中型灌区全力开灌应对旱情。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项抗旱保灌保供水工作有力有效,同时近期旱区出现降雨,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有所缓解。
  黄河水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6月中旬以来,黄委连续7次加大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3次加大刘家峡水库下泄流量,有力支援相关省份抗旱。同时,从6月23日起,开展黄河干流重点水库应急抗旱调度,持续8天左右,小浪底水库最大下泄流量按花园口站4500立方米每秒左右控制。
  淮河水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淮河水系旱情得到有效缓解,淮委6月22日12时终止了河南、安徽、江苏省淮河水系的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继续维持对沂沭泗水系南四湖地区的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目前,水利部继续保持针对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山西、江苏、安徽、山东8省的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继续加强抗旱保灌保供水。
预报
  受南海热带扰动的外围云系持续影响 粤西和珠三角未来三天有大雨到暴雨
  受南海热带扰动的外围云系持续影响,6月24日至26日,广东中南部有明显降雨过程,其中粤西和珠三角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粤东沿海市县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有雷阵雨局部大雨,雷雨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局地8级左右雷暴大风。
  24日,广东中南部市县多云有中到强雷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多云间晴,有雷阵雨局部暴雨。大部市县最高气温32-34℃,粤北的部分市县35℃左右。25日,珠三角、粤西、韶关和清远两市的南部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粤东沿海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多云,有雷阵雨局部大雨。大部市县最高气温30-33℃。26日,广东中西部市县有大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多云有雷阵雨局部大雨。大部市县最高气温29-32℃。
  前期广东已出现强降水,土壤含水量高,需防御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山洪和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注意中小流域洪水风险。
关注
  湖南新晃突发山体滑坡致8人遇难
  遭遇山体滑坡如何避险?一些逃生自救知识要记牢
  6月23日凌晨4时30分,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鱼市镇斗溪村龙塘组发生突发性山体滑坡,造成4栋房屋倒损,2户8人失联。记者23日晚间在搜救现场获悉,失联8人全部遇难。目前,灾害点其他群众已全部安全转移,救援工作宣告结束,善后处理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6月22日18时,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汛期易发生山体滑坡等灾害,一旦遭遇如何自救逃生?掌握避险知识很重要。
  什么是山体滑坡?山体滑坡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什么情况可能诱发山体滑坡?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和浸泡;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
  滑坡前有哪些异常现象?山坡出现大量横向及纵向的放射状裂缝;山坡上的树木发生倾斜;原本没有泉水的山坡脚下咕咕冒水。
  遭遇山体滑坡如何避险?保持冷静,迅速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高地逃离,绝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当无法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大树等固定物体,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滑坡停止后,应继续待在安全区域,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挖财物,避免二次遇险。
广东梅州平远县部分学校今起复课
  省慈善总会拨款350万元应急救助梅州防汛救灾
  记者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教育局了解到,当地经研究决定,部分学校24日有序复课,具体如下:
  一、差干学校、仁居中学、八尺中学、河头中学、中行中学、铁民中学的初二、初三级学生和坝头学校学生于明天(6月24日星期一)复课,学校生活用水采取消防车送水供应的方式解决。
  二、仁居镇、八尺镇、河头镇、中行镇、东石镇、泗水镇、上举镇、差干镇8个镇的幼儿园、小学、初一年级、校外培训机构等继续停课,待全面满足复课条件后复课,各相关学校要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组织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记者另悉,今年6月中旬以来,梅州市因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部分镇村交通及通信中断失联,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损失。为全力支援抢险救灾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广东省慈善总会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向社会发出支援抗洪防汛倡议书,并拨款350万元(其中社会捐助10万元)用于梅州防汛救灾应急救助。
  记者从广东省慈善总会官网了解到,6月18日起,广东省慈善总会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单位发出了关于开展支援梅州市抗洪防汛社会捐助的倡议书,并在“粤善行”小程序设立“支援广东省抗洪防汛项目”(公开募捐备案号:51440000707690674QA24004),所得善款全部用于支援灾区,主要用于购买灾情物资、安抚、家园重建或安置等抗洪救灾工作。省慈善总会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倡议发出后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来自社会各爱心企业、上千名爱心人士和社会组织纷纷慷慨解囊,通过“粤善行”小程序捐款或到省慈善总会捐款,齐心为灾区群众送去关怀与支持。截至2024年6月20日,广东省慈善总会通过线上及线下途径共筹集善款298423.38元,目前已按照捐赠者意愿拨付225000元至受灾地区。
  广东省慈善总会承诺,将严格按照捐款人意愿,及时将所有捐赠款项全部用于受灾地区的抗洪救灾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省慈善总会也期待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关注我省抗洪防汛工作,踊跃捐助,奉献爱心,共同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
广西桂林象鼻山景区洪水后部分恢复开放
  工作人员称园区需分段游览,暂不能乘船游
  6月23日,桂林市象山景区管理处发文称,象鼻山景区于当日中午恢复部分区域的开放。由于景区1号门至2号门之间滚水坝处水位过高,无法通行,园区内需分段游览。景区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目前暂时还不能乘船游漓江”。
  南都此前报道,近日,受上游持续强降雨影响,桂林漓江全线水位出现持续上涨。20日凌晨,漓江桂林水文站出现148.84米的洪峰水位,超出警戒水位近2.5米,为超30年一遇洪水。当日,桂林市象山景区管理处发布通知称,为确保游客安全,象鼻山景区将继续实行封园管理,暂停对外开放,不接待游客。
  据通知,23日,象鼻山景区部分区域恢复开放,具体开放区域包括景区1号门内外广场、景区前山、爱情岛观景平台,以及从3号门至2号门沿途的象道。
  上述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当日多为此前受洪水影响的团队游客,“大约有几千人”。为保障游客安全,景区设置了护栏等多种防护措施,“一些靠近水边的区域,会有人巡查,做好警示”。
  他提到,游览漓江的游客之前会在象鼻山景区内乘船。“但目前景区内暂时不能乘船,一般水位较高,或者有浑浊现象,船都是不会开的,后续的开放安排将视洪水消退情况决定。”
  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漓江水位已普遍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根据桂林海事部门发布的关于解除漓江旅游客船封航管制的通知,漓江精华段、阳朔至福利游览线路游船,自21日17时起恢复运营。
  得到消息后,漓江风景名胜区组织各码头、停靠点、游船企业开展运营复航准备。22日早上,漓江精华段正式复航运营,共开航游船37艘,接待游客3700余人,基本恢复汛前水平。
  整合:史明磊 采写:南都记者 周敏萱 韦娟明 曾俊豪 实习生 李婉茹 通讯员 梁健 屈凤秋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