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复盘 | 纳格尔斯曼露出头铁的冰山一角,这样的德国队如何走远?

全文3413字, 阅读约需10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德国队在第三场比赛中未能进行有效轮换,导致老将们消耗过大,进攻端表现不佳。

02瑞士队在三后卫体系下,充分利用德国队前场的空隙,导致德国队在比赛中出现失误。

03由于纳格尔斯曼坚持使用同一套体系,德国队在下半场开始投入更多体能和精力,但最终未能扭转局势。

04尽管如此,德国队在比赛末段通过换人调整,成功保住小组第一位置。

05未来德国队在面对强队时,需要在战术和人员调整上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图片
很有意思,德国队在第三场比赛没有做出哪怕一处的轮换。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也应该进行轮换。虽然在时间上,淘汰赛要到月底才会进行,但德国队的主力阵容里老将不少,京多安、克罗斯、诺伊尔,包括消耗很大的吕迪格和塔,都应该得到充足的休息,但纳格尔斯曼没有这样考虑问题。
回过头来想,这一点也很正常。纳格尔斯曼这一派系的教练,追求的是整体层面的高效率,所以这样一场比赛,刚好是让这批主力球员在场上继续增加默契、提高效率的练兵机会。
然而纳格尔斯曼可能没想到,瑞士人来真的了。
图片
和前两场比赛一样,瑞士队继续摆出了他们的三后卫体系。
由于他们还有争夺小组第一的可能性,雅金也没有进行什么轮换,所以大家心里各怀鬼胎,让这场本该默契的比赛变成了刺刀战。
开场2分钟,穆夏拉在中圈高度摆脱,一路推进,为京多安送上了机会:
图片
而这一次进攻打完之后,瑞士队从角球战直接发起反击,也是从本方右路向前推进,一杆子便捅到了底线:
图片
这一次攻防回合,京多安稍稍停大,便被瑞士后卫破坏,而瑞士队前锋则让米特尔施泰特的上抢变为无效,从这就可见德国队在本场比赛要面临的强度,瑞士队球员可不是苏格兰和匈牙利那样的泛泛之辈。
不只是在球员个体的比较之上,在战术的理解上,优秀的球员互相支撑,自然也会做得更好,所以克罗斯的作用在开场就被瑞士队削减,他这一点从接球到出球,都被瑞士队严格管控:
图片
图片
即便偶然传出好球,队友也可能会出现失误:
图片
这就是比赛强度提升的模样。
前两场比赛打得好的地方,一些看起来顺理成章的地方,都会随着比赛强度的提升而出现折损,进而影响整个体系的效率。
所以在这个时候,尤其需要核心球员的带队作用,当你的队友承受压力的时候,你能不能以一当二,从而为队友们额外制造出一些处理球的空间,然而德国队目前最被热捧的两人是这样的:
图片
图片
于是在前两场比赛中,克罗斯后场梳理,哈弗茨突前支撑,京多安、穆夏拉和维尔茨从中穿针引线的景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哈弗茨拉边才能接到球,克罗斯被盯防,只能让安德里希在中路组织,而这个时候中路没有了肉盾,穆夏拉和京多安的前插和射门也就没有了实质威胁:
图片
从战术上,瑞士队这场露出来的短板就在德国队的左路,只要中场能打得快一点,米特尔施泰特这一侧就能获得起脚的空间,从而给瑞士队的禁区制造混乱:
图片
图片
可惜,这球因攻方犯规而被判无效。
然而在这样强度很高的比赛里,你如何才能在中场区域制造让自己能打得快一点的空间?这一点来源只能是前锋线的充分施压。
你要给对方后卫制造足够大的压力,这样才能带动对方的中场回来帮忙,但是,德国队真正突前的人只有一个实际上是二前锋的哈弗茨,京多安都只是在插上过程才有点前锋模样的球员,就更不用说穆夏拉和维尔茨了。
要知道,人家瑞士是三后卫体系,只凭一个二前锋冲得动吗?
所以到了场上,德国队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除了哈弗茨之外,京多安、穆夏拉和维尔茨前插少、对抗少,更喜欢回撤接球,那么这样一来,你如何给中场制造空间?如何让米特尔施泰特这一侧能够起脚?
更何况,米特尔施泰特这个身侧是塔和克罗斯的边后卫,真的应该在这种强度的比赛里频繁插上,送出传中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在安德里希的进球被裁判吹掉之后,瑞士队鼓足劲头,恩博洛等人给德国队的后场球员施压的力度更大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种动作是德国队从未在瑞士队身上打出来的东西,看似这些球也没有打出纵深或进攻,但这些动作扎扎实实地打出了消耗。
然后就到了第28分钟,穆夏拉回撤到中圈接球,直接被瑞士队后卫从身后顶掉,他们直接在德国队半场就地进攻,直接面对德国队的后场六人,前两场比赛表现不错的塔在经历了此前20多分钟的消耗,反应还够快吗?
图片
甚至都不止能力不足的塔,吕迪格也是一样:
图片
相较于瑞士队前锋给德国后卫制造的消耗,这个时候你再看维尔茨和穆夏拉的回撤接球、传球,这是打硬仗的表现吗:
图片
所以哪怕进球之后,哪怕到了30分钟区间,瑞士队后卫依然活力满满,依然不会给德国前锋接球转身的空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瑞士队自己则可以完成前锋在一线顶住压力,为二线制造传接空间的套路:
图片
然而,他们终归只是瑞士队。
所以,到了比赛末段,还是会出现一些空隙和失误,这是表现不佳的强队避免在瑞士队这样的球队身上翻车的机会窗口,但在上半场的比赛末段,穆夏拉和队友们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图片
图片
而在第43分钟,德国队终于打出了自己想要的内容,克罗斯在后场送出直传,京多安在瑞士队后卫稍有犹豫的情况下,为安德里希的转移做好球,然后米特尔施泰特接球、推进、传中,但瑞士队最后完成了解围:
图片
所以,仅仅是在这个半场,德国队这套体系在强度更高的比赛里的真实水平就已经暴露了,因为正是为了让这套体系变得更好一点,纳格尔斯曼才没有在两连胜之后选择轮换。
结果,半场0-1,老将们被剧烈消耗,更致命的是,主力中卫塔在上半场吃到黄牌,1/8决赛将会停赛缺席。
损失已经如此巨大,这个时候如果开始轮换老将,等同于举手投降,赛后更是会被骂得狗血喷头,德国队只剩下了拿下这场比赛这一条前路了。
只有赢球,才会让损失稍稍变小。
于是在下半场,德国队冒着瑞士队的进攻:
图片
图片
开始向前,开始投入更多的体能和精力,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比赛第50分钟这次攻门,穆夏拉终于不再寻找角度接球、拿球,而是选择了向前穿插,这为德国队打出了他们本场比赛在阵地战中的最好一次机会,但没有击败索默:
图片
然而,年轻人们还有可以额外支出的体能,老将们还有吗?所以就在这次进攻打完之后,瑞士队迅速把球打回到前场:
图片
而且在安德里希落入后卫线的时候,瑞士队将球打进了禁区前沿的核心区域,当克罗斯一个人在后卫线身前孤零零地站着,当吕迪格冒险前顶,清除掉这次危险的时候,其他的德国队球员在干什么?
图片
第54分钟,克罗斯随着进攻来到前场,打出了这样一脚远射:
图片
不到2分钟后,他就在本方后场出现了传球失误:
图片
所以,体系不正常的时候,真正应该被重视的核心球员会被无视,真正应该被保护的老将也会被消耗,至于被体系呵护的明星球员,在这点对抗下就会传球失误,从而让球队被瑞士队重新带回本方半场,老将们因此产生的额外消耗,明星球员怎么打才能补回来?
图片
60分钟区间,纳格尔斯曼开始做出调整,他用施洛特贝克和劳姆换下了塔和米特尔施泰特,随后又用拜尔换下了安德里希,这意味着克罗斯注定要打完全场。
而在当时,瑞士队则更换了所有的前场球员,反制的意味已经极其浓厚。
于是,换人之后的德国队有所表现,这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打出了几次边路传中的威胁:
图片
图片
图片
但换人之后的瑞士队也能在中前场重新施压,甚至差点在第84分钟杀死了比赛: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幸中的万幸是,纳格尔斯曼吸收了弗里克在2022年世界杯上的宝贵经验,比赛末段没有用菲尔克鲁格换下哈弗茨,而是让两人在场上同时存在,这为德国队在比赛末段的进攻保留了最基础,也是最扎实的优势:
图片
尽管在那之前,瑞士队仍有打进第二球的机会:
图片
但在第90分钟,菲尔克鲁格用最传统的德式中锋的进攻打法,让德国队保住了小组第一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保住了德国队的面子:
图片
实际上,瑞士队的实力并没有多么强,大概只是世界杯十六强的水平。这支球队在这一批始终都是中后场平均能力不错,但受限于天赋没有充分兑现等原因,前场稍逊,虽然巅峰期有沙奇里这样的杀器,但有一个点可以证明这个结论:
塞费罗维奇这名实力有限的球员,在瑞士国家队出场90多次,比恩博洛要多得多。
所以哪怕在前场换了人,瑞士队的反制水平也达不到杀死比赛的高度,这还是建立在首发球员已经把对手和自己都消耗得差不多的情况下。
更何况,雅金也没有把换人用完,这一切加起来,给德国队留出了绝平的缝隙。
图片
那么,面对这样的球队,应该如何应对呢?
本质上,你不能妄想着在一个回合里就收获进球,在几个回合里就击败对手,这注定是一场要变成消耗战的比赛,既然如此,那就要在前期把消耗拉满。
所以,即便是在这个体系的框架里做最简单的调整,菲尔克鲁格先发才是正确的,让他先打消耗,后期再上哈弗茨等其他球员收割。
当然了,跳脱出这个体系的话,方法就更多了,问题则在于,纳格尔斯曼会轻易跳脱出这个体系吗?
图片
不会的。
因为跳脱出这个体系,你会发现哈弗茨终归不是一个中锋。哪怕他有身板,有对抗技巧,在很多瓜系教练的眼中很像全能中锋,但他不是一个中锋。
因为跳脱出这个体系,你会发觉德国队的后场是不够牢靠的。塔不是吕迪格的好搭档,他俩和安德里希也兜不住克罗斯这位如今攻守不平衡的老将,更不用说大家还要一起支撑两个要插上进攻,拉开宽度的边后卫。
这一切都是不对的,所以纳格尔斯曼还不如在这场比赛选择轮换,那样的话,老将不会被消耗,塔也不会吃到黄牌而停赛,吕迪格也不会拼到抽筋,即便输了球也有相对充分的客观理由可找。
然而,第一步已经迈出,路已经难走了。
第三场艰难逼平瑞士,前两战却相对轻松地刷掉对手,更不用说还在苏格兰身上打出了大胜,那么在短短的一周过后,主教练能识别其中的泡沫,发现其中的隐患,从而在淘汰赛安稳地拿下对手,继续晋级吗?
至少在第一场,德国队首先要面临施洛特贝克这个大问题。这位在本赛季多特蒙德体系内被保护得很好,从而表现不错的后卫,今天替补上来就在被瑞士队越位打进的第二球的回合里出现失误。这个左中卫身旁的队友是需要插上的左后卫和需要被保护的克罗斯。
那么,你还记得施洛特贝克被伊东纯也和浅野拓磨支配的那个夜晚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