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开通倒计时!收好这份“深中美食地图”去打卡

备受关注的深中通道即将通车,深圳-中山的车程将从2小时缩至30分钟内,这意味着两座城市的联系将愈发紧密,文化和情感的交流也会更为频繁。
图片
▲深中通道。 深圳晚报资料图
美食,作为每个城市独特历史、传统和人文风情的载体,在文化交融中体现得尤为生动。而深中通道的高速便捷,让一天内尝遍两地美食变得轻而易举。当深圳美食的多元创新与中山美食的传统广博相互碰撞,既能为食客激发出新的味蕾灵感,也是两地美好生活方式的共享体验。
图片
▲蒜蓉蒸生蚝
图片
▲姜葱沙栏鸡
深晚记者精心整理了这份“抵达就能开吃”的深中美食地图,到时抓紧打卡去吧!
中山
■ 石岐乳鸽
中山传统名菜,有着超过一百年的历史,烹制方法繁多,较为经典的做法是红烧。乳鸽吸满了浓浓卤汁,皮脆肉香还爆汁。
■ 中山脆肉鲩
图片
▲脆肉鲩
以独特的爽脆口感出名。经典吃法“一鱼六味”,可同时体验鱼片、鱼丸、韭黄鱼蓉打火锅、鱼腩豉油蒸、鱼骨炸、鱼头鱼尾焖,十分巧妙。
■ 杏仁饼
广东“四大名饼”之一,由中山的咀香园饼家首创,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此饼甘香松化,杏仁香味四溢。
■ 神湾菠萝
不仅是中山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神湾菠萝皮薄肉厚,清甜多汁,令人一口难忘。
■ 三墩烧鹅
中山传统名菜,采用马冈鹅,经过数十种香料腌制,再使用荔枝木烤制,带有独特的果木香味。蘸上酸梅酱品尝,酸爽解腻。
■ 冰花菱角仔
中山地道甜品之一,民国初年就已出现。晶莹剔透的冰花菱角仔入口清凉,富有嚼劲,可搭配西米、椰汁、雪耳和汤圆等小料。
■ 崖口云吞
崖口村处珠江口西岸,依山傍水,这里的云吞个头小巧,内馅为猪肉加上白海虾肉、再混入猪油渣和芝麻,滋味咸香。
■ 南朗横门水蟹
图片
▲盐焗横门奄仔蟹
中山横门邻近大海,水产品丰富,水蟹则是横门水域的特色水产品。横门水蟹个头虽不大,但壳薄肉多,蟹膏香软。
■ 小榄炸鱼球
小榄地区传统名菜。以鲮鱼净肉为主料,配以调料搅拌至起胶,挤成球状后油炸而成,碟边常以食用菊花和生菜丝铺饰。
■ 沙溪扣肉
图片
▲沙溪扣肉
中山沙溪镇传统名菜,起源于南宋末年。沙溪扣肉选料讲究,以偏肥的“五花腩”为首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 海洲鱼饼
中山名小吃之一。鲮鱼去骨,加上佐料后揉成鱼滑,压制成小圆饼状加以煎炸,就成了皮脆肉爽的海洲鱼饼。
■ 神湾禾虫
图片
▲钵仔焗神湾禾虫
神湾镇著名美食。禾虫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原生动物,外形像小虫子,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
深圳
■ 猪脚饭
有肉有饭,往往还配有下饭的酸菜、营养的青菜和清爽的豆干,主打美味又实惠,抚慰着无数深圳人的胃。
■ 椰子鸡
图片
▲椰子鸡
新鲜椰青水加上椰肉做汤底,现宰的文昌鸡切成小块下锅滚熟,再加入竹荪、马蹄、玉米等配菜,深圳椰子鸡的风味完美呈现。
■ 云片糕
是深圳颇有代表性的传统小食。色白、片薄、呈长条形,被民间称为“纸牌糕”。深圳云片糕为纯手工生产,制作技艺历史悠久。
■ 光明乳鸽
深圳三大特产之一,被誉为“天下
图片
▲光明乳鸽
第一鸽”,以鸽肉为主要食材,先腌后煮再风干,最后油炸而成,口感外酥里嫩。
■ 上川橹罟方粽
少见的长方形粽子,用防风灌木橹罟树叶包裹而成,几百年来坚持民间手工制作,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黄田荔枝
黄田荔枝是宝安区特产,以优异品质著称。品种主要为桂味和糯米糍,其色如丹霞、肉厚核小、甜而不腻。
■ 公明腊肠
图片
在广式腊肠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融入公明喜鲜喜甜的特点,制作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
■ 沙井蚝
宝安区沙井镇有着“千年蚝乡”的美誉,从这里出产的沙井蚝个体肥壮,色泽乳白,嫩而无沙,口感爽脆,是驰名中外的土特产。
■ 南澳海胆粽
图片
▲海胆粽
主料是新鲜海胆和糯米,辅之以五花肉、瑶柱、虾米和花生等多种配料。
■ 南澳鲍鱼
大鹏南澳是全国最大的陆地养殖鲍鱼基地,这里产出的鲍鱼肉质滑爽、脆嫩,营养价值极高,被视为四海味珍品之首。
■ 松岗腊鸭
松岗腊鸭是深圳传统名吃之一,以“鲜”出道,以其皮白肉厚、细嫩香口而名扬四海。
■ 传统奶茶(麦氏)
池上麦氏奶茶是宝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历史已逾百年。香浓滑口,没有涩味,是其最大特点。
■ 石岩柿饼
用宝安石岩产的柿子晒制而成。石岩柿子果大味甜,制成的柿饼外层霜白、薄而均匀,纤维丰富,肉质糯软。
■ 南山荔枝
图片
南山荔枝(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三个品种)是全国首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荔枝产品,也是深圳市唯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质优良风味独特。
深圳晚报记者 程旭薇 谭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