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三星,人才大战一触即发

图片
英伟达抢来3560名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下,各大企业的AI竞争愈发激烈。由此,AI人才之争,正在陷入疯狂。
为了主导AI芯片市场,以英伟达为首的芯片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毫不掩饰,而挖走竞争对手的员工来填补自身的人才缺口,已经是习以为常的商战。
领英数据显示,加入英伟达的员工中有515人来自三星电子,加入三星电子的 278名员工则是来自英伟达。
若以加入领英的员工为标准进行估算,在三星电子芯片事业部门,英伟达出身的员工占比仅有0.4%,而在英伟达,三星电子出身背景的员工占比达到1.7%。
据报道,三星电子芯片事业部DS部门员工数量为7.4万人,是英伟达3万人的2.5倍。
图片
英伟达与大厂之间抢夺人才的数量 图源:Park Sang-hoon
当然,其他大厂也被英伟达挖墙角。根据领英截至6月18日的数据,英伟达有2848名员工是从英特尔(Intel)挖角。英伟达还从美光(Micron)挖角159人,从台积电(TSMC)挖走89人,另外的38人是从SK海力士挖过来。
对比来看,英伟达从英特尔抢走的员工最多。反之,那么英伟达被撬走的人才又有多少?实际上,两相对比之下,英伟达的吸引力很强。比如英伟达抢走英特尔超两千人,而其流失到英特尔的员工仅为544人。另外跳槽到美光的员工为38人、台积电12人,而没有一个英伟达员工跳槽到SK海力士。
可见,身为AI霸主的英伟达,是大多数工程师心中的梦想企业。英伟达之所以这么有魅力,在于其发展前景广阔。如今AI浪潮席卷全球,英伟达凭借于其GPU技术的深厚积累,在全球AI计算硬件市场拥有绝对的领导地位。
5月22日,英伟达公布今年一季度财报,净利润达148亿美元,暴增628%。受业绩拉动,英伟达股价和市值创新高,当天总市值为2.34万亿美元,
截至6月19日,英伟达股价上涨了3.6%,市值飙升至3.34万亿美元,成功超越了微软当时3.32万亿美元的市值。目前英伟达超越苹果和微软,跃升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而自2022年底以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英伟达股价已经增长了9倍多。今年以来,英伟达的股价累计涨幅已超过170%。
此前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估算,2023年出货的120多万台AI服务器中,搭载英伟达的GPU,占据了60%-70%的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身价也随之飙升。上个月底,黄仁勋资产净值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007亿美元(约7300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富豪榜第15。有机构预测,黄仁勋有望在2025年之前,身价超过马斯克,成为新的全球首富。
图片
三星硬刚英伟达
实际上,在英伟达抢走各大厂人才的同时,英特尔、三星、美光、台积电、SK海力士之间也互相狂挖墙角。其中,三星抢人的功力较强。
比如三星近来成功从英特尔挖角1138人,而英特尔则从三星挖了848人;三星也从美光撬走307人,大于美光自三星挖角的205人。
另外,三星还抢了台积电的195名员工,而仅有24名三星员工跳槽台积电。
面对来自英伟达激烈的竞争,三星也出对策来反击,硬刚英伟达。近日,三星电子在其管理委员会内部采取了一项重大举措,决定投资图形处理单元(GPU)领域。不过,具体的投资细节尚未对外披露。
这是管理委员会自2012年起对外公布具体议程以来首次作出投资GPU的决定。
外界纷纷猜测,三星可能准备增强其在GPU相关业务领域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三星此举是为了利用GPU来强化半导体的工艺创新,而不是开发和制造GPU。
尽管此次投资GPU的目的比较模糊,但也意味着三星正在抢夺英伟达的市场份额。
实际上,三星其实早就涉足过GPU的开发。2019年,三星电子和AMD首次宣布达成“多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根据协议条款,三星可获得AMD的RDNA图形架构授权。三年后,三星和AMD联合开发出基于AMD RDNA 2架构的移动GPU。
去年4月,双方宣布续签协议,将多代高性能、超低功耗的 AMD Radeon 显卡解决方案引入三星 Exynos 处理器产品系列之中。
图片
三星的高端移动处理器 Exynos 2200
当然,三星同时也和英伟达合作,与其他友商展开竞争。
据悉,上个月有媒体报道,三星电子为了拿下英伟达下一代人工智能图形处理器 的高端内存订单,组建了一支由约100名顶尖工程师组成的“精英团队”。
该精英团队专注于高频宽内存(HBM)项目,致力于争取获得英伟达的供应订单。
有业内人士透露,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三星目前提供的8层和12层 HBM3E 内存的良品率和质量并不满意,要求三星进行改进。
同样为英伟达供货的还有SK海力士,可以看出目前三星想要在SK海力士手中抢走英伟达。
三星芯片业务负责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Kyung Kye Hyun 表示:“我们在第一场战役中落后了,但我们必须赢得第二场。”
消息人士称:“三星的目标是通过快速增加对英伟达的供应,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预计三星将在第三季度加快供货速度。”
除此之外,在今年3月的英伟达“GTC 2024”大会上,三星宣布继续与英伟达合作,到2030年为全自动半导体工厂开发基于AI的数字孪生系统。
而继HBM项目之后,三星电子今年的首要任务是在半导体代工方面获得英伟达的订单。有业内人士透露,三星电子半导体(DS)部门的代工部门已在内部将赢得英伟达3纳米产品订单作为今年的首要任务。
目前来看,三星和英伟达之间既存在竞争,又相互合作,而双方在GPU和半导体领域的互补和合作,也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图片
国内AI人才竞争同样激烈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于AI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纷纷设立专门的AI人才岗位,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如百万年薪总包、高昂奖金等。
去年12月底,淘天集团启动一项名为T-Star的顶尖人才招聘计划,寻找全球前沿技术领域的竞赛、学术和实战高手。
为此淘天集团还开出一系列特别待遇,包括发放的offer不设层级,采取定制化培养模式,提供挑战性课题,配备“大牛”主管和顶级研发平台资源,年薪百万起上不封顶。
人工智能人才供给仍然十分紧缺,去年11月初脉脉高聘人才智库发布的《2023泛人工智能人才洞察》数据显示,2022年,人工智能人才供需比为0.63。2023年前8个月,这一数值降低至0.39,相当于5个岗位争夺2个人才。
据钛媒体4月17日最新统计,为了招募AI人才,Meta、微软、谷歌、亚马逊、阿里、腾讯等32家中国和美国的科技巨头,在过去一年内花费超过57亿元人民币。但中美两国在AI人才投入上呈现出了显著的差异,中国只花掉了不到1亿元。
具体到国内各大科技互联网公司,截至到2024年4月11日,阿里巴巴新招聘的于AI技术的岗位数量最多,占比达10.1%。
图片
图源:钛媒体·钛度图闻
不过相比其他大厂,抖音给出的薪资最高。公开信息显示,抖音集团内部与AI相关的岗位,年基础工资(152.7万元)和年均股票(157万元)总额超过300万元,年均奖金最高可达34.5万元。
可以看出,围绕着AI人才的争夺战,正在不断升级。
总之,AI技术对于未来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下一个十年,最大的变量毫无疑问是AI带来的全行业深刻变革。”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曾说道。
作者 |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