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提升接种水平 专家研讨流感防控与研究进展

  6月15日,2024年流感防控与研究进展研讨会在青海西宁举办,研讨会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全国20余个省市、地区的2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会,围绕流感防控策略与促进疫苗接种建议、流感疾病危害、促进疫苗接种建议以及创新接种实践交流等主题,进行学术报告分享和圆桌访谈专家对话。
图片
  大会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刘霞研究员主持。
图片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李全乐表示,中华预防医学会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域最大的科技社团,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及时组织分享行业学术进展,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提供更优质的学术服务,努力推动我国流感等传染病防控高质量发展,为提高全国流感防控和大流行应对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图片
  青海省卫健委副主任、青海省疾控局局长祝增红表示,后疫情形势下流感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共同流行,对公众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对多病共防带来全新挑战。做好秋冬季流感等多种呼吸道疾病防控,需加快推进医防协同、创新医防融合机制及加强监测预警和做好突发应急性传染病防控应对等工作。
图片
  青海省疾控中心主任李砚明表示,流感全人群易感,流感疾病负担严重。作为疾控工作者,做好流感防控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提升公众对流感危害和与预防科学认知,需要疾控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交流探索,为守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副研究员彭质斌分享“流感防控新挑战和促进疫苗接种建议”专题报告,她指出,呼吸道传染病可快速传播和扩散,疾病负担和影响严重,冬春季面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回归”风险,流感防控难度加大,需重视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同防同控。儿童及学生、婴幼儿、老年人、慢病人群等易感人群建议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在疫苗可及情况下建议尽早接种。围绕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各地探索并采取医防融合、数字化推广、公费、宣传等多维度接种实践,促疫苗接种和提升覆盖率。
图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兼感染病学教研室副主任黄勋在解读“医务人员流感疾病危害与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报告中指出,医务人员较其他人群感染流感的风险更高,但医务人员流感风险容易被低估,一旦感染可能造成缺勤,进一步增加临床诊疗负担。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广泛接种流感疫苗具有示范作用,在临床诊疗工作和患者教育工作中,建议医务工作者积极开展流感预防宣教,有利于推进老年人、慢病患者、婴幼儿等高危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医疗机构应制定接种计划,积极宣传教育,推进重点科室、高危人群优先接种,确保接种疫苗的便捷性与可及性。
图片
  河南省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宋春兰在“儿童流感疾病危害与临床案例分享”报告中介绍,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接种疫苗是儿童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同时,医务人员应重视对流感疫苗的接种,河南省儿童医院实施重点科室免费接种疫苗政策以及上门接种、科普宣传、激励措施、科室重视等有效措施,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医院流感疫苗接种率远超。宋春兰对儿童感染流感可合并严重并发症多个典型病例的生动分享,均提醒家长和学校重视流感疫苗接种才能提前预防流感危害。
  研讨会“校园流感防控与创新实践分享”专题报告中介绍,校园是流感暴发疫情的高风险场所,校园人群是流感病例报告的主要人群。做好校园流感防控必须加强疾控和教育两大系统紧密协同和合作,目前推进校园创新实践项目,以降低流感流行水平、减少流感导致重症和死亡风险和控制校园流感疫情暴发风险为目标,开展流感病原监测和聚集性疫情及预警监测,通过疾控和教育系统联合发文、接种需求调研、科普宣教教育、数字化信息管理等有效措施推动校园流感疫苗接种,同时利用校园流感预警监测系统平台,将校园流感聚集性疫情监测预警关口前移,降低校园流感疫情暴发风险。
图片
山东省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刘晓冬做“国内外中老年人疫苗接种现状和山东省初步探索”报告分享,他介绍了山东省在成人疫苗接种方面的有益探索和经验,尤其是分享了在“成人疫苗处方”这一创新模式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他表示,项目实践表明,全科医生开具疫苗处方是可行的,疫苗处方模式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和体检中心。为保证“成人疫苗处方”工作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需从公众健康科普、支付和筹资方式、接种服务体验等方面制定措施并加以落实,以进一步推广“成人疫苗处方”模式,从而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
图片
  研讨会上举行了专家圆桌访谈,主题为“多措并举共同抗击流感,社会合力提升接种水平”,由青海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阿克忠主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副研究员彭质斌、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王慎玉、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王丽静和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研究员罗思童围绕校园防控和医防融合实践、中老年人和慢病人群流感防控和公众犹豫等关切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副研究员彭质斌表示,90%以上的流感疫情爆发于校园,对学生、学校和社会造成深远影响。她强调,为有效防控校园流感,应科学宣传,提高师生对流感危害和预防的认知;医教部门需紧密合作,共同推进防控工作;领导和医疗机构的重视对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至关重要;同时,加强健康宣传和风险沟通,采用多媒体方式普及流感防控和疫苗接种知识也必不可少。
  浙江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王慎玉分享了浙江省流感疫苗民生项目经验,包括通过免规和健教部门融合协同,提供全科医生和公众两个版本预防接种健康处方工具包满足不同场景应用需要;开展分级培训提升全科医生疫苗预防和接种技巧业务水平;设健康传播技巧培训并鼓励案例分享、圆桌探讨、表演、自媒体等创新实践;建立健康教育处方和全科医生在HIS系统直接开具疫苗接种处方两种模式以提升中老年人疫苗接种服务。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王丽静提及,老年人存在免疫反应降低、肺顺应性降低、呼吸肌肌力减弱、咳嗽反射减弱以及多病共存等因素,因此老年人是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感染后易引发细菌性肺炎等并发症以及原有慢性疾病的急性加重导致住院甚至死亡。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流感和降低流感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我国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临床医生在降低老年人流感疾病危害和诊疗负担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加强医务人员对流感预防相关培训,同时需要以身作则开展流感预防患教培训。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研究员罗思童分享了对公众犹豫和提升接种策略相关思考与建议,她认为,要提升公众疫苗接种率,需重视社会环境因素如科学的疫苗宣传,并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来促进接种;同时,还需提高个体对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认知,关注老年人的心态和健康理念,以及通过校园宣传带动家庭成员接种;另外,创新疫苗供应和服务模式,如全科医生处方模式和在便民场所提供接种服务,也是提升接种率的有效途径。(金言)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