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路不仅要便民,还要安全 浙江缙云:“人大+检察”合力治理 问题路段事故伤亡人数下降五成多

“路口的绿灯时间变长了,我们再也不用胆战心惊地过马路了。”近日,面对浙江省缙云县检察院检察官的回访,家住330国道缙云东渡至永康交界段(简称G330西线)附近的沈大爷感慨道。
为进一步方便当地群众出行,从2019年8月1日起,G330西线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改建工程。2022年12月23日,当地群众终于盼来了通车的日子。
可是,通车仅几个月,G330西线便引起了人大代表们的关注。2023年缙云县两会期间,多名县人大代表提出,G330西线事故多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影响,建议相关部门予以重视。
缙云县检察院积极回应人大代表关切,第一时间依职权展开调查。经查,部分道路存在支线过窄、安全岛设定不规范、缺少管理设施或警示标志等问题,有一定安全隐患,部分路段旁绿化树木过于稠密,也容易产生驾驶人视线盲区。
“我家田地就在路对面,很多大货车开过路口也不减速,每次过马路都很紧张。”“没有安装路灯,晚上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检察官走访附近的村庄时,村民们纷纷对此“吐槽”。经综合研判,2023年5月18日,缙云县检察院对G330西线交通安全隐患问题予以监督立案。
G330西线运行究竟该如何优化?同年5月26日,缙云县检察院联合该县人大常委会、属地乡镇,共同召开公开听证会。省、县人大代表和道路建设领域专家受邀担任听证员和人民监督员,相关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执法部门以及沿线周边村民代表也一同参与听证。
听证会聚焦G330西线开通以来暴露出的交通安全隐患,围绕如何进行整改,降低事故发生率等方面展开讨论。根据检察官介绍的前期调研情况,与会人员分别针对道路涉及的标准性、整改的可行性等方面发表专业性意见。
会上,缙云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陶国清表示,自检察机关介入调查以来,该局已主动进行部分优化,将道路最高时速降至80公里,并在全部路口加装了太阳能路灯,将会评估各项意见的可行性,持续开展优化工作。
2023年7月12日,缙云县检察院向该县交通局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增设交通设施、优化路口设置、改善通行环境三方面整改建议,督促该县交通运输局切实履行交通安全主管职责。
以此为契机,该院协同缙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联动工作的若干规定》,建立健全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增强检察监督与人大监督循环联动效果。
同年8月15日,缙云县交通运输局针对检察建议作出回复,表示已部署整改方案,将对现有安全岛进行完善,在下坡路段和部分平交路口增设雷达测速仪、安全警示黄灯以及引导通行提示牌,部分道路增设右转车道等,同时安排人员加强全路段巡逻以及道路养护工作。
2023年11月27日,缙云县检察院又收到该县交通运输局整改完毕的回复函。为保证监督成效,同年12月15日,该院协同该县人大常委会,联合各部门召开促进G330西线交通安全现场会,实地查看整改情况,确保监督不留死角。
为推进长效监督,2023年12月18日,缙云县检察院、县人大常委会及该县新碧街道办事处联合出台《关于建立促进330国道缙云东渡至永康交界段交通安全协作机制的意见》,就道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事故的处置等方面明确各方责任及配合举措,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针对沿线村民安全意识薄弱问题,从今年1月起,缙云县检察院还联合缙云县交警大队、乡镇街道等部门多次对沿线村民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以现场教学、集中宣讲等方式普及交通法规,全面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据交警部门反馈,截至目前,G330西线事故伤亡人数同比下降57.1%,整改得力有效。“检察机关监督力量的加入,为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规范履职注入了强劲动能,也为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提供了范本。”缙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唐镇点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