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藏族,29岁)病危!武汉医生紧急出手……

近日,在武汉援藏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西藏山南市洛扎县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名DIC危重患者(藏族,29岁),系当地首例。
所谓DIC,是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死率高达31%~80%。
5月29日,洛扎县人民医院接到一通求救电话,表示一位孕妇出现严重腹痛,但坚持不愿来院就诊。
医院急救中心立即派医生奔赴患者家中,经诊断发现,孕妇腹部张力极大、胎心消失,极可能患上严重的产科合并症——胎盘早剥。这意味着,治疗稍有延误,就会导致孕妇因子宫卒中而失去生育能力,甚至会出现孕妇多器官功能衰竭而亡的情况。
“必须立即手术!”诊治医生当机立断,将患者转运入院。经过不到3小时的手术,医务人员因处理及时,最终保住了患者的子宫。
图片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手术刚结束1小时,来自武汉市援藏医疗队的产科副主任医师朱一麟,在常规巡视时发现,该孕妇的生命体征仍不稳定,手术切口处出现少量渗血,阴道也间断流出不凝血。凭借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朱主任敏锐判断,患者可能出现了早期DIC症状。
“需要大量血制品!”朱主任表示。但是洛扎县人民医院作为县级医院,没有自己的血库。如果去市血站请血,往返至少需要10余小时。而连夜走山路转运到上级医院,对病重的患者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不能拿患者的安全冒险!”朱主任和院领导沟通后,决定派出医生去拉萨取血。全体妇产科医务人员在朱主任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投入了紧张的救治工作,一边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凭借现有条件努力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一边等待“救命血”。
与此同时,武汉市援藏医疗队的2名成员——检验科宋显达医生和护理部夏成龙护士长得知消息后,立即来到医院支援朱主任。
医院仅存400ml冰冻血浆可以使用,宋医生亲自核对、解冻、配型;洛扎县人民医院第一次面对DIC患者,夏护士长手把手指导护士工作。
经过众人初步抢救,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5月30日上午7点,连夜赶路、差点出车祸的桑布医生提前将“救命血”送到!宋医生立即投入紧张的配血工作。
图片
随后,在夏护士长的指导下,医院护士将珍贵的“救命血”输入患者体内。
很快,患者的各项指标,在两天内全部恢复正常,术后一周顺利出院。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