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举行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大会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史望颖)近日,以“传承院士精神,共育科学人才”为主题的宁波市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大会在鄞州中学举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桂海潮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此次会议。桂海潮通过讲述一段经历,告诉学生们根深才能叶茂,要努力向下扎根,保持好奇心,勇于接受挑战。同时,他祝福学生们在挑战中实现梦想。
会上,数智人发布了《宁波市建设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宁波将持续推进科学教育“4321”工作体系。即通过实施科学名师培育、创新实验升级、社会协同共育、拔尖人才培养等“4”项重点行动,构建科学教育大中小、家校社、线上线下“3”个维度的“一体化”培养机制,实现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大幅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的精准发现、高效培养“2”大目标,最终建成“1”个“院士之乡”科学教育品牌。
按照计划,至2026年,宁波将培育100名科学名师(含校外),创建100个创新实验室(含校外),打造100门科学精品课程(含校外),提炼100个科学教育典型案例。
活动现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副教务长兼教学工作部部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谭忠超,周尧昆虫博物馆馆长朱海燕,宁波中科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院长黄晁,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李赫,宁波市天文协会理事长王成如,分别受聘为宁波鄞州蓝青高级中学、宁波市同济中学、宁波市第七中学、镇海区仁爱中学、高新区求精书院的科学副校长。从去年开始,宁波建立“科学副校长”制度,目前已有8位院士、200多位教授和500多位科技人员担任宁波中小学科学副校长。
同时,一批创新单位签约共建创新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与鄞州中学签约共建航天航空实验室,宁波市农科院与宁波中学签约共建生命科学实验室,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与海曙外国语学校签约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等。
此外,首批10大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包括上海天文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站等。目前,宁波中小学已结对博物馆30个、科技馆97个、科创中心23个、科技研学基地73个、高科技企业112个、高校科研院所103家。
大会现场,主办方还以视频方式呈现了宁波师生的科学课,展现了他们在科普基地、在大学实验室、在科研机构、在企业、甚至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科学课场景,体现了“大先生”引领、“大实验”创新、“大社会”协同等“大科学”理念。
作者:史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