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结“宝石”的植物,你听过蛋白石莓吗?

近期,一种被称为“蛋白石莓”的植物在自媒体平台吸粉无数,细弱的枝条上结出一串串蓝冰色的果实,如宝石般晶莹剔透,甚是惹人喜爱,网友更是授予它们“稀有浆果蓝宝石蛋白石莓”“宝石臭叶木”“挂在树上的蓝宝石”“蛋白石莓——大自然的宝石”“蓝宝石蛋白石莓”等名号。
图片
蛋白石莓 (图片来源:iNaturalist NZ © Jono Underwood)
虽说没有亲眼目睹,但通过发布的照片和视频可知,这种植物是一种小灌木,生长在开阔的草地、岩地或沙地上,资料显示还会生长在山区的河床及稀树林地,喜欢阳光却可半耐阴,能耐热却耐不了寒。
蛋白石莓真的有蛋白?
蛋白石莓是我国网友和植物爱好者对它的爱称,当然也有人叫它宝石臭叶木。经查询,得知其学名为沙雁果(Coprosma acerosa A.Cunn.),是一种新西兰特有的茜草科Rubiaceae臭叶木属Coprosma多年生小灌木,这个名字在各平台up主发布的推送中鲜有出现。
图片
沙雁果叶片 (图片来源:新西兰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官网)
沙雁果小叶形似红豆杉,成簇生长在枝条的短枝上,叶片边缘带呈褐色至铜色。细枝蔓延至匍匐交错在一起,形成垫子状团块,直径可达2米。
图片
沙雁果雄花 (图片来源:新西兰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官网)
图片
沙雁果雌花 (图片来源:新西兰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官网)
好多人不知道的是,沙雁果是雌雄异株植物,它的雌雄花都很小,单生于短枝的顶端,直径只有2-3mm,花冠呈漏斗状,4到5裂。它的雌花花冠裂片呈狭窄的长圆形,有4到5个萼片,盛开时两根黄绿色毛茸茸的柱头伸出花外;而雄花花冠裂片呈卵状长圆形,萼片缺失或退化,但有融合成杯状的苞片和4到5枚雄蕊。
讲到这里,那些尝试过种植的花友可能就会明白,为什么自己种植的沙雁果只长叶子不结果,因为你可能没给人家找“对象”。
图片
沙雁果墨线图 (图片来源:Cheeseman, T.F., Illustrations of the New Zealand flora (1914) Ill. New Zealand Fl.)
沙雁果的果实属于浆果,呈半透明的球形、近球形或宽椭圆形,直径约5-7mm,常有深色的斑点,晶莹剔透。可以想象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一定很动人。
它的果实是跨年成熟的,一般花期在9到11月,一直到来年春季才结果。果实颜色会随着成熟从白色转变为深蓝色,有时带有蓝色的条纹。所以说,沙雁果结出的果实并不一定是蓝冰色宝石,还会结出白色、浅蓝和深蓝色的宝石。
图片
白色果实的沙雁果 (图片来源:新西兰植物保护网络(New Zealand Plant Conservation Network)官网)
图片
浅蓝色条纹果实的沙雁果 (图片来源:新西兰植物保护网络(New Zealand Plant Conservation Network)官网)
沙雁果一眼难求
沙雁果所属的臭叶木属,果实都是晶莹剔透的,多数颜值都颇高,颜色从红色、橘红到蓝色、紫色不等。沙雁果的果实可食用,据说有股淡淡的酸甜味,有网友说有些无花果的风味。如此动人的颜色加上酸甜的风味,想必是在吸引人类取食的同时,也会吸引动物们帮助其传播种子。
当然,沙雁果也是靠种子繁殖的。人们在品味沙雁果果实之余,还发现它的种子烤制后磨成粉可替代咖啡冲饮,有一种独特的香气。而我们所熟知的咖啡和它本就是一家,都是茜草科植物,只是咖啡属于咖啡属Coffea,沙雁果属于臭叶木属。
臭叶木属在太平洋地区分布有100多个种,主要分布在夏威夷、澳大利亚、婆罗洲、爪哇的西部到新几内亚的东部地区。它们的叶片叶如其名,由于其叶片中含有甲硫醇等含硫有机物,轻轻一揉,就会有一股粪臭味。
臭叶木属的属名Coprosma源自于希腊语,由kopros(粪)和osme(气味)组成,本就意为“臭味”,所以叫臭叶木家族也没错。而沙雁果的种加词acerosa源自于拉丁语acus,意思是尖锐的,所以沙雁果也可称为针叶臭叶木。
另一种结出“宝石”的植物
虽说我们很难见到沙雁果,但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果实可以结出宝石一样果实的植物,如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植物。忍冬属植物中,果实红色的种类很多,如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又名金银木)、蓝叶忍冬(Lonicera korolkowii Stapf)和新疆忍冬(Lonicera tatarica L.)。
图片
金银忍冬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图片
金银忍冬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图片
新疆忍冬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又名金银花)本种的果实成熟时是黑色的,还有一种忍冬的果形很特别,它的果实子房下部相连,人们喜欢叫它裤裆果或羊尿泡,学名苦糖果(Lonicera fragrantissima var. lancifolia (Rehder) Q. E. Yang)。
图片
苦糖果(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图片
‘匍枝’亮叶忍冬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忍冬属中,我所见过最接近沙雁果的,是亮叶忍冬(Lonicera ligustrina var. yunnanensis Franch.)的一个品种——‘匍枝’亮叶忍冬(ligustrina var. yunnanensis 'Maigrun'),果实发育过程中会从绿色逐渐向紫色转变,有时还会出现白色和浅紫色,逆光望去,成熟的果实颇为动人,种子的作用下还会形成深色斑点。
注:文中拉丁文应为斜体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秦亚龙(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