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艺术,能看到什么?

6月22日起,浦东美术馆本年度第三个重磅大展“曹斐:潮汐宙合”正式启幕。该展览是浦东美术馆自开馆以来的首个女性艺术家个展及首个影像与媒体艺术大展,其中有7件作品为全球首次展出,13件/组作品为国内首次亮相。
图片
提到曹斐,国内观众可能对她的名字并不熟悉。她是首位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的中国艺术家,在国际权威媒体《ArtReview》去年发布的排行榜“Power 100”中,位列全球第10名。如今,她带着近30年的艺术实践作品来到上海,举办规模最大的个展之一。
图片
曹斐表示,自己虽然出身广州,长期生活于北京,但作品却一直与上海结缘,甚至她第一次入围参加的国内展览就是2000年的上海双年展。她说,自己曾在虚拟世界里“建造”东方明珠,如今,“虚拟化身终于见到了真身对象”。
图片
被提及的作品名叫《人民城寨》,是曹斐从2007年开始用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第二人生”搭建的一个沉浸式都市。她介绍,观众可以从作品中看到东方明珠电视塔等上海标志性建筑物的数字化身,也能透过浦东美术馆的玻璃,看到黄浦江边真实的东方明珠,二者会形成一种虚实呼应。曹斐还在作品中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数字化身,名为“中国·翠西”,与其他虚拟人物展开交流交往。
“我坚持认为(《人民城寨》)这个作品是一部虚拟世界的纪录片,它虽然像是一个故事,但是我在里面的所见所闻,包括里面出现的字幕对白,都是我在这个世界里面遭遇不同的人的对白内容,所以它是一个虚拟数字的记录点。”曹斐说。
图片
可以说,曹斐是元宇宙这一虚拟领域的先行探索者和全球最早实现数字化生存的艺术家。2022年,随着“元宇宙”被更多人所接受,曹斐将注意力重新放回赛博空间:在影像《元纪录》(2022)里面,她记载了人们关于“元宇宙”不断演化的看法;在“多托邦”系列(2022-2024)中,她将不计其数的乌托邦领域在元宇宙中重叠和交错;在双频影像《Oz》(2022)中,她的全新数字化身,一个由机器、章鱼和类人生物组成的集合盘旋在电力的气团中。
图片
本次展览还囊括了曹斐在“珠三角”完成的早期作品以及研究性项目“红霞”等。2006年,她在位于广州佛山的一家灯泡厂驻留半年,深入了解中国新工人阶层的真实状况,完成了《谁的乌托邦》这件代表作。在2018年完成的《亚洲一号》和《11.11》两件作品中,曹斐延续将工厂作为自己的“田野”以及对于个体孤独的关注,呈现制造业自动化之下新的工人生活形态。而“红霞”作为她的长期研究项目,则涵盖了她对于身份与身体的探讨,对于都市空间的体察,对于劳动与工厂的关注和对于技术与媒介的迷恋。
图片
曹斐表示,她希望观众能从她的作品中了解中国过去30年的社会变迁,感受艺术家如何在社会激荡中沉思、游戏,如何用不同表现方式拥抱过去、现在和未来。为此,曹斐与三位策展人合作,通过其独特的展陈设计,将“潮汐宙合”展览空间打造成一处融合与交汇的场所。
“因为它像一个迷宫、一个个岛屿、一个个车间,证明我们的人生在这个潮汐里边,需要我们主动去找到时代的出口。”
来源:先锋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