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跌出新一线城市榜单?都是浮云,佛山不屑反驳!

前几天,一位网友美滋滋地告诉佛房君,他的家乡-无锡喜提“新一线”城市。
“新一线”?不就是2020-2022年佛山连续三年荣登的榜单,看见他态度认真转过来第一财经的《2024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还信誓旦旦地说,这是很权威的榜单。
图片
佛房君唯有表示笑而不语!
01
早在去年,佛山被西部省会替代时,佛房君就表示不Care:
图片
来源:公众号佛房网
2024年,该省会城市就被无锡平替出局,据称2024年新一线城市榜单,围绕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可塑性5大维度评比;
佛房君不才,斗胆建议这些“城市魅力”评估指标,最终可否指向城市外向对产业、人才的吸附内生城市文化外溢输出
02
佛山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与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已形成“三五成群、十有八九”的产业格局,佛山拥有装备制造和泛家居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有家就有佛山造”城市IP享誉世界。
例如部分舆论放大今年1-5月佛山出口额下降35.6%,妄议将重击佛山的城市地位,需要对佛山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深刻反思。
佛房君保有异议,毕竟数据显示佛山的创汇顺差是1182.7亿元,仅排名在深圳/金华/苏州/宁波/绍兴/东莞六城之后,不说佛山原生创汇能力遥遥领先,起码大部分的2024新一线城市望尘莫及!
图片
再看城市的无形资产-人才储备,近年来,佛山持续加大人才吸引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佛山出台的“2+N”人才新政,对于全职新引进的领军人才,佛山将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贴。另一方面,佛山也出台了安居办法、安家补贴、购房补贴、生活补贴、租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让人才安居无后顾之忧。
数据显示,佛山已吸引了236万人才、超400人领军人才、近6800人博士汇聚。在央视《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中,佛山入选为年轻人最想去的地级市之一。
5月29日,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发布研究报告《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报告显示,佛山位列2023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第18位。
图片
(来源:智联招聘、泽平宏观)
最后谈谈拥有深厚岭南文化底蕴的佛山,
刚刚过去的端午期间,在南海桂城叠滘都上演“龙舟漂移”大赛,刷屏全网、共创话题短视频播放量超12亿
叠滘龙船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全国热榜第一,实力圈粉中外游客!
图片
(来源:佛房网)
佛山,还是一座有功夫的城市,不仅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全国唯一的“武术之城”,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武术大师家喻户晓!
图片
佛山功夫来源:佛山旅游形象宣传片《狮舞岭南 传奇佛山》
佛山的醒狮、粤剧等都有武术元素,生动演绎着“胆似铁打,骨似精钢”的侠者气魄,在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佛山功夫精神已浸润、融入到每一个佛山人的性格之中!
03
除了佛房君,其他网友也发现很多疑点:成都竟排在杭州前面,南京居然不如西安,……
怎么看,这份排名都有点随意,甚至,有些荒唐?
小部分网友甚至质疑:排榜者,是认真的吗?
有群友拿出多年混迹网络的侦查力,把网上对这份榜单的评价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大吃一惊:这份榜单,自诞生以来,一直都充满了争议和质疑。
现在让网友围观,大家都在质疑什么?
1、排名指标科学吗
在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很多意见都指向了指标体系不够科学、榜单依据有问题。
2024榜单发布当天,南京的自媒体“阳光城市论坛”就推出一篇文章,对南京在榜单中的位次表示质疑。
南京周边地区的人们,常把老实巴交、不会转弯抹角、性情直爽的南京男人戏称为“南京大萝卜”。
从这篇《严厉反驳:南京城市排名居然跌出前10?!》的文章中,网友能看出“南京大萝卜”的实在。即便有强烈情绪,也是有理有据,一板一眼地跟你商榷榜单权威性。
图片
随便举一条吧。像榜单里城市人活跃度这个维度,网购用了阿里巴巴的数据,旅游消费指数用了去哪儿的数据。
图片
这些数据,当然没问题。但细心的南京网友,还是发现了问题:
很多人习惯用京东,可能一年都不怎么用淘宝。这些互联网APP在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市场占比是不同的。
如此严谨、负责的质疑,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单纯发泄情绪。
同样用务实理性分析,揪出这份榜单严重漏洞的,还有山东自媒体账号“青记”。
这位作者发现,榜单各项指标的系数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幅度非常大。
以商业资源聚集度所占权重来说,2020年为0.22,2021年为0.19,2022年为0.26,2023年为 0.22,2024年为0.19。
图片
权重变化,到底有没有影响?
有网友专门请教了一位长期研究榜单指标设计的专家。
专家告诉网友,这些指标权重微调一点点,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再真实的数据,被人刻意“选择”,再经过精心操作后,也很难有信服力了。
2、一项指标领先,就能“通杀”吗?
在这份榜单中,每年的新一线魅力城市数量,都是15个。
有城市进入,就有城市要跌出。
但这些闯进去的“黑马”,却饱受质疑。
2017年,无锡被挤出榜单(无锡和这份榜单的爱恨情仇,放在后面讲),代替上场的是中原省会郑州。
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2022年才开出第一家爱马仕的郑州,当年的排名竟然反超了南京、天津。
在新一线城市榜的五大维度中,郑州只在城市枢纽性一项上胜出,但结果就是,郑州总体评分高于南京、天津!
网友觉得离谱吗?还有更多离谱的!
2023年,昆明重回“新一线城市”行列,但网友们并不认同。
第一财经日报给出的回应是:昆明的排名回升主要来自城市枢纽性。
这个排名,让昆明人自己都有点心虚了。
当地的自媒体“昆明楼市”主动质疑:仅以城市枢纽性一项领先优势,便入选“新一线”城市,这样的评价是否太过片面?到底存不存在错配?
图片
3、榜单真的有公信力吗?
当南京在为新一线中的名次感到不公时,酷爱甜食的无锡人,则被这份排行榜搞得五味杂陈。
这几年来,无锡在榜单上几进几出。2017年,跌出;2018年,回归;2019年之后,连续5年和榜单无缘,直到今年重新上榜。
无锡当然有不服的底气。论GDP等硬指标,无锡明显高过青岛、长沙等长期上榜城市。
即便回到榜单本身,只看商业魅力,无锡也不逊色。
当地人曾举过一个小例子:江苏省第一家苹果直营店,没开在省会南京,也没选择“中国最强地级市”苏州,而是选择了无锡。
2019年,忍无可忍的无锡当地媒体江南晚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无锡再次跌出新一线城市榜单?众多大V、网友表示呵呵,已懒得反驳!》。
图片
从标题就能看出,当地人对这份榜单的权威和公允,有多么不认同。从委屈、不解,到最后已经不屑于说不服,只剩下“呵呵”。
4、成都永远No1?
从2013年以来,第一财经的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之前叫“新一线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已经推出10次了。
按常人的理解,既然是排行榜,有升有降很正常。
但这份排行榜,有两点雷打不动:成都永远排第一,其他城市排名则高度不确定。
这让火眼金睛的网友们,顿感被“冒犯”到了。
2024榜单一出来,重庆自媒体就对兄弟城市表达了“恭喜”,但听起来并不是那么服气:没有意外,成都依旧是100分,成都依旧是新一线NO.1。
图片
成都是座很有魅力的城市,谁也不否认这一点。
大家质疑的地方,就像山东自媒体账号“青记”所讲的:这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这个榜单每一年的第一名都毫无悬念地归属成都。
图片
5、商业噱头?野榜?
在专家那里,这份排名,实质上是一个商业榜单。
在微博上拥有480多万粉丝的经济学家马光远,第一时间就忍不住开炮了:新一线城市榜单,就是个商业噱头而已。
图片
他还举了几个城市的例子:把成都放在第一,杭州同意不?东莞入围,佛山不入围,有道理不?
在大部分网友眼里呢,这就是一份野榜。
陕西网友:枢纽性苏州比武汉高,我理解不了。
江苏网友:东莞能上佛山凭什么不上,佛山比东莞更像个城市,而不是大工厂。
河南网友:成都挺好的,但是不明白怎么能比得过杭州的。
……
图片
图片
图片
网友的各种发言中,写满了三个字:我不服
6、新概念?伪概念?
第一财经发布的声明中显示,“新一线”为该公司旗下具有首创性的重要品牌,并且注册了商标保护。也就是承认,“新一线”是该媒体创造的一个新概念。
这份榜单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新一线”这个新名词,另一方面竟是因为争议性太大了。甚至在很多专家眼里,“新一线城市”就是个伪概念。
所以,进入也罢,跌出也罢,只不过一份民间榜单罢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影响力罢了。
至于那些为了蹭流量、标题党搞出来的“佛山跌出新一线城市榜”“济南厦门落选”“昆明跌出新一线城市榜”,就更不值得相信和讨论了。
04
评选城市的魅力,就像男女谈恋爱,情人眼里出西施,谁有魅力全靠感觉。
这种感觉,既不能评判一座城市的能级是“青铜”还是“王者”,更不能反映发展是加快还是变慢了。
有底蕴、有实力的佛山,自身的气质,何需“新一线城市”来抬轿?
(部分内容来源:公孙二郎-“新一线”排名质疑不断,权威还是野榜?)
楼市早已不再是闭着眼睛买涨的时候了。市场变幻莫测,如何选到好房,如何在买卖博弈中占据上风,欢迎到百花广场佛房网办公室沟通交流,我们站在客观立场分析,定制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