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预警!上海重磅地标扩容,屋顶花园+双层巴士加持!明起预约

好消息!经过一个多月紧锣密鼓地施工、布展,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目前已完成开放“三部曲”中的第二节点,新增10个展厅及互动体验空间,开放面积将达到展陈空间的80%左右,日接待限额也将提升至每天2万人次上博东馆将于6月26日起重新向公众开放,观众6月25日12时起可在“上海博物馆参观预约”小程序上进行预约。
据介绍,上博东馆按照“三部曲”的开放计划为,本月底将开放陶瓷馆、玺印篆刻馆、玉器馆、货币馆四个“中国古代艺术通史系列”常设展厅,加上已开放的青铜馆、雕塑馆,上海博物馆八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中的六部已经揭开神秘面纱。同时,聚焦城市文脉探源和对外文化交流主题,新推出两个专题展厅,分别是考古馆“考古上海”展和陶瓷专题馆“China·世界:陶瓷与中外交流”展。另外,全新打造了古代文明探索宫、数字馆“山水江南”展、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文创旗舰空间等四个互动体验空间,将为观众提供更加精彩纷呈的文旅新体验。
为迎接暑假大客流的到来,上博东馆后续将推出精彩的特展和专题馆。7月3日起将在光明乳业第一特展厅举办“千年万念:陈世英半世纪珠宝艺术”展;7月底前将开放“江南造物”专题馆以及8月将在第二特展厅举办“宝塔乾坤:圆应塔遗珍展”等。
除各类展厅陆续开放外,五楼的屋顶花园也计划于8月和观众见面。
双层巴士,双向奔赴
为了便利人民广场馆和东馆之间的观众出行,上博与久事集团上海巴士第四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合作,开通便民定制公交班线。
班线在两馆共同开放日的11:00、12:00、13:00、14:00、15:00,有2辆双层巴士分别从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和上海博物馆东馆双向发车;后续还将探索更多的合作线路,包括将与浦江游览作联动。
图片
小程序“上海博物馆”25日12:00启用
上博还将推出全新小程序,提供综合预约、场馆导航、藏品导览、文创服务、特别展览预告、常设展览介绍、教育活动参与、探索宫体验、数字空间互动、“云”上博物馆游览、精选数字文物欣赏、精彩视频观看等一站式智慧服务,实现智慧服务一“机”在手,全面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
四个“中国古代艺术通史”
常设展厅惊艳亮相
陶瓷馆:中国古代陶瓷展
陶瓷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3层,面积近1800平方米。展览在人民广场陶瓷馆原有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遴选出558件/组具有代表性的馆藏精品,其中近50%的展品为首次亮相,展品总数增加了近百件。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为七大版块,多维度、多角度地呈现了中国古代陶瓷从诞生、发展到繁荣的全过程。它不仅是一部物质文明的编年史,更是一条精神文化的“历史长河”,堪称一部中国古代陶瓷的“通史”。
货币馆:中国历代货币展
货币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3层,面积近1000平方米。展览在继承前人收藏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人民广场馆原货币馆经典展陈,进行第五次陈列改建。货币馆展示馆藏钱币6000余件,总量为原展陈的近两倍,是上博东馆展示文物数量最多的常设展厅。此次改陈提升还体现在展陈内容扩展、展品种类和数量扩充、展陈效果升级等多个方面,通过品类丰富、自成体系的馆藏钱币,全面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呈现出一部完整的中国货币史和金融发展史。
玉器馆:中国古代玉器展
玉器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2层,面积800多平方米。展览以中国古代玉器通史为框架,在原人民广场馆常设展陈的基础上,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近350件(组)馆藏玉器,并新增绿松石、玛瑙、翡翠等品类,完善观众对古代玉器用材的认知。展览挑选近80件重点展品进行详细说明,40件重点展品配有拓展性的数字导览,辅以线图、拓片、使用复原图或动画,以及同期其他门类的相关艺术品等。通过多角度讲述,以“轻”学术形式落地,极大地丰富了展览内容,力求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物知识需求,帮助观众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功能演化和历史文化价值。
玺印篆刻馆:中国历代玺印篆刻展
玺印篆刻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2层,面积600多平方米。1996年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印章馆是海内外第一个中国印章专题陈列馆,其展陈逻辑与陈列方式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一直是印章陈列的典范。基于印学研究的持续推进,中国历代印章馆更名为“中国历代玺印篆刻馆”,并将在东馆全新亮相。
两大专题展厅焕新登场
考古馆:“考古上海”展
考古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4层,面积1000平方米。“考古上海”主题展立足考古视角,运用考古语言,从“何为考古”的角度出发,梳理出“何以上海”6000多年的城市文脉。展览分为“文明之光”“江海通津”“海上繁华”三个版块,通过2000余件/组文物的组合,分别描绘上海历史中史前时期的“古国”、唐宋时期的“古港”和明清时期的“古城”三个高峰阶段,构成了一部浓缩的“上海简史”。
图片
陶瓷专题馆:
“China·世界:陶瓷与中外交流”展
陶瓷专题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3层,面积600多平方米。该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全新策划推出的常设专题陈列,旨在书写一部浓缩的贸易陶瓷史教科书,同时也是海内外首个以陶瓷为媒介,展现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多维面貌的通史陈列。展览精选353件/组展品,其中近半数首次公开展出,全面展示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贸易陶瓷的历史变迁,几乎是代表性品种的一次完整呈现。
四个互动体验空间精彩呈现
古代文明探索宫
古代文明探索宫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3层和4层,总面积1900多平方米。探索宫是上海博物馆倾心打造的“展教结合”型探索空间,这个空间以探索式、沉浸式和互动式体验为特色,旨在激发6-18岁青少年儿童及亲子家庭对中华文明的热爱。
数字馆:“山水江南”数字展
数字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2层,面积近500平方米。数字馆是上海博物馆东馆全新打造的体验空间,此次推出的“山水江南”数字展是中国古代艺术臻品系列数字展等首展,后续还将推出更多结合馆藏文物开发等数字展览,重点突出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旨在加深观众对文物的理解以及对文明传承和文明探源的认知。
图片
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
修复体验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4层,面积700多平方米。通过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和主题陈列两种形式,向观众揭开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在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空间内,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陶瓷、书画、家具、漆器、古籍等国家级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技艺团队将轮流展示其真实的工作状态。主题陈列简明阐释文物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文物保护的必要性,通过明代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春秋晚期青铜蟠龙纹鉴、清代景德镇窑五彩仕女婴戏图罐、明代中晚期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碗、清代紫檀木漆架宫灯、商代中期青铜兽面纹斝等文物的保护修复应用案例,系统展示从价值认知、病害诊断、本体修复到预防性保护的完整流程。
图片
文创旗舰空间
文创旗舰空间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1层,面积近1000平方米。推出全国首个集文化展示、非遗传承、休闲消费、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大文创空间。文创旗舰空间以现代、简约的风格为基调,以中国古代美学与生活方式打造不同主题板块,力求空间氛围的舒适性与时代性,展示内容的专业性与传播性,体验服务的精细化和人性化相结合,覆盖各个年龄层和消费群体,更好地凸显博物馆之美和中华文明之美, 营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新场景。
此外,上博文创立足文物活化利用,打造一系列联名店,联合之禾、双妹、优衣库等知名品牌,推出博物馆X品牌系列,为IP开发注入社会活力。
因古代书画文物对展陈环境极其脆弱敏感,上博自主研发建设了一套书画恒温恒湿系统,待文物保护试验检测通过后,绘画馆、书法馆、海上书画馆、赵朴初书法艺术馆将于11月底前开放,届时上博东馆将实现全面建成开放。
全面建成后,上海博物馆东馆将以“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为主要定位,构建最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突出“观众友好型”“数字智慧型”等亮点,精心打造具有世界美誉度的城市文化地标和人民城市的文化会客厅,努力成为“世界看中国”的重要文化窗口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要展示平台。
服务信息
图片
东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
开放时间:
10:00—18:00(17:00后停止入场),参观需预约,每周二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信息:
公交:638路、975路、987路、浦东36路、浦东106路、陆家嘴金融城4路、736路、1069(环线)、浦东78路
地铁:二、四、六号线
上海博物馆东馆暂不提供公共停车服务,请广大市民绿色出行。
来源:上海博物馆
编辑: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