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阻击,人间地狱!梁兴初敢于硬拼,一战成名!

上篇我们说到,在拖延了整整5天时间后,廖耀湘终于指挥第九兵团开始向黑山方向移动,准备穿过黑山后,直奔营口逃离。而林彪也同时下定了决心,要将第九兵团全歼在辽西地区,于是林彪命令此时驻守黑山的东野10纵,不惜一切代价阻击廖耀湘,等待主力北上。
图片
一、田忌赛马
塔山是无山可守,黑山是有山而难守。
黑山并不黑,阵地上的几座山全是白色的石头山,山上没有一棵树,连草都没多少。坚硬的岩石根本挖不动,战士们在百姓的帮助下,把门板、铁轨、麻袋运上山,堆在岩石上构筑简陋的防御工事。
守在黑山的是梁兴初的10纵,这个纵队刚刚成立1年,大部分士兵都是没怎么打过仗的新兵。
10纵的装备也很差,除了手上的轻武器和手榴弹,只有3个炮弹并不充足的山炮营。因为后勤线被国军切断,10纵大部分官兵连棉衣都没有,大家只能裹着毯子抵抗东北寒冷的冬天。
林彪要求这个“毯子军”拦住的,是老蒋亲手打造的,拥有全套重炮、飞机、坦克的第九兵团。即使算上此时配属给10纵的1纵3师和蒙古骑兵师,第九兵团的兵力也是守军的三倍。
接到林彪的指令,后来在朝鲜战场上被称为“万岁军”军长的梁兴初回复:“剩下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一个敌人也不放过去!”
图片
梁兴初
梁兴初带着10纵走上了防守阵地。
需要说的是,第九兵团里并不全是精锐部队,部队实力可大致分为三档:
上马:新1军,新3军,新6军(驻印军扩编,老蒋心头肉)
中马:207师3旅(国民党青年军,“十万青年十万军”说的就是他们,号称国军中的党卫军,另,该旅实际编制相当于一个师)
下马:71军(美械军,在东北被多次歼灭重建)
还有个老东北军49军实在没法算马,最多算鱼腩。
手握多支精锐的廖耀湘,因为知道东野的主力都在锦州方向,完全看不上黑山的守备部队,他命令71军军长向凤武指挥71军和207师3旅向黑山发起进攻,用一天时间拿下黑山。
对付下马,用中马就够了,廖耀湘玩起了田忌赛马。
23日,国军向我军尖山子一带的前沿阵地发起进攻。
图片
我军前沿阵地的部队虽少,打得却非常顽强,骑兵师的蒙古汉子尤其生猛,被优势敌人三面包围依然死战不退,阵地上的马刀闪闪发亮。
前沿阵地多次易手,一直到下午,71军全军压上,我军才下令放弃前沿阵地。
71军正准备趁势压上我军核心阵地,我军突然发动反冲锋,71军91师此时居然不战而逃,国军进攻部队一下溃不成军。
前沿阵地的部队为10纵争取了宝贵的一天时间,而国军甚至连我军的核心阵地都还没摸到,廖耀湘气得下令要枪毙91师的师长,却发现此人居然已经跑的无影无踪。
23日晚,10纵接到东野总部发来的电报,林彪告知10纵,东野主力部队已经出发,“只要你们坚守三天,西逃之敌必遭全歼!”
二、决战(24-25日)
同样是23日晚,廖耀湘得知东野主力正在向北移动,目标毫无疑问就是他的第九兵团,他这才知道自己赛马赛出大事了。
廖耀湘请示卫立煌,第九兵团立刻放弃增援锦州,退往营口。
卫立煌同意了,没忘加一句“万不得已时也可以退回沈阳。”
终于可以退往营口的廖耀湘,迫不及待地下达了命令:进攻部队改由新1军军长潘裕昆指挥,率领新1军、71军、207师进攻黑山,如能拿下黑山最好,如果拿不下黑山,则通过进攻来掩护主力部队“侧敌行军”逃往营口。
决战正式打响。
图片
24日,白天
第九兵团的炮击开始了,这一次廖耀湘不再有所保留,这恐怕是国军在东北最华丽的一次火力展示,上万发炮弹落在我军阵地上,配合着国军飞机的肆意扫射轰炸,国军以207师3旅为主攻,以5个师的兵力为助攻,向黑山发起了全面进攻。
担任主攻的207师3旅并没有选择攻击10纵的正面防线,而是以步兵为主力,向侧翼的高家窝堡阵地凶狠地扑了上去。这让梁兴初大吃一惊,因为战前10纵认为第九兵团会从易于机械化部队行动的正面进攻,充分发挥其坦克部队的优势,而高家窝堡全是山地,战前被10纵视为侧翼防线,只放了一个营。
梁兴初立刻赶到28师指挥部坐镇,命令28师师长贺庆积“一定要守住(高家窝堡的)101高地,即使丢了,也要马上拿回来!”贺庆积回复:“请首长相信我的28师!”
图片
守卫高家窝堡的28师84团2营战斗得非常英勇。第九兵团的炮火几乎上全部落在高家窝堡,简陋的工事全部坍塌,战士们从废墟中救出伤员,用仅有的武器与敌人奋战,直至和伤员一起倒在阵地上。
尽管如此,因为寡不敌众,高家窝堡的阵地一个个丢失。
下午4点,2营最后的战士在101高地战死,高家窝堡阵地全部失守。
在这最危急的时刻,贺庆积师长看准敌人准备在101高地修建工事的时机,命令28师的12门山炮一起开火,对密集的敌人造成了巨大伤亡,预备队82团随之发起了不计代价的反冲锋,一举夺回了高家窝堡阵地。
高家窝堡之外,两军每个阵地上都打得非常激烈,第九兵团不亏是国军精锐,其娴熟的侧击、迂回作战造成了巨大威胁,借助炮火掩护拿下了我军多个阵地。然而,10纵的战士们不怕牺牲,冒着炮火把一个个阵地都抢了回来。
黄昏降临,惨烈的一天过去了,第九兵团未能突破黑山。
24日,晚(双方决策)
攻击不力的廖耀湘异常焦躁。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49军已经率先绕到了通往营口的大路上(干啥啥不行,跑路第一名),作为先锋开始向营口开进。
廖耀湘决定,明天由新6军169师接替伤亡过大的207师担任高家窝堡主攻,其他部队继续进行牵制进攻。无论结果如何,大军将很快可以完成绕道,奔向营口。
10纵的指挥部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难题:明天国军会主攻何处?
梁兴初判断,敌人的打法说明他们不愿意正面损耗,今天国军已经向高家窝堡打了上千炮弹,不会让这些炮弹白白浪费掉,明天敌人还是会主攻高家窝堡。
梁兴初下了命令:29、30师防线向高家窝堡方向延伸,缩短28师的防线,让28师集中力量加强高家窝堡的防御。
贺庆积师长考虑到24日高家窝堡的84团伤亡太大,让师预备队82团直接顶了上去。
25日,白天
不出梁兴初的预料,这一天国军所有的重炮全部指向了高家窝堡。
重炮和飞机轰炸后,101高地其实已经不复存在——炮火整整把这座山整整炸掉了2米,标高只剩99米。
更加惨烈的恶战开始了。这一次,国军已经不择手段。
在第四次冲击石头山阵地时,我军与国军的战士又一次近距离扭打在一起,突然,国军的重炮居然朝着交战的人群开火!
双方的战士全部牺牲,石头山阵地完全沉默。
面对如此丧心病狂的敌人,10纵的战士们毫无惧色,在每一个阵地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下午3时,82团的战士死伤殆尽。101高地再次失守。
梁兴初知道,28师已经没有预备队了。他紧急下令让30师89团2营过来增援高家窝堡。
等梁兴初赶到28师指挥部,师政委告诉他,28师已经没有人了,贺庆积师长,这位打长春时就被打瞎了一只眼的悍将,亲自带着后勤人员上前线了。
图片
贺庆积师长口述
28师在师长亲自率领下,发动了不要命的反击,终于把国军打了回去。
天黑了,国军退了下去。
10纵又在黑山坚持了宝贵的一天。
两天战斗下来,10纵的伤亡高达4100人,梁兴初知道10纵已经精疲力尽了。
就在他苦苦思索时,25日晚,东野的电报到了:
“北上主力已到达,敌已总溃退。望协同一、二、三纵队从黑山正面投入追击。”
梁兴初欣喜若狂,很快,1纵副司令员就赶到黑山,与10纵正式汇合,讨论下一步的歼灭作战。
10纵胜利了。
10纵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他们以一路偏师的身份,拖住兵力3倍于己、国民党最精锐的10万大军整整3天,让东野的主力全部赶到了围攻廖耀湘的战术位置。
黑山阻击战,和塔山阻击战一起,作为我军史上最著名的阻击战斗之一被载入史册。
图片
101高地纪念碑
三、战后总结
黑山的整体情况比较复杂,说多一点:
1、和塔山不同,黑山地形和敌我实力对比使得10纵不可能彻底封锁第九兵团的前进路线。10纵唯一能做的就是守住黑山城这个交通要道,阻止廖耀湘前往锦州,并最大程度延缓他逃往营口的前进速度。
2、廖耀湘的能力、战术甚至战略思想都没问题,他是此时国军里为数不多脑袋还清楚的将领(还有一个是刚替补上场的杜聿明),从上帝视角来看,去营口肯定是第九兵团此时的最佳选择。
3、廖耀湘的问题在于他缺乏决心和魄力。他先是用最差的71军主攻,浪费了宝贵的一天(49军:你们聊我先走了);当他发现东野已经向他围过来时,他想的不是“一定要拿下黑山”,而是“只要能逃到营口就行”。这直接导致了最终他也没拿下黑山,第九兵团只能被迫“绕过黑山”。
4、我军黑山阵地的存在,不仅使得第九兵团整体行军速度极为缓慢(需要各军交替掩护前进),也让我军随时可以从黑山出击直接攻击第九兵团的侧后方。很快廖耀湘就发现这后果是毁灭性的。
5、梁兴初的防守布置没有问题,换谁都想不到廖耀湘居然有坦克装甲车不用,而是选择用步兵侧击山地(看这打法你就能看出廖耀湘根本没下决心要打下黑山,坦克居然跟着大部队跑路去了)。
6、除了主攻高家窝堡的207师3旅(25日换成169师),其他国军都安于自己的助攻定位,并没有全力进攻。就这样,黑山整个防线仍然是险象环生,新1军、新6军牵制性的进攻就打下了我军好几个阵地,高家窝堡一旦被打出突破口,这些部队立刻就能全面突破整个防线,国军精锐可不是说说而已,双方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7、此处要提到1纵3师,我找了好多资料都没找到这只王牌部队被放在哪了。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句话“3师在黑山大虎山后方建立二线防御”,跟预备队有区别(预备队是蒙古骑兵师),梁兴初应该是担心正面防线被坦克突破(10纵的反坦克武器都不能用少得可怜来形容了,直接就没有),准备用这只王牌作为我军的最后防线。
8、因为国军东西对进两个兵团的优秀表现,辽沈战役打到现在,我军的王牌1纵至今一枪未开,主要工作就是在后面给兄弟部队加油。
9、那谁站起来干啥,哦哦是苏静同志啊,那啥,这集有点长实在写不下了,下集一定,下集一定。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旦聊历史)
谢谢阅读!觉得不错的话,顺手点个“赞”吧!记得“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