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东坡同游园山”!这个露天博物馆太赞了

6月22日,深圳市龙岗区园山风景区内,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会——“绿美园山露天博物馆”启动仪式暨“与苏东坡同游园山”非遗传承文化活动盛大启幕,标志着龙岗区首个以山水自然为主体的露天博物馆正式对外发布。活动通过苏东坡诗词导赏、自然科普、创意打卡和音乐会等多种形式,展现园山生态与人文的和谐之美,焕新园山潮生活。
山水之间的诗意空间
启动仪式上,园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绿美园山露天博物馆以蓝天为盖、大地为廊,以“绿”的基因链接“文”的意韵,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展示窗口,更是文化传承的桥梁,它巧妙地将苏东坡的文学意境与园山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了绿美园山的生态魅力和人文深度。
图片
据了解,绿美园山露天博物馆以充分尊重山水自然、轻营造、最小程度干扰自然生态为原则,构建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博物空间,根据山水草木的自然肌理结构,分为三个不同自然景观和挑战等级的露天展厅——“湖畔行吟”“溪谷探幽”“峻岭登高”,将自然科普与人文科普相结合,以宋代文豪苏东坡的诗文为纽带,呈现出园山街道绿美宜居、美好生活的缤纷气象。
园山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打造绿美园山露天博物馆,是园山街道文旅融合、创新再出发的体现。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行动,地处山海连廊交汇胜境、拥有800余年丰富人文史的园山街道,更应充分依托园山现有的优质自然资源,打造了绿美园山露天博物馆,以“非遗+旅游”创新文旅融合,焕新园山潮生活。
遇见苏轼,对话古今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当天的“与苏东坡同游园山”非遗传承文化活动,在导赏师的引领下,逾百位嘉宾及观众卸下日常的压力,“何妨吟啸且徐行”,与东坡先生并肩游历,在绿意盎然的天地间,遇见文明的山河。
据活动策划方介绍,之所以借助宋朝文学巨匠苏东坡的文化影响力,以其诗词为纽带,打造“与苏东坡同游园山”的品牌主题,不仅因为东坡与园山之间存在着草蛇灰线般的历史关联,更因东坡具有跨越时空的人格魅力。
园山人文开基者、南宋盐官陈康适,是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老上级、好朋友陈襄的后代,而园山在东坡被贬惠州时,正是古惠州管理的地方。
此外,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下,不少人都感到焦虑、内耗,期望能从自然中、从前人的智慧中获得一丝治愈。而追古溯今,历史上最不焦虑、最不内耗的人,恐怕便是苏东坡了。
因此,绿美园山露天博物馆从宋文化、从“顶流”苏东坡的诗词歌赋和人生思考切入,展开了一场肉身和心灵上的治愈之旅。
图片
“今天的游园会太棒了,导赏师的解说有趣又有料,在行走间,仿佛穿越到了东坡先生的身上,感受着他的乐观与豁达,也给如今身处内卷时代、被快节奏生活裹挟的我们,带来许多慰藉与放松。”现场参与者告诉记者。
以音为浪,乐行园山
当天的活动在“乘风向野”原创音乐会中落幕。这场音乐会是2024龙岗音浪环城计划第五站。
“当风吹过呼啸的山林/人生的旷野不止于此/当光照耀着五色的经幡/来去的旅途不限于此。”原创民谣乐队——来临乐队的一首民谣《逍遥之旅》,让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无尽的旷野,感受一份悠扬的惬意与舒适,尽情放脱思绪,体悟美好与自由。
现场听众好评如潮。一位听众说:“在深刻感受东坡的豁达之后,又刻不容缓地听了一场草地音乐会,乐队的深情与内敛通过歌声直抵人心,让我收获到了双重治愈的力量,在绿美园山露天博物馆,可谓是遇见东坡,遇见音浪,也遇见了美好。”
绿美园山露天博物馆,不仅是对“绿美广东”行动的积极响应,更是龙岗区乃至深圳市在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上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从苏东坡的身上,找到自己最为向往的模样。未来,园山街道将继续以“绿”的基因链接“文”的意韵,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文旅体验。
文、图|程泉 许可 黄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