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曹保平、万玛才旦等导演的电影之旅,从这里起航

​作者| 李寻欢
6月23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闭幕,但关于电影和电影人的光影之旅还在继续。
图片
“过去三年我们看到一个巨大的变化,我相信很多电影公司都有同感,我们不知道该拍什么样的电影给观众,因为我们对于观众在过去几年表现出来的是在类型、题材剧烈的变化,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很好的类型和题材,发现观众似乎并没有那么喜欢。而一些以前明显有天花板题材的,悬疑、罪案这些题材在这两年又非常得到的观众的热捧。”在上影节开幕论坛“光影之路 焕新启航”上,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如此总结他所观察到的变化。
观众热爱的类型、题材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同时,一批新锐导演和演员也逐渐出圈,赢得观众、市场和商业的认可,比如《宇宙探索编辑部》与孔大山、王一通,《爱情神话》与邵艺辉,而这少不了各大电影节对年轻电影人的支持。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有这么一个单元,在广受影迷朋友喜爱的同时,还能捧出众多优秀电影和电影人——亚洲新人单元。
宁浩、曹保平、万玛才旦、高群书等导演都在亚新斩获过重磅大奖,换句话说:这里是他们电影之旅的起点,也是无数新锐导演的起点。
上影节亚新:无数成功导演的起点
作为一个位于亚洲的国际电影节,发现、挖掘、扶持亚洲的年轻电影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成立以来,上影节亚新挖掘了一大批新人导演,让他们被观众和业界所熟识。
2005年,宁浩导演凭借《绿草地》提名第8届亚新最佳影片,并斩获“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影片”这一场外奖项。
图片
尽管是第一次拍喜剧长片,但宁浩想象力的充沛却已跃然纸上,三个蒙古小孩“萌”力十足,闲逛的小羊羔也在他的镜头下尽显可爱。正是由于该片和《香火》的成功,才让宁浩得以进入业内视野,并成功拿到刘德华的投资,拍摄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院线长片《疯狂的石头》。2500万+的票房,让宁浩成为以小博大的代名词,并一路狂奔至今天,成为国产电影里最重要的导演之一。
2006年,是中国导演的作品在上影节亚新井喷的一年。
曹保平导演凭借《光荣的愤怒》入围第9届亚新最佳影片,并斩获评委会特别奖。该片豆瓣评分8.2,从片名中“光荣”“愤怒”“光荣的愤怒”三个词汇,便能窥见曹保平创作的生猛。不论是后续的《李米的猜想》《追凶者也》,还是让邓超、郭涛、段奕宏三人斩获金爵影帝的《烈日灼心》,或者去年让大众追问原生家庭的痛感的《涉过愤怒的海》,都是这股生猛力量的不间断延续。
图片
万玛才旦导演凭借自编自导的《静静的嘛呢石》入围亚新最佳影片,并斩获最佳导演大奖。该片豆瓣评分8.4,描绘一位小喇嘛被电视节目吸引后,在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现实世界与神话传说、本土文化和外来文明之间产生的新奇思考与人生迷惑。以该作为起始点,万玛才旦成长为我国最具知名度,也是最受欢迎的藏语导演。
图片
高群书导演凭借《东京审判》入围亚新最佳影片。正如海报上“一部每一个中国人都该看的电影”的slogan所说,这是一部关于国民记忆的电影,也是仅凭听到片名,看到题材,就会让人潸然泪下的电影。
图片
除此之外,中国台湾的林书宇、伊朗的叶塔潘那、印尼的巴瓦尼等导演,都因亚新为观众和业界所熟知。
持续扶持亚洲新生力量
今年是上影节的第26届,是亚新单元的第20年。
亚新在今年共收到314部新人作品的报名,来自亚洲2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82部是世界首映,中国影片报名数量121部,占比38%。
中国电影《这周五的游乐场》斩获最佳影片大奖,印度导演阿比拉什·夏尔马凭借《以火之名》斩获最佳导演奖,同时,该片男主角萨提亚·兰詹斩获最佳男演员奖,《异羽之鸟》主演贾亚士里斩获最佳女演员奖,中国影片《鱼刺》《栖身塔》分别获得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
图片
此前,《这周五的游乐场》导演曾志在广告业奋战了25年,该片是曾志转行电影导演后的第一部长片,没想到能获此殊荣的他十分欣喜。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志表示“大部分人都是点状、片断或交集式的存在,所以我们对事物,对人的看法都是主观性的”,而他在电影中试图跳出来,去观察人们接触的人和事。而为了完成这种表达主题,曾志使用了许多特写镜头,最终,这种视听语言为他赢得了曹保平等评委的认可。曹保平表示,该片是评委们经历了纠结和争执后才找到的一颗“珠子”。
为庆祝亚新来到第20年,上影节也邀请到大鹏、岩井俊二、曹保平、孙怡4位与亚新单元结缘的电影人,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与亚新单元的缘分,分别回顾了充满激情与梦想的电影旅程。
2006年在上影节亚新声名大噪的曹保平,正是今年该单元的评委会主席。相比于过去的新人导演,曹保平认为今天的年轻导演有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作为评委会主席兼资深导演,他更看重新人导演对电影理念的表达,以及他们“在电影里想干什么”。
在颁奖礼上,曹保平也坦言,本届亚新相关奖项的评选过程并不容易,但相当有意义。
“亚洲新人单元的价值正是在于可以看到亚洲不同国家的新导演在创作中的区别,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创作方法,让彼此之间交融和互相学习。”曹保平如是说道。
图片
大鹏在2015年带着《煎饼侠》首次在上影节红毯,2018年凭借自导自演的《缝纫机乐队》入围第21届上影节亚新单元的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而在今年,他成为了上影节亚新单元的评委,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种感受是“我回家了”。
作为导演和演员,大鹏在近些年带来了多部佳作,《保你平安》《无名》《热烈》《第八个嫌疑人》《年会不能停!》等影片广受观众欢迎。其中,《年会不能停!》以豆瓣评分8.1和12.92亿元票房的成绩,成为去年元旦档票房与口碑的双冠军,而《第八个嫌疑人》则为他赢得了第25届上影节金爵奖影帝的荣誉。
图片
而从导演、演员,到上影节亚新单元评委,意味着上影节对新生代电影人的扶持,也意味着电影人之间的传承与互帮互助、互亲互爱。
“在我开始意识到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不是别人会为我做什么,而是我要为别人做什么,人会放弃很多东西慢慢成长,有时候人不愿意放弃孩提时代的自己,想把自己封闭起来。每个人都有青春经历,作为电影导演的我就想能不能把封闭在自己内心的想法拍出来,无论是什么时代、什么国家的人,都能理解这样的主题,就像现在的小孩子也能看得懂伊索寓言。”在上影节大师班上,同样与亚新单元有不解之缘的岩井俊二,这样阐述他对青春片的思考。
图片
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斩获第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到出任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评委会主席、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这已经是岩井俊二第四次与上影节结缘。在他看来,这其中有许多困难,比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但岩井俊二始终抱持着热忱、开放的态度,这也与上影节亚新单元的理念高度一致。
在今年的颁奖典礼上,亚新还设置了一个特别环节,即向去世的著名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导演万玛才旦表达缅怀,他们都曾担任过上影节亚新单元的评委,也都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帮助着一位又一位年轻电影人走进光影之旅,勇敢追求电影之梦。比如大卫·波德维尔的代表著作《世界电影史》,是世界电影的全球通史,也是最广泛采用的电影史教程,可以是每一位职业电影人都绕不过去的书籍。
正如曹保平所言:“创造力,独特性,陌生感——这些弥足珍贵的特质,是我们希望在新人身上看到的。”
这是上影节亚新单元的价值所在,也是一个有担当的电影节的使命所在。聚集亚洲电影新生力量,挖掘亚洲电影新鲜面孔,上影节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