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女性传奇,每个女孩都不容错过!

美国纽约,如今是自由与开放的代名词。但你可能想不到,100年前的纽约相当保守封建。
比如在海滩上,会有警察拿着尺子测量每一位身着泳衣的女性的裤长,一旦大腿的裸露部分超过规定尺寸就会被带走。女性光是学游泳就已经被视为惊世骇俗的事情了。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926年8月,21岁的特鲁迪·埃尔德耗时14小时31分成为首位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
近期上映的院线电影泳者之心就以特鲁迪·埃尔德为原型,讲述了这位泳者也是勇者的故事。
图片
《泳者之心》由迪士尼影业出品,主创阵容十分强大:由乔阿吉姆·罗恩尼执导,剧本出自迪士尼金牌编剧杰夫·内桑森(代表作有《狮子王》《猫鼠游戏》),主演是《星球大战》系列后三部的女主角黛西·雷德利,而《加勒比海盗》系列的团队则负责水上拍摄和后期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在电影院只有两周的窗口期,随后就会上线流媒体Disney+。采取这种宣发策略,是因为靠院线市场收回成本不是制作方的主要目标。迪士尼影业明确表示,将在今年的颁奖季中以《泳者之心》作为主力推广作品。
01
特鲁迪的人生似乎从童年起就注定不同寻常:她曾在5岁那年患上了严重的麻疹,在被医生宣布将于一天之内离世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特鲁迪也的确凭借其惊人的天赋和毅力,成为了一个传奇。
她的泳者之路源于母亲的果断和坚持。1910年,纽约港口的一艘轮船失火,致使1021名乘客遇难,其中绝大部分为不会游泳的妇女儿童。见此情形,特鲁迪的母亲下定决心要让两个女儿学会游泳。
图片
特鲁迪一家是来自德国的移民,父亲是一个卖肉的屠夫,平日里古板保守,他对于女儿们学游泳这件事极力反对,扬言绝不会为她们提供任何的资金支持。母亲靠着在繁重的家务之余做零活赚钱,把特鲁迪和姐姐梅格送进了女子游泳协会。
学游泳对于特鲁迪来说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她患过麻疹,右耳也因此听力受损,游泳会加重病情,使她完全丧失听力。但特鲁迪很固执,无论是面对古板的父亲,还是残疾的风险,她总是用自己的方式——翻来覆去持续不断地唱着同一首歌——反抗并坚持着,直到能够游泳为止。
图片
特鲁迪的教练夏洛特·爱泼斯坦是一位强悍的女性,作为最早一批接受游泳训练的女性之一,她创建了世界游泳协会(WSA),坚持招收女性学员,提升女性的地位。爱泼斯坦在“澳洲爬泳”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使用“美式爬泳”这一泳姿进行教学。
意识到特鲁迪具有惊人天赋后,爱泼斯坦大力托举她,带领她参加了大大小小各类游泳比赛。特鲁迪也不负期望,在1922到1924年间拿下了所有能拿到的各项比赛的冠军奖杯。
图片
1924年巴黎奥运会即将来临,特鲁迪顺利获得代表国家出战的资格,眼看着就要再一次刷新世界纪录。就在此时,她遭遇了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的双重困境。
一方面,姐姐落选,无法再像以往一样陪在她身边,而教练爱泼斯坦也被换成了一位男性教练;另一方面,父亲强硬地要求特鲁迪和姐姐嫁给家里的德裔亲戚,以后成为商贩和屠夫的妻子。
面对重重阻碍和束缚,特鲁迪的奥运之旅并未取得其理想的成绩,只是匆匆拿下两块铜牌。虽说排名不重要,但特鲁迪的成绩不佳其实源于人祸:在前往巴黎的轮船上,教练不允许女性运动员在公共泳池训练,给她们安排的房间也是最差的,导致特鲁迪既没有休息好,也没有在比赛前得到充分的锻炼。
从巴黎败兴而归和姐姐梅格的仓促婚姻,都使得特鲁迪在一段时间内意志消沉,并打算接受当时社会给女性安排好的命运:嫁为人妻,操持家务,生儿育女。
图片
原以为生活就要回到既定的轨道上时,一天,路过的两个小女孩却对特鲁迪表达了对她的崇敬之情。“我也想成为你这样的人。”就是这一句话,再一次激起了特鲁迪的斗志。
02
《泳者之心》的剧本灵感来自编剧杰夫·内桑森教育女儿的经历。
他原本打算为孩子寻找励志故事,偶然在书堆里发现了特鲁迪的自传。选中这个人物时,作为一位父亲的杰夫,想必是抱着“想要女儿成为这样的人”的心情来撰写的吧。
特鲁迪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她很神奇,能够在被医生宣判死亡之后复活;她异常固执,在被父亲明令禁止后硬生生靠着日夜不停地唱着同一首歌使他屈服,能冒着被人霸凌和可能残疾的风险坚持游泳;她也有着非凡的天赋,能够一次次打破纪录,创造奇迹。
图片
靠着“我想要”这样简单但磅礴宏大的欲望,特鲁迪突然意识到,她个人的固执和坚持,实际上是在为其他被社会规则所禁锢的女性呈现出一种可能性,一种能够同时在智力和体力上打破男性霸权神话的可能性。
就这样,特鲁迪朝着横跨34公里的英吉利海峡的目标进发了。英吉利海峡被称为“泳界珠峰”,自1875年至今,有不下6000名泳者向其发起挑战,但只有900人左右获得了成功——比登上珠峰的人还少。在特鲁迪之前,也只有5名男性完成了挑战。
图片
立下目标后,特鲁迪成功说服美国奥联会的人资助其训练,对方也同意了。但他们的目的是利用特鲁迪实现和扩大他们自身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力,而并非帮助她完成挑战,否则风头就被她抢走了。
所以在第一次尝试中,特鲁迪的男性教练为了阻止她取得胜利,在茶中加入了大量晕船药,导致她在海上身体不适而放弃了比赛。
图片
但好在,在特鲁迪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父亲和姐姐出现了。媒体的大肆嘲讽让原本固执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女儿始终在独自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他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出现在了特鲁迪的病房。
而英国著名游泳选手和教练伯吉斯察觉出了特鲁迪的异常,断定是外在因素导致了她的失败,主动提出要帮助她训练,再一次向英吉利海峡发出挑战。
图片
这一次,她成功了。
03
《泳者之心》的可贵之处,除了塑造出特鲁迪这样一个固执勇敢的女性形象外,还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女性群像。
姐姐梅格与特鲁迪最为亲密,早期特鲁迪的每一场比赛她都陪在身边。特鲁迪第一次尝试失败后,她第一时间出现在病房内。在第二次尝试中,梅格想出了用蜡油封住泳镜漏水处的方法,还在特鲁迪力竭时,跳下海陪着她游了一段,直到坚持不住了才返回船上。
图片
特鲁迪的母亲是一位坚强又不失柔情的德国女性,她不顾丈夫阻挠支持女儿们学游泳,甚至得知特鲁迪有可能会葬身大海后,依旧没有反对女儿的梦想。
教练爱泼斯坦一路为特鲁迪的梦想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特鲁迪最后也是使用了她所教的“美式爬泳”来顺利完成挑战。
图片
虽然《泳者之心》讲述的是一个女性故事,但是它没有刻意渲染性别对立,而是尽可能地去呈现当时客观的社会环境。
片中的男性形象有好有坏,美国男教练满肚子坏水,但伯吉斯和同为挑战者的黑人男运动员也鼓励和支持过特鲁迪。特鲁迪的父亲虽然保守,但他对于女儿的爱却是厚重的。
图片
电影的英文名为《young woman and the sea》,直译过来是“女孩与海”。原本觉得《泳者之心》这个议题似乎涵盖了它原本的女性故事,但转念一想,勇士本身就不分性别。《泳者之心》也与《老人与海》形成对照,与大海相比,特鲁迪一路走来所对抗的社会偏见更为危险和令人窒息。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相当工整的励志片,无论是剧本、演员还是特技都为故事的呈现提供了强有力的还原和支撑。也正因为《泳者之心》过于板正,以至于有的观众认为它过于四平八稳。
但是当原型就足够动人时,这也可以被视为优点,毕竟历史上真实存在这样一个人和这样一段故事。
历史上的特鲁迪横跨英吉利海峡后很快便完全失聪,自此,她开始投身于聋哑儿童的游泳教育中,一直活到了98岁。1965年,她以荣誉游泳运动员的身份入选国际游泳名人堂。
面对这样的女性传奇,任何电影技巧都会相形见绌,不如最大程度地还原故事本身。
枕云
责编 柴颖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