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将选择两线作战?与真主党的战争迫在眉睫了吗?

全文1877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以色列国防军高级指挥官已批准针对真主党的全面战争计划,但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的战争尚未结束。

02真主党本周公布了一段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的军事和民用地点视频,表明真主党正在寻找新的攻击目标。

03由于以色列北部居民是其利库德党的坚定支持者,内塔尼亚胡政府有充足理由消除真主党的威胁。

04然而,以色列领导人是否会听取历史的回响,避免同时发动两场战争,仍然值得观察。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伊恩·帕默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阿拉伯和伊斯兰研究中心研究员
图片
以色列外交部长以色列·卡茨上周表示,针对真主党的全面战争“即将到来”,以色列国防军(IDF)的高级指挥官已经批准了相关作战计划。尽管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的战争尚未结束,但这一威胁已然发出。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在冲突初期提出的两个主要目标仍未实现:摧毁哈马斯在加沙的军事和执政实体,以及释放仍被哈马斯扣押的以色列人质。据估计,目前仍有约80名以色列人质在哈马斯手中,另有约40具遗体。
真主党为何现在攻击以色列
真主党为何选择此时攻击以色列?自10月8日加沙战争爆发以来,真主党就不断向以色列北部发射由伊朗提供的导弹、火箭弹和无人机,试图通过分散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行动的注意力来支持哈马斯。尽管这些袭击相对有限,但它们已经导致以色列北部约6万名居民流离失所。这些居民不堪忍受,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采取行动,迫使真主党撤离边境。
真主党本周公布了一段由低空侦察无人机拍摄的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的军事和民用地点视频,这表明真主党正在寻找新的攻击目标。拥有近30万人口的海法市迄今未受到真主党的袭击,但风险已不容忽视。
内塔尼亚胡内阁中最右翼的成员贝扎莱尔·斯莫特里奇和伊塔马尔·本·古维尔公开呼吁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南部。即使没有这种压力,内塔尼亚胡也有充足理由消除真主党的威胁,因为以色列北部的居民是其利库德党的坚定支持者。
图片
美国和伊朗在更广泛冲突中的利益
美国显然担心以色列在其冲突中开辟第二战场。因此,乔·拜登总统派遣特使阿莫斯·霍克斯坦前往以色列和黎巴嫩,试图缓解双方的紧张局势。在黎巴嫩,霍克斯坦不能公开直接与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接触,因为真主党已被列入美国全球恐怖组织名单。取而代之的是,拜登会见了长期担任黎巴嫩议会议长的纳比·贝里,贝里作为什叶派成员,能够与纳斯鲁拉对话。
不过,真主党听命于伊朗——它是真主党在该地区的主要支持者。任何黎巴嫩领导人能否说服真主党停止伊朗批准的行动,这一点令人怀疑。伊朗对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持矛盾态度。一方面,伊朗希望以色列在两条战线上承受军事压力,但另一方面,伊朗领导人认为,真主党可以抵御以色列对其核设施的袭击。
据估计,真主党拥有15万枚导弹和火箭弹,其中一些可以深入以色列境内。到目前为止,伊朗似乎希望真主党不要与以色列发生重大冲突,因为那样可能会耗尽其大部分武器库。尽管以色列的“铁穹”防御系统在应对来自加沙的火箭弹威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大规模、更复杂的导弹袭击,其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4月,伊朗发动了直接攻击,发射了约150枚导弹和170架无人机,以色列需要美国、英国、法国和约旦的帮助来应对。
图片
以色列以往在黎巴嫩干预行动的教训
另一个因素是以色列此前在黎巴嫩的干预行动代价高昂。以色列与黎巴嫩的问题始于1970年,当时约旦已故国王侯赛因强迫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迁往黎巴嫩。自此,巴解组织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了一个国中之国,利用黎巴嫩南部对以色列发动攻击,导致以色列于1978年对其北部邻国发动有限入侵,将巴解组织赶到了利塔尼河以北。
那次入侵只取得了部分成功。武装分子很快撤回边境,并重新对以色列北部发动攻击。1982年,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决定将巴解组织彻底赶出黎巴嫩,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入侵,直抵贝鲁特。这迫使巴解组织领导层和大部分战士迁往突尼斯。
尽管取得了成功,但以色列的两次入侵却激化了黎巴嫩南部什叶派居民的不满。这使得伊朗在革命初期阶段,与黎巴嫩什叶派神职人员合作,成立了真主党。在伊朗的支持下,真主党逐渐壮大,成为黎巴嫩政治中的一股力量,并经常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2006年,真主党成功阻止了以色列国防军为营救两名被真主党俘虏的以色列士兵而向黎巴嫩南部挺进。双方基本打成平手,两名士兵直到2008年才用他们的遗体交换黎巴嫩囚犯。
当时,许多阿拉伯观察家认为,真主党在一场不对称的冲突中幸存下来,取得了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在那场冲突期间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纳斯鲁拉成为最受欢迎的地区领导人之一,尽管他遭到沙特阿拉伯等保守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统治者的憎恶。
如今,以色列再次面临来自黎巴嫩的威胁,美国在此时的调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任何冲突的解决都需要深思熟虑,以避免重蹈覆辙。
图片
2023年2月,真主党的支持者聆听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的演讲。Wael Hamzeh/EPA
历史会重演吗?
以色列当前讨论对真主党发动战争的背景,大多数军事专家都会告诫不要同时发动两场战争。2003年,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决定入侵伊拉克,而当时阿富汗战争尚未结束。结果,美国军方付出了巨大代价,两国都遭受了灾难性的后果。
19世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往往会押韵。这句妙语道出了历史发展的某种规律:尽管事件的细节各异,但其背后的逻辑和模式却常常相似。那么,以色列领导人会听取历史的回响吗?
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