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之败是因为美军仁川登陆?其实失败的种子早已埋下

作者:胡显达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二战结束后,美苏对各自势力范围的争夺,并没有因为德意日这3个轴心国的战败而消停,斯大林与罗斯福在雅尔塔秘密协定上开辟了一个新的角斗场——朝鲜的南北分治及双方的互不安分。
(一)人民军的长驱直入:金将军的乐观估计与背后的潜在危险
1950年6月25日,不甘南北分治的金将军在斯大林的默许下,出动10多万人民军直扑汉城,拉开了朝鲜战争的序幕。6月26日,金将军发表公开演说,号召朝鲜军民拼死一战。
人民军的出击,不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术上都达成了突然性,打得李承晚的南韩及其部队猝不及防、一溃千里。短短几天时间,人民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接连攻占汉城、大田、木浦、晋州等地。
在美军24师被击溃后,人民军的长驱直入,几乎占领了半岛90%的土地和92%以上的人口,若没有新的力量介入,龟缩在大邱、釜山一带负隅顽抗的美军和溃败而来的李承晚部队,被人民军的最后一击赶下大海,剩下不了多少喘息的时间了。
问题是,当时的战局远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乍一看,人民军的最后一击似乎胜利在望,但他们的长驱直入与速战速决,也同样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一旦美军从海上抄他们的后路,滞留在大邱、釜山一线的人民军也就不得不面临着被美韩两面夹击的被动局面。
图片
【在前线坐镇指挥仁川登陆战的麦克阿瑟】
在战前筹划上,对麦克阿瑟和驻日美军的可能介入,就应该被考虑进去。
问题是,人民军一路南下的势如破竹与李承晚部队的不堪一击,也让金将军更加坚信他一统南北是指日可待的。他考虑用人民军的速战速决,一下子震慑住麦克阿瑟对朝鲜半岛的军事介入。
久经战火的麦克阿瑟却也不是被吓大的。大洋彼岸的杜鲁门也不会容忍雅尔塔秘密协定出来的美国,在半岛的势力范围就这样被金将军的一统南北给收入囊中。美军的介入,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这一点上,金将军对半岛战局的发展及其背后美苏博弈的估量,没有中国的同志看得远、看得透。
在人民军一路南下、胜利在望之际,远在北京的主席、朱老总等人,就曾不止一次提醒金将军,要特别注意仁川一带的防御作战,防止美军在此登陆,切断人民军的后路和它的后勤补给。
图片
【人民军庆祝胜利】
(二)人民军惨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可惜的是,中国的这种提醒没能引起金将军的足够重视,以致让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人民军漫长的攻击线拦腰斩断了。麦克阿瑟的军事介入,一下子改变了半岛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听到后勤补给被美军仁川登陆截断的消息,在大邱、釜山一带准备最后一击的人民军不得不进行战略退却。这就是很多人眼中人民军之败,主要在于美军仁川登陆的由来。
这种看法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却有点夸大美军仁川登陆的作用了,几乎没能触及到人民军溃败的深层原因。
人民军的溃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己方力量的高估、对美方军事介入的考虑不周以及南下的轻敌冒进。
朝鲜以三八线为界的南北分治,是斯大林与罗斯福在雅尔塔秘密协定中敲定的,相当于苏联与美国在半岛的势力范围,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协定的墨迹也还没干,金将军就想单方面凭借人民军的武力改变这个协定,没有充分地估量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干涉。在秘密筹划人民军单方面军事行动的问题上,金将军虽然得到了斯大林的默许,但也高估了己方的力量,从而企求速战速决、忽略美方反应。华盛顿不可能容忍金将军一统南北,而把美国势力范围挤出半岛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旦人民军成功得势,美方的军事干预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在金将军动手之后,美国“师出有名”的军事干预,就迫不及待地张罗起来,紧急召开联大安理会讨论对朝鲜的军事干预问题。
所以,即便没有美军的仁川登陆,金将军的一统南北也注定实现不了,他的单方面改变雅尔塔协定的军事冒险也注定很难取胜。因为美国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容忍它在半岛的势力范围被金将军打掉。丢失南韩,华盛顿在二战后的美苏冷战中无异于自己在远东地区率先输了一局。这是输不起的一局,一旦输了,美国在西方世界的老大地位及其话语权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图片
在金将军的秘密开战中,他的军事冒险之所以得到斯大林的默许,也是为了试探一下华盛顿的反应,并视其反应情况再决定苏联的势力扩张在美苏冷战背景下的下一步策略。作为操盘世界地缘的战略大师,斯大林肯定是知道朝鲜单方面改变雅尔塔协定的军事冒险是不可能成功的,问题是,斯大林在世界斗争中也还有更深层次、但却说不出口的战略考量。
比如,他想通过朝鲜战火的点燃,把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也拉入朝鲜战局,并以共同对付美国的军事威胁为由,而把苏联在中国的驻军及其军事设施继续保留下来,进一步改善苏联在东西方冷战格局中的军事防御态势,以满足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当然,斯大林的战略考量还不止这些,有些更隐秘的考量也不便直白地说出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金将军对己方力量的高估,人民军猛然出手时的初期大胜,最主要的原因是金将军的秘密开战,在战略战术上都达成了它的突然性,打得对手措手不及,而不得不节节败退。有了美国的保护伞罩着,南韩的李承晚压根也想不到金将军敢发起这场意在一统南北的战争。李承晚的这种依赖美国进行军事保护的思想,也使他不由自主地疏于防范人民军的大规模军事进攻。
6月25日战争爆发的当天,南朝鲜可以说是毫无准备。有准备的一方打毫无准备的一方,自然是占尽了先机,而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了。
人民军对己方力量的高估、对美方军事介入的忽视,体现在人民军制定战术时充满了乐观情绪,并指望他们的突然一击、穷追猛打,能够在汉江以北彻底消灭美国和南朝鲜的部队,毕其功于一役。
南朝鲜部队在初战时虽然表现得一片混乱,但他们向南退却,也没有让人民军实现自己的战役目的。由于战局的发展超出了金将军的战前筹划,人民军不得不临时改变自己的作战计划,渡过汉江、远离自己的后方补给,一路向南对李承晚的溃逃部队展开没有事先准备好的穷追猛打。
在合围汉城的过程中,人民军主力军团的战术配合上也出现了不少的漏洞,而眼睁睁看着李承晚的部队逃离出去。
图片
【朝鲜人民军收复汉城】
在人民军的最初部署上,本是指靠第1、第2军团的分进合击从战术上合围汉城之敌的。但由于第2军团在春川方向进展不大,第1军团在南进的趁胜追击上胆怯了,害怕自己的贸然前进遭遇敌人的反合围,便决定停下来,等一等。第1军团司令金雄的决定有点匪夷所思。如果敌人真的还有能力和胆量以反包围的形式打第1军团的伏击,又何必狼狈不堪地向南溃逃呢!
面对南朝鲜部队在春川方向的抵抗,第2军团依仗自己的装备优势也不讲什么战术了,只是一味地猛冲,尽管一时间进展不大,但其第7师团也还是突破了他们的防线,赶往汉城方向,配合第1军团形成一个大大的包围圈。
由于第2军团第2师团在春川方向上没能解决当面之敌,其司令金光侠也怕被上面问责,竟然下令已突破南朝鲜部队防线正在向汉城方向前进的第7师团折返回来,帮助军团部及其第2师团先解决当面之敌,然后再前往汉城,以致在汉城包围圈上出现一个大的缺口,而使南朝鲜部队得以从容撤退。
李承晚的部队在汉城侥幸逃脱人民军的合围痛击后,便很快进入了大邱、釜山防御圈负隅顽抗,并等待美国方面大规模的军事干预。在人民军追击到大邱、釜山防御圈后,因为后勤补给线的漫长和作战补给的断断续续,其双方的实力已经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一方面,人民军主力部队伤亡过半,因连番作战、补给不畅而疲惫不堪。另一方面,李承晚的溃逃部队龟缩在大邱、釜山防御圈,等待美国军事干预,以逸待劳,准备反击。
图片
【朝战初期,攻克汉城的朝军,其中大部分骨干都来自于我军】
从当时的战局上看,人民军的后勤补给线被大大拉长,炮弹供应量更是跟不上,一些炮兵部队开战几分钟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整。可以说人民军的前线和后方都处于超负荷状态。
人民军的对手,美国和的南朝鲜联军在大邱、釜山防线的人数已经差不多是人民军的两倍,作战物资也被源源不断地送来,完全有能力发起反击了。
他们有能力反击,却迟迟不行动,就是为了做“吸铁石”,把人民军牢牢地吸引在此,以等待配合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行动,从而对人民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大量绞杀人民军的有生力量。
面对这一危局,中国、苏联的同志都看得非常清楚,一再致电提醒金将军注意提防美国的军事干预以及在其仁川地区的登陆作战。但此时的朝军哪里听得进中国和苏联同志的提醒,还继续做着毕其功于一役的计划,对即将到来的军事危险并未重视,依然令前线部队继续发起进攻,同时又不断从北方调新入伍的部队南下。
9月15日,麦克阿瑟的7万多联军在仁川登陆,并很快击溃人民军3000多守卫部队的阻击。与此同时,美军和李承晚的部队在大邱、釜山一线也开始全面反击,7万多朝鲜人民军在两面夹击下损失惨重,最终跳出包围圈回到北方的只有1万多人。
图片
【韩朝双方进攻示意图】
由此看来,人民军南下作战的惨败,其失败的种子在开战之初就已经种下,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只是一个最后摘果实的动作而已。如果人民军不高估己方的力量,不忽视美国的军事干预,不置若罔闻中国和苏联同志的提醒,并对美国可能的军事干预作出充分的考量与应对,也许人民军就不会败得这么严惩,7万多人民军仅有1万多人撤回来,美联军一路猛追几乎快到了鸭绿江边,若不是中国的秘密出兵给麦克阿瑟迎头一击,人民军面临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