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宅基地?宅基地去向已敲定,5年为期,政策安排的明明白白

相比于城市公共地产,宅基地可以通过建房的方式,在理论上实现永久产权,而且现在农村房屋建得越来越齐全,这也引得不少城里人,也希望能够在农村合法购置一套住宅,从而拥有自己的一份资产。
不过,近期多地开始新一轮鼓励宅基地有偿退出,其中,安徽凤阳对主动退出宅基地的,给予约5万元奖励,也有地区给予城市购房补贴等。一时之间,退出宅基地的讨论,引起了很多农民关注,不少农民也积极表态。
图片
其实,宅基地的去留,不仅要考虑当地农村规划方式,而且要考虑未来农民的生计问题,因为这与农民利益都息息相关,不能轻视。也正因如此,接下来的宅基地退出会如何实行,农民又会有哪些影响?又该如何去做?
图片
为何农民对退出宅基地有所顾虑?
现在农民获取收入的方式,是以打工为主、以种地为辅,虽然种地收入微薄,但也是农民不可或缺的家庭收入,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就业难度加大的农村老人而言,更是如此。然而,农民退出宅基地,搬进城里之后,打工情况不变,土地只能低价流转,相反生活开销会新增停车费、物业费、水费等费用,这无形当中会加大农民经济压力。
与此同时,在自愿退出宅基地的补偿上,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国家标准,而是一般以市为单位,进行单独制定。以陕西西安为例,一亩宅基地退出补偿金额,在22~26万左右,农民很难拿这笔钱,去全额购置楼房,反而需要自掏腰包,而且陕西西安的赔偿标准,就其他地区而言,还算比较高的。因此,农民退出宅基地后,便很难安身。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退出宅基地进城后,农民收入基本不变,而支出会新增很多,这会加大其经济压力,同时,退出补偿标准与楼房购买金额有差距,退出宅基地后,农民很难安身立命。因此,很多农民对退出宅基地有所顾虑。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振兴,兴得是农村和农民,资产的高效化处理,必须给农民基本生存让步。
图片
宅基地去向已敲定,5年为期,政策安排的明明白白。
《珠海经济特区乡村风貌提升条例》表示,从今年6月1日起,对整村连片集中建设的居民点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监管和验收。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接下来,农村宅基地的一大去向,就是进行新农村整村改造,届时,农房统一建设,既省钱,又能避免邻居干扰。参考以往试点经验,联排二层小洋楼的居住舒适度更好。
除此以外,《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表示,接下来要因地制宜,持续推进乡村规划落实。在这些规划方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合村并镇,这是宅基地另一大去向。再加上新一轮城镇化地推进,未来5年为期,将会有更多农民,通过合村并镇实现就地城镇化,目前山东青岛平度市新河镇吕家集、曲家村等村子,已合并成“六合一”大村。
图片
对于宅基地的退出问题,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宅基地退出是自愿有偿,任何人和单位均不能自行收回,必须提前得到农民同意。另一个是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再次重启,也从侧面表明建房合法性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建议农民一定要先申请后动工。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