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探黄山徽州区杨村乡 河水漫进家前村民将贵重物品架到板凳上

图片
大皖新闻讯     6月18日以来,黄山市徽州区普降大到暴雨,遭遇"6·20""6·23"两轮强降水。6月23日上午,强降雨导致徽州区杨村乡的河水上涨,部分村民房屋进水。
6月24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来到杨村乡实地探访看到,目前河道水位已经下降,部分村民在临时安置点居住。6月24日17时,徽州区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预计,6月24日20时至6月25日20时,该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Ⅱ级,橙色预警)。
洪水来袭,村民巧避险
6月24日,大皖新闻记者驱车前往黄山市徽州区西北部的杨村乡杨村村,行程大约一个小时。在沿途,记者注意到丰乐水库正在进行泄洪。抵达杨村村后,记者发现浮溪河穿越村庄,河流的桥墩处堆积着树根。
图片
在浮溪河边,记者找到了村民蒋雪琴的家。她的家位于沿河地带。当记者到达时,发现蒋雪琴家一楼的地面已被清洗得十分干净,淤泥的痕迹已不复存在。然而,客厅内的沙发和木质柜子被架在椅子和长条板凳上。
图片
蒋雪琴向记者描述,洪水涨势迅猛,当时情况有些吓人。她的哥哥让她先抱着小孩撤离,而他则留在家中与侄子一起搬运家具。幸运的是,他们搬运及时,这些家具得以幸免于难。
山里的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蒋雪琴表示,大约在中午12点左右,屋内的水就已经退去。然而,洪水退去后留下了淤泥和垃圾。经过一下午的辛勤清理,蒋雪琴家中的淤泥和垃圾已被彻底清除。
帮转移贵重物品,及时清淤
6月23日上午,杨村乡遭遇急雨,杨村乡党委副书记鲍杰迅速响应,组织对沿河村庄和靠山户进行再排查。他们已将部分村民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同时鼓励村民投亲靠友。
随着上午11点多浮溪河水位的迅速上涨,沿河村民家中开始进水,最深处达到70公分。鲍杰及团队立即通知村民转移贵重物品到高处,并提醒他们远离河边。
图片
在洪水来临前,他们紧急协助村民将家中的冰箱等物品搬至高处,以避免受损。待积水退去后,他们又迅速行动,帮助村民清理家中的淤泥。
图片
6月24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在杨村村沿河房屋走访时看到,许多村民家中的冰箱等物品都已被妥善安置在长条板凳上。杨村村党支部书记谢风雷表示,他一直坚守在防汛一线,并协助村民搬运物品。当时,河道的水甚至漫过桥面,他站在河边不断提醒村民们注意安全。
投入抗洪抢险救援资金2100余万元
6月24日,徽州区发布了山洪灾害气象橙色预警,预计从6月24日20时至6月25日20时,该区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各乡镇被要求密切关注降雨情况,强化山洪灾害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群众能够提前转移避险,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6月24日,徽州区已有7个乡镇的52个村(居)受灾,受影响人数达到34730人。其中,房屋受损136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763.15公顷,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2219.8万元。
面对严峻的灾情,徽州区广泛动员了区、乡镇、村三级应急队伍和民兵力量,抢抓强降水的“空窗期”,积极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他们清理了塌方及淤泥5975方,修复了防护栏1328米,进行了5万平方米的消杀工作,恢复了38个退服基站,并抢通了54公里的线路。
为支持抗洪抢险工作,徽州区共投入抗洪抢险救援资金2100余万元,紧急调拨了救灾生活物资10300余件、大米2吨、汽油200升,并及时向偏远村组配发了22部卫星电话,为全区平稳度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大皖新闻记者 余康生 摄影报道
编辑  张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