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韩国锂电池厂火势一度难以抑制:无法用常规方式灭火

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家电池厂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悉,事发时火堆里存放的锂电池不断爆炸,导致火势难以被扑灭。6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洪向南都记者解释称,锂亚硫酰氯电池由金属锂和亚硫酰氯构成,两种材料均属于危化品且具有非常高的反应活性,因此电池本身便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该电池在热滥用等情况下易发生热失控,进而导致起火爆炸等问题。
图片
S-Connect设立在华城市的AriCell电池厂。
南都此前报道,6月24日10时31分,韩国京畿道华城市的电池厂AriCell发生火灾。韩国京畿道消防灾难本部方面称,事发时火堆里存放着3.5万多块锂电池,电池不断爆炸,导致火势难以被扑灭。
此次发生爆炸的电池厂AriCell是S-Connect的子公司。南都记者从S-Connect公司官网获悉,S-Connect创立于2000年,是一家移动产品零部件加工企业,主要生产项目包括智能手机零配件、二次电池配件、锂亚电池等。2004年,该公司获得三星电子供货商认证,2009年,该公司在天津和广东惠州设立海外办事处。
AriCell负责S-Connect的锂亚电池生产供给,其所生产的锂亚电池被广泛应用于AMR/AMI领域、RFID、医疗设备、军用设备、各种工业产品等整个产业领域。
图片
AriCell生产的锂亚电池。
锂亚电池全称锂亚硫酰氯电池。6月25日,研究方向之一为“金属锂电池安全性与失效机制”的北京理工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洪向南都记者表示,锂亚硫酰氯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主要由金属锂和亚硫酰氯组成,金属锂为负极,亚硫酰氯为正极。这两种材料属于危化品范畴,本身的材料构成便是隐患。与此同时,这两类电池材料都有非常高的反应活性,其中金属锂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易起火爆炸。
在电池过充、短路、机械滥用的情况下,锂亚硫酰氯电池存在发生电池热失控的风险,进而导致起火爆炸等安全性问题。袁洪举例道,在热滥用的情况下,高温会加剧电池中材料的分解,以及电池材料之间的负反应,导致电池的热量急剧累积,最终使得电池热失控,引发起火爆炸。
“最严重情况是电池出现热失控。此时电池会产生的大量热量并扩散蔓延至周围的其他电池,相当于对其周围的电池进行加热作用,最终形成连锁反应,导致电池连续的热失控,进而发生连环爆炸。”
据韩媒报道,因锂是有害化学物质,且锂电池起火难以用常规方式完全扑灭,会增大灭火救援难度。参与此次事故救援的消防部门负责人介绍,事发后虽然现场员工尝试采用灭火器灭火,但没有抑制住火势发展。
袁洪解释称,因为锂亚硫酰氯电池用的是亚硫酰氯和金属锂,不同于常规的材料,会和传统的灭火材料发生非常剧烈的反应,所以不能用常规的消防的方式灭火。
为避免类似电池爆炸事故发生,袁洪表示,一是要严格管理金属锂和亚硫酰氯等危化品,做好通风以及电池间的安全隔离,做好电池存储的防漏电、防短路、防静电等工作,避免电池间相互影响。二是强化规范电池制备过程的操作规程以及电池制备好后的存储管理,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三是做好应急管理,做好防火工作,确保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和消防演练等。
采写:南都记者 何嘉慧 实习生 余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