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00后独居女孩,逼自己学会了修马桶

全文4076字,阅读约需12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随着独居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学习维修技能,如修水龙头、清洗空调等。

02传统观念认为维修是男人的领域,但越来越多的女性表示,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些任务。

03然而,许多女性在学习维修过程中仍面临恐惧和障碍,如担心安全问题和社会偏见。

04通过不断挑战和尝试,这些女性逐渐重拾对生活的掌控感,展现出自己的魅力。

05专家认为,社会应该摒弃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鼓励女性勇敢尝试和学习新技能。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图片
Sayings:
最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网上,有很多教女孩维修的视频,修水龙头、清洗空调、换插座……这样的视频点赞量还往往很高。
我自己每次刷到也忍不住收藏,因为这种视频真的切中了女性,尤其是独居女性的需要。
试问谁没有这样的经历: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到家,却发现家里灯不亮了,或水龙头漏水、厨房下水道堵了等。
太糟心了。找维修工,上门费太贵,自己又不会修。身边也没人能修。
对于工作了一天的打工人来说,生活琐事足以击溃他们,成为他们“破防”的最后一根稻草。
1999年出生的周粥有次下班发现家里的灯不亮了,她哭着给朋友打电话,骂自己“为什么这么差劲?”
后来,为了避免再次让自己陷入无助的境地,她在网上学维修,还决定去考电工证。
维修一直被认为是男人的领域,但我发现,现在许多2000年前后出生的年轻女孩去学维修,她们拿起螺丝刀、钳子、电钻、扳手,这些曾被定义为“男人的玩具”的工具。
而当一个女孩拿起电钻,冲击的不仅是那道有形的墙,还有内心的恐惧,这恐惧来源于一道无形的墙,那就是文化对她们的限制——女孩不能干维修。
01
一个女孩安装了中央空调
周粥第一次的维修经历是修空调。
去年夏天,天气很热,但周粥家的空调却一点冷风都吹不出来。30几度的高温,热得她后背黏糊糊的,鼻头冒汗,心情更像被火烤般焦躁。
周粥在网上搜索:空调不出风,是什么原因?答案之一是:空调需要清洗了。
看网上的视频,清洗空调的难度并不大。就像打开冰箱——把大象放进去——关上门这么简单,只要按照步骤操作即可。
周粥硬着头皮,在网上下单了毛刷、毛巾、喷壶清洗剂和接水袋。
她小心翼翼拆掉空调的外壳面板,看见过滤网上果然积着密密麻麻、一层一层的灰。
按照视频里的步骤,她取出过滤网,用清洗剂喷除2-3次,再清洗风扇叶、拆卸排水槽,最后复原,空调呼呼出风了。全程花了半小时,材料费只要二十多块。
做完这一切,周粥生出了极大的成就感。她像完成了一个挑战,一个本以为自己无法完成的挑战般兴奋。
2000年出生的小冯前几天做了一件大事。她踩着梯子,一个人拆装了一台巨重的,有五六十斤重的天花机空调。
图片
小冯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今年她报了成都人社局开设的家电清洗维修课,这是当地第一次开设全女班,班上有32个女生,教维修的老师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性。
“你们女的安装这个天花机(中央空调),可能还是有点困难的”,听到老师这么说,小冯一个大步跨上梯子,一个女同学在下面帮她托着面板,还有女生帮她扶着梯子。
因为不熟悉,加上天花机太重,还要昂着头,梗着脖子操作,弄了一会儿,小冯开始手抖,男老师说“还没见过女的装上去过”。
小冯不服气,她一鼓作气,直到把天花机装了上去,全程花了半个多小时。她是班上唯一完成了天花机拆除的女学生。
露露酱发现越来越多的女孩开始对维修感兴趣,她做了一个叫“独立女生小课堂”的账号,教女孩一些生活小技巧,如用电钻打孔、刮腻子、换智能开关等。几个月间,让她在某视频平台积累了37万粉丝。
光“水龙头维修”“给汽车加玻璃水”的两条视频,就让她增粉10万。教女生维修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流量密码。
02
“我要独立一点就好了”
想学维修的女孩变多的原因之一是,现在独居的人越来越多了。
据贝壳研究院的《新独居时代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独居人口数量或将达到1.5-2亿人。
在家里,家电出现故障,可以找父母,但走入了社会,只能靠自己。
大学毕业后,周粥到老家的省会城市上班,她离开父母,一个人到陌生的城市生活。
她租了一个单间,十平米大小,隔离出来一个卫生间,冰箱、洗衣机、床都挤在一个空间。
房子是个“串串房”,问题很多,水龙头拧不紧,厕所马桶不下水,墙面发霉掉渣。二房东人大高大,有事儿找他,三天都不回应。用退房威胁他,才理你几句,嘴上还常冒一些不太干净的话。
刚毕业时,周粥工资不高,不倒贴打工都是好事。她不敢轻易找维修师傅。怕对方“狮子大开口”。
“你不懂,对方要个几百块,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出,不敢理论”,周粥说。
在家庭维修领域,由于收费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够透明,不少人都有被“宰”的经历。
有次,加加大家的厨房水槽堵了,她在某维修平台下单,找了一个师傅上门。师傅说,她的水槽堵得很厉害,要用疏通剂,280一瓶,最后收了她700多块钱。但没过多久,水槽又堵了。她找了另外一个师傅,这个师傅只收了她150块。
除了怕要价高,周粥还担心安全问题。
她身形很小,看上去年纪很小,租房时,别人看她刚毕业,都会要价高一点,她不敢轻易地拨通小区贴的维修工电话,害怕和陌生男性同处一室。
独居女性的安全感更低。日本一位网友在YouTube上传的“独居女性自保10招”视频,四个月累积的播放量有1400万。
视频里教女孩窗帘要选用朴素的颜色,把衣服晾在室内等,这样别人就发现不了你是独居女性。担心人身安全也是很多女孩一个人时,不敢找维修工的原因。
刚自己住时,周粥的解决方案是“能忍就忍”,墙壁发霉就由她去,水龙头拧不紧,就拿个盆子接着。
灯泡坏了那次,她哭着打了一个男性朋友的电话,朋友穿越大半个城,跑过来,帮她修灯泡。看着朋友满身汗的样子,周粥内疚无比,痛恨自己“我要独立一点就好了”。
03
维修是男人的事儿
在传统观念里,家庭内部有一道墙,一边是男人的世界,一边是女人的世界。
大量单调、重复、机械的工作,比如洗衣、做饭、抹地、熨烫衣服等家务活儿被认为是女人的事儿;而有技术含量的维修事务被认为是男人的事儿。
小时候,加加大把家里的闹钟拆了,想了解里面的构造是什么,是怎么运行的,但装不回去了,她去问爸爸,爸爸很不耐烦,“你学这个干嘛”。
露露酱发现在录视频时,要把教程录得非常细。即便是在她看来,像日常喝水,只要拿起水杯,这么简单的步骤,少了这一步,女孩们就会被卡住。
有一次,她发了一个改装插座的视频,没把铁丝插进孔里的细节录进去,有些网友就在下面评论说,视频不够详细。
“因为她们从小没接触过”,露露酱说。还有粉丝让她教如何换灯泡,“你把灯泡拧进去不就行了嘛”。
露露酱是80后,广东潮州人,她们家四个女儿。在她们老家,家里的摩托车坏了,会叫爸爸去修;儿子长大了,就叫儿子去修。她们因为没儿子,遭了不少闲话。但爸爸从未想到她是那个能学修摩托车的人。
即便露露酱自小就展现出很强的动手能力,10岁时,朋友送给姐姐的一个Hello Kitty闹钟坏了。她拆开,鼓捣了一下,竟然把它修好了。
她还趁爸妈不在时,修好了消毒碗柜里的灯,把坏了的插座里的螺丝,拧了回去。
女孩从小不被鼓励,甚至允许接触维修。
直到工作后,露露酱一个人住了,才走进这块“禁地”。她自己换水龙头、修马桶,还铲墙皮、刮腻子、刷漆、铺地板,装修了老家的房子。
一个会修东西的男人会被认为是有性魅力的。影视剧里充斥着这样的叙事,一个女人因为男的帮她拧上一颗灯泡,因此,爱上他。《爱情神话》里,女导演故意讽刺了这个惯用套路。
影视圈还喜欢用女人不会修东西,来刻画她们的无助,作为她们谈恋爱的动机。
日剧《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里,当女主纱窗坏了时,就渴望有个男人。
图片
而会维修的女人却被看作是“女汉子”,没有性魅力。
周粥想去学电工课,妈妈知道后,很反对。在妈妈的观念里,女孩柔弱才会被保护,她认为周粥太能干了,会没人爱。
04
最大的障碍是内心的恐惧
有人认为女孩不擅长维修,就像不擅长学数学、物理一样。
阿楠是机械专业毕业的,上学时,老师给他们一根10号的钢筋,让他们敲成榔头。男孩们完成得更快,但最后的成品,女孩们做得往往更光滑。
上学时,她和男生一起搞电焊、接电路板,考了钳工证。在维修这件事上,她感觉男女之间之间的区别不大,唯一的差异就是男生的力量更大,但女孩的优势在于细心。她们会把东西整理得很好,修的东西使用寿命更长。
图片
阻挡女人干维修最大的障碍还是来自社会偏见建造的那道雾墙。
露露酱家里开了一个生产金属配件的厂子,妈妈会修厂子里的机器,但家里的灯泡不亮了,她都不知道怎么办,总要等爸爸来修。
露露酱认为,妈妈能修厂里的电器,肯定也能学会修家电。但因为传统观念给她画了一个圈,她不敢迈出去,所以,妈妈就觉得自己不会,也不敢去学。
第一次拿起螺丝刀、钳子、扳手,很多女孩都是充满恐惧的,“像拿起了一个武器一样”,露露酱说。她知道女孩们关注她的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她是个女生,当看她拿着工具修东西时,会给女孩们一个信心:这件事情,女生也能做到。
周粥第一次清洗空调时,很恐惧。那种恐惧就像一个没学过游泳的人第一次跳进泳池一样,就算脑子知道水只到自己大腿根,但总怕自己会被淹死。
“害怕自己拆了会造成什么后果,怕装不回去,怕房东索赔”,周粥说。
但真的去做之后,她发现这件事是如此的简单。真的就像打开冰箱,把大象放进去,关上门这么简单。
恐惧来源于未知,而未知源于被限制。
周粥现在可以自己修马桶下水、修水龙头、换插座。她发现,很多事情只要你敢于穿越那道雾墙,离成功就很近了。
而社会的观念也是不断由人用行动来更新的。一百多年前,女人还不被允许游泳。
电影《游者之心》里,看见一轮船的女性因不会游泳,被淹死时,女主的妈妈决定让两个女儿去学游泳。
而女主的爸爸却说:“女孩游泳算什么,别人会怎么看我们?”
最后,女主成了历史上首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而现在,女生游泳已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05
维修让女孩重拾掌控感
在机械专业学习时,阿楠觉得自己不比班里的男生差。但大学毕业后,她投了很多简历,发现没有回音,才知道她们行业有一个潜规则:限男生。她们班上九个女生,没一个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加加大是做广告的,因为有一些创意装置的工作,涉及电路设计,她报了一个电工班,发现班上三十几个人,都是男生,她一个女生在里面,呆得很不自在。
她就想自己做个全女生的维修班,因此认识了阿楠,两个人一起做了“强记女工”的项目。
她们先开设了电工课,第一次课有25个女生参加。这些女孩大多是26岁左右的白领。
图片
小冯也是强记女工的学员之一。她从小就对蓝领的工作感兴趣,会帮妈妈通马桶、换水龙头、插座。
之前,她私信了很多博主,想学维修,都没人理她。蓝领工作多是师徒制,一般都不招女徒弟。
在维修课上,小冯学会了清洗洗衣机、空调,修燃气灶。学完清洗挂式空调,回到家,小冯就把家里的空调洗了,还特别高兴地告诉所有朋友,找她预约洗空调。
小冯是做运营的,在日常的工作中,工作成果充满了随机性,但修好一个东西,给人的反馈却是即时的,这是她喜欢维修的原因。
周粥的父母很早就分开了,小时候,家里有东西坏了,妈妈总要去求亲戚朋友帮忙。有一次,家里的一个灯坏了,半年没换,那个房间就黑漆漆了半年。
看着妈妈无助的脸,周粥很内疚,“为什么自己帮不到妈妈?”这也是她决定考电工证的原因之一——帮妈妈修电灯。
加加大家住顶楼,小时候,家里漏水,妈妈让爸爸去修,催他很多次,爸爸一直拖着不干,妈妈只能拿桶接水。
很多女孩学维修的原因,还在于不想再像妈妈一样依赖他人,让自己陷入无助的境地。
自从自己修好空调后,周粥突然感觉自己的双手充满了力量,她生出了一种信心:自己不会过之前那种被动、等待、忍耐的生活。
翻过那道藩篱,她发现自己获得了对生活的掌控。
现在,周粥可以自己清洗空调、修水龙头、马桶下水、插座等。男朋友也喜欢动手,会自己研究单片机、编程开发、修图和音频处理。
“等你忙完,咱们一起去考个电工证吧”,有天,男朋友对她说。“好”,她说。
“我想我的魅力不在于‘做不成某件事’上,而是‘我把某件事完成得很好’上”,周粥说。
撰稿:甄珍
责编:梁珂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