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细节添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图片
  万亩荷塘里的荷花次第绽放(6月21日摄)。新华网 刘起 摄
作者:刘畅
  山海相连,高峡平湖迎远客;心手相牵,悉心照料似亲人。6月20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一家酒店的客房部经理钟敏收到了一位来自上海市闵行区游客写的感谢信,纸短情长,字字暖心。
  “这次旅行途中的插曲,不仅没有影响到旅途的心情,反而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绥江人民对上海人民的亲切和温暖。”字里行间都是对云南的爱。6月16日,上海市闵行区新虹街道的翁女士到绥江旅游,入住绥江县某酒店。由于旅游行程劳顿导致腰痛病复发,躺倒在酒店客房的地板上。酒店客房部经理钟敏送水果时发现后,不仅立即联系车辆陪同翁女士前往绥江县中医医院治疗,还连续两天陪伴照料。经过治疗,翁女士病情明显好转,得以继续旅程。有感于绥江人民的热情,在结束旅行即将返沪时,翁女士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封感谢信。
  一封感谢信或许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人们透过这封信和它背后的故事,却可以读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美好细节。旅游,是服务于人的,归根结底是“口碑经济”,唯有赢得人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而在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产品供给大同小异的当下,类似这样的细节,恰恰正是我们赢得人心的关键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讲,钟敏的行为事实上已经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了,而是折射着云南旅游的“人情味”。把人当作人,而不是单纯地作为旅游经济里的某一要素看待,这样的旅游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
  事实上,这在淄博、哈尔滨、天水等地火遍全网的过程中已经得到反复验证。以淄博为例,“进淄赶烤”大潮背后,美食固然是吸引游客的关键,但人们奔赴的绝不仅是烧烤,还有那里一家家普通的店铺、一条条平凡的街巷,以及热情与诚信所凝聚的城市温度。开放全市200多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免费停车,老板在门外挂起免费充电牌子,出租车司机邀请客人去家中居住……暖心细节在从政府部门到普通群众中体现。这对云南旅游而言无疑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作为旅游大省,云南旅游没有淡季,也期待有更多的暖心细节为之添彩。
  云南是很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是人们日思夜想的“梦的故乡”。推动云南旅游高质量发展,关键所在还是提高旅游服务管理水平。暖心细节不能只靠个人自发而为,需要越来越有力的引领推动让云岭大地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添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积极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