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国对普京忘恩负义?托卡耶夫直言自己国家不欠俄罗斯

全文1659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表示,哈萨克斯坦不欠俄罗斯什么,集安组织30年来首次向哈萨克斯坦派遣一支维和部队。

022022年1月,哈萨克斯坦发生反政府骚乱,集安组织成员国派出总计2030人的维和部队,其中俄罗斯派出1480人。

03托卡耶夫认为,俄罗斯帮助哈萨克斯坦平息骚乱是出于国家利益和政治考量,而非做慈善。

04事实上,纳扎尔巴耶夫家族策划并煽动了这场反政府骚乱,普京选择帮助托卡耶夫稳住局势。

05此后,哈萨克斯坦保持中立,成为俄罗斯平行进口产品的最大来源国,报答普京的人情。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有没有对普京忘恩负义,托卡耶夫直言不讳:自己国家不欠俄罗斯什么。
两年多前,一场反政府骚乱席卷了整个哈萨克斯坦,而在集安组织的帮助下,这场骚乱最终被顺利平息。
后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提及此事时表示,在俄罗斯,有一些人如今歪曲了整个事实,他们声称“俄罗斯拯救了哈萨克斯坦”,所以“哈萨克斯坦欠俄罗斯的”,为此,哈萨克斯坦就应该“永远臣服于俄罗斯脚下”。
图片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
托卡耶夫认为,这种“忘恩负义”的说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与事实相去甚远——哈萨克斯坦不欠俄罗斯任何东西。他强调,不是俄罗斯,而是集安组织30年来首次向哈萨克斯坦派遣一支“数量有限”的维和部队。
就骚乱本身来看,回顾2022年1月那段时间,我们就不难发现,托卡耶夫这番话的确没什么问题。
2022年1月2号,哈萨克斯坦一些地区开始发生针对天然气涨价的抗议。3号,抗议规模进一步,而哈国政府当时的反应也很快,在4号下午宣布取消涨价。
图片
【托卡耶夫认为自己国家从不欠俄罗斯什么】
然而抗议并没有因此停息,反而继续扩大化,抗议组织者将矛头指向了政府。4日晚,抗议正式升级为反政府骚乱,阿拉木图等城市进入紧急状态。5日晚,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而与此同时,骚乱活动也达到了高峰,骚乱分子开始冲击首都阿斯塔纳的政府机关大楼,而阿拉木图实际上已经陷入无政府状态。
同样是在1月5日晚,托卡耶夫在解散政府并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后,正式发表讲话向集安组织求助。集安组织同意支援,各国向哈萨克斯坦派出总计2030人的维和部队,其中俄罗斯派出了1480人。
从人数上来看,俄罗的确出了最多的力,但从名义上来看,是集安组织派出的维和部队,不只是俄罗斯一家出力了,如果非要说“俄罗斯拯救了哈萨克斯坦”,对其他国家未免不太公平。
图片
【各国向哈萨克斯坦派出总计2030人的维和部队】
更重要的是,托卡耶夫平息这场骚乱,主要靠的还是哈萨克斯坦自己的安全部队。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集安组织的部队只负责“保护重要的国家设施,协助恢复社会秩序”,他们不会参与到平息骚乱的“反恐行动”中——实际上,在整个维和行动中,集安组织的部队未开一枪。
另外,集安组织这2030人全部被部署在首都阿斯塔纳(当时还叫“努尔苏丹”),按照协议,他们不会参与到阿拉木图、奇姆肯特、阿克套等其他城市的平乱行动中。
因此就事情本身来讲,俄罗斯可以说他们“帮了哈萨克斯坦一个大忙”,但说是“俄罗斯拯救了哈萨克斯坦”,就未免有些夸张了。
实际上,俄罗斯之所以愿意帮哈萨克斯坦出力,也不是为了做慈善,而是出于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和政治考量。
图片
【托卡耶夫平息这场骚乱,主要靠的还是哈萨克斯坦自己的安全部队】
2019年3月,哈萨克斯坦老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突然宣布辞去总统一职,交棒给托卡耶夫。然而,老总统并非完全退出了政治舞台,“退而不休”的他仍然保留了安全委员会和执政党内部的一把手职位,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力推自己的大女儿——时任参议院议长纳扎尔巴耶娃。
当时许多观点都认为,托卡耶夫不过是一个“过渡总统”,在2022年的大选中,纳扎尔巴耶娃将会成为新一届总统。然而不料2020年,关于纳扎尔巴耶娃的10亿美元贪污丑闻爆发,而托卡耶夫也顺势拿掉了她的参议院议长。2021年11月,在舆论的压力下,纳扎尔巴耶夫辞去了党内的中央委员会主席一职,交棒给托卡耶夫。
面对羽翼渐丰的托卡耶夫,纳扎尔巴耶夫家族越来越紧张,他们深知,一旦丢掉2022年大选,那么他们几乎再无可能重掌权柄——因此他们选择孤注一掷,选择与西方非政府组织勾结,策划并煽动了这场席卷全国的反政府骚乱。
凭借莫斯科在中亚的情报网,这里面的内情,估计普京早就一清二楚了。面对托卡耶夫的求助,普京其实是要做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是帮助旧势力翻身,还是帮助托卡耶夫稳住局势。
图片
【这里面的内情,估计普京早就一清二楚了】
普京选择了后者。前者不仅师出无名,而且就算俄罗斯按兵不动,托卡耶夫自己大概率也能控制局面。相比之下,帮助托卡耶夫明显胜算更大,而且在集安组织的框架下,自身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更重要的是,托卡耶夫在2022年的胜算很大,如果这时卖给他一个人情,那么接下来7年(一届总统任期),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的影响力将得到极大保障。
逻辑是很清晰的。这里面根本不存在“谁欠谁”的问题,而且托卡耶夫后来也还了普京这个人情:俄乌冲突爆发后,哈萨克斯坦不仅保持中立,也成为了俄罗斯平行进口产品的最大来源国——先别管哈萨克斯坦在这里面赚了多少钱,至少在顶住西方压力这块,托卡耶夫是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