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世纪的回响:李德仁院士将300万奖金捐给武大医学部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赫 赵苑旨)“我们的奖金都捐给了学校。800万奖金,其中500万将交给武汉大学‘王之卓创新人才奖学金’,300万交给武汉大学‘朱裕璧医学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8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会后,在央视记者问及国家奖励的800万元怎么花时?李德仁院士坦然,将全部捐给武汉大学,支持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图片
李德仁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之所以把奖金捐给朱裕璧医学奖,是因为朱裕璧不仅是武汉大学医学部的创始人,还是为自己指引方向的岳父。
“1929年-1934年,父亲(李德仁)在德国攻读医学博士和工作期间,一位瑞典籍的同学问他,你来自中国哪里?父亲说,我来自中国湖北省。瑞典籍的同学继续问,湖北有多大?有多少人?父亲特别骄傲地说,湖北有长江、有近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着三千六百万人口。听到这儿,瑞典的同学感叹:这比整个瑞典还要大!紧接着问,那湖北有多少个医科大学呢?父亲瞬间哑口无言。因为在90年前,战乱的缘故,一所医专关闭,只能红着脸说,整个湖北省,一所医学院都没有。”李德仁教授告诉记者,也是从那时起,“回国,为家乡建一所世界一流的医学院”就成了深埋在父亲心里的“种子”。
图片
2022年1月2日,在家中阳台上,为了防止潮湿受损,李德仁院士时常拿出岳父留下的医学典籍晒一晒。张赫摄
李德仁表示,此次受捐300万的“朱裕璧医学奖”,是2006年由其本人和爱人朱宜萱及武汉大学的校友联合捐款设置,是为激励后学、纪念父亲而设置的奖项,这也是武汉大学医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奖项。在奖项成立的近20年里,李德仁和朱宜萱总是把自己获得的国家级奖励金拿出来,已累计捐款近百万。如今,“朱裕璧医学奖”已颁奖10届,有104位师生获奖。
如今这时隔一个世纪的回响,再一次向着李德仁的愿景迈进。他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等遥感技术再赚到些钱,我还要继续捐给武大医学部,鼓励医学生们全心全意治病救人,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