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帕金森病长效微球制剂在国内获批上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谭晶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由烟台大学药学院刘万卉教授团队主持研发的,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效缓释微球制剂——金悠平®(注射用罗替高汀微球)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据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伴随震颤等运动症状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我国约有3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预计至2030年,病患人数将增至500万。此前,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仅能改善症状,无法阻止病情发展。
图片
研发项目主持人刘万卉教授(中)。 烟台大学供图
据悉,该研发项目团队由刘万卉教授领衔,烟台大学药学院王爱萍、于昕等多名教师为骨干,项目先后有200余名专业人员参与。团队历经十余年持续攻关,以包括微球制剂在内的新型制剂技术平台和新分子实体技术平台为突破口,在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构建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创新药及创新制剂产品组合。
刘万卉教授表示,“帕金森有着复杂且多元的症状表现,通过持续多巴胺能刺激(CDS)治疗可实现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金悠平®基于CDS理念,通过微球技术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罗替高汀开发成每周给药一次长效微球制剂,克服了短效DAs药物产生的非生理性的脉冲式刺激,显示出明显的缓释制剂特征,7天内可维持稳定的罗替高汀释放,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和连续多日的持续疗效,从而真正实现CDS,减少药物浓度波动导致的症状波动以及不良反应,该药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彪教授说:“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窗口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变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逐渐加重,给患者及其照护者造成极大困扰,提供CDS是改善患者运动症状、降低运动并发症风险的重要突破口。”
2000年,烟台大学与绿叶制药集团合作共建烟台大学药学院,推进“高校教师进企业,企业专家站讲台”,充分整合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人才优势和研发条件,实现“产、学、研”实质性融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