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欧洲杯说国歌 | 波兰国歌竟致敬拿破仑,还和前前南斯拉夫国歌撞调

全文2184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波兰国歌《波兰没有灭亡》中的一句歌词“拿破仑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取得胜利”,引发关注。

02该歌词出自波兰民族英雄东布罗夫斯基的《意大利波兰军团战歌》,拿破仑当时还是一位普通将领。

03由于拿破仑的帮助,波兰在1806-1807年一度击溃了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组成的反法同盟。

04然而,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华沙大公国在1815年被俄、普、奥瓜分,波兰再次在欧洲版图消失。

05二战后,波兰国歌删掉了将矛头直指俄罗斯、德国的歌词,与南斯拉夫国歌《嗨,斯拉夫人》使用的曲目成为波兰的独享。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法国与荷兰的0-0,使得波兰成为了第一支无缘淘汰赛的球队。最后一轮,法国与波兰的比赛,成为了波兰的荣誉之战。
对于高卢雄鸡发过来说,与波兰的比赛就是事关头名比赛。否则,他们极有可能在8进4的比赛遇到葡萄牙。
图片
欧洲杯比赛的重要环节,就是赛前的奏国歌仪式。波兰国歌《波兰没有灭亡》的一个特点就是歌词慷慨激昂,让人印象深刻。
图片
不过,这次波兰在面对法国时,不知道场面会不会“尴尬”。因为波兰国歌里面有这么一句歌词:“拿破仑(行文使用波拿巴)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取得胜利。”
图片
如果法国哪个球员会波兰语(实际上都是印欧语系,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西罗曼语支,波兰语属于斯拉夫语族的西斯拉夫语支),也许也会问号脸:”波兰国歌,为什么会把我们的英雄——拿皇写进他们的国歌呢?“
图片
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
波兰国歌的正式名称为《Mazurek Dąbrowskiego》,波兰语翻译过来就是《东布罗夫斯基玛祖卡》。
东布罗夫斯基是波兰的民族英雄,玛祖卡是波兰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
图片
该曲目被叫做《波兰没有灭亡》,是因为其歌词的开头Jeszcze Polska nie zginęła(波兰没有灭亡)。
波兰国歌的诞生和波兰的灭国到复国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历史上的波兰曾经是中东欧地区的大国,面积囊括了今天的波兰、立陶宛、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西部,面积达到100万平方公里,地跨波罗的海到黑海。
图片
18世纪时期,波兰-立陶宛实行贵族民主制度。这使得波兰后期的行政效率十分低下。波兰又占据着乌克兰西部的广阔土地以及中东欧平原地区。
波兰成为了中东欧三个大国——普鲁士(德国的前身)、沙俄和奥地利觊觎的对象。
从1772年到1795年这23年间,俄国联合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了波兰。其中,沙俄是瓜分波兰的罪魁。
图片
第三次瓜分波兰之后,波兰作为一个国家从此从欧洲版图消失。
波兰的亡国,主导者就是沙俄。这也不难解释,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时候,波兰会第一个出来指责俄罗斯。
不甘心国家灭亡的波兰人不断组织起力量,反抗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但因为实力悬殊,遭到三国的联合镇压。
图片
波兰灭亡之际,欧洲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宣传的自由、平等、民族独立思想严重冲击了整个欧洲的专制王朝统治秩序。为此,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多次组织起反法同盟(英国参与是不希望法国过于强大,跟政治制度没关系),对抗法国。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多次组织起反法同盟,入侵法国。波兰又是被俄、普、奥三国瓜分。
流亡在外的波兰贵族和法国成为了盟友。法国也被视为波兰复国的希望。
1796年,有杰出军事将领的拿破仑被法国督政府任命为意大利地区的总司令。
为了争取法国的支持,波兰爱国将领东布罗夫斯基组织起军队,开赴意大利对奥作战。这位东布罗夫斯基,就是波兰国歌题目里的那位东布罗夫斯基。
图片
东布罗夫斯基的部下,也是挚友维比斯基用波兰民间音乐马祖卡为曲调,谱写了《意大利波兰军团战歌》。
歌词开头的第一句:“只要我们尚存一丝气息,波兰不会灭亡。”表达对于祖国的热爱。这首歌词开头,也被视为波兰国歌的名称。
歌词当中也不乏对于东布罗夫斯基的赞美。”前进,前进,冬布罗夫斯基;从意大利(笔者注——当时波兰军队在意大利作战)到波兰,在您的领导下,我们万众一心。”
这首歌词里,对于意大利地区的法军司令,富有才华的拿破仑-波拿巴,更是不吝赞美之词:“拿破仑(这里使用的是波拿巴)告诉我们,该如此取得胜利。”
图片
歌词完成之时,拿破仑还只是一位普通的将领,不是我们所说的拿皇。
拿破仑的目的也很简单,他希望利用波兰军队和奥地利的矛盾在意大利狙击奥地利。东布罗夫斯基希望得到法国的支持,换取法国支持波兰的复国大业。
那么,拿破仑有没有帮助波兰人完成过复国呢?答案是有过。
1804年,拿破仑加冕成功,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要知道,在欧洲大陆,皇帝不是谁都可以称的,只有认为是罗马帝国的后裔才可以。
拿破仑称帝的举动,进一步刺激了沙俄(自认为是东罗马帝国的亲戚)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自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组织起反法同盟,干预法国。
图片
欧洲进入了拿破仑战争时期。波兰军队再次看到了复国希望,他们跟随拿破仑,对付自己的敌人——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
1806-1807年,波兰军队的 帮助下,法军一度击溃了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组成的反法同盟。
1807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与拿破仑签订《法俄提尔西特和约》中,承认了波兰的复国,这就是华沙公国。
图片
这是波兰灭亡后,时隔12年之后的第一次复国。华沙大公国的面积只有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波兰面积(32万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
至少首都华沙、重要的城市波兹南都在华沙大公国内部。
这个华沙大公国的历史却很短。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覆灭,1815年,华沙大公国被俄、普、奥瓜分。
从此,波兰再次在欧洲的版图消失,直到1918年一战结束后,随着沙俄、德意志和奥地利的崩溃,波兰得以重新复国。
图片
1926年,波兰复国后,将该曲目定为波兰国歌。该曲目虽然出现了法皇拿破仑的名字。
但对于波兰人来说,这首歌曲是他们多次灭国后屡屡复国的精神象征。拿破仑曾经一度帮助过波兰完成复国。因此,波兰人对此并没有过多的异议。
图片
二战后,波兰国歌删掉了将矛头直指俄罗斯、德国的歌词。
图片
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国家和波兰共用过类似的曲调——南斯拉夫。
1834年,斯洛伐克诗人托马西克以该曲为曲调,写下了诗词《嗨,斯洛伐克人》。
1848年,泛斯拉夫主义的浪潮席卷了欧洲大陆,斯洛伐克人被改成了斯拉夫人。
二战后,铁托建立了六个国家组成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1918-1945的南斯拉夫只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
这首曲目成为了南斯拉夫的国歌。
图片
1974年西德世界杯,波兰曾遭遇南斯拉夫,赛前的奏国歌仪式,这类似的曲目各奏一遍。
1991年到1992年,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黑脱离南斯拉夫联邦独立,确立了自己的新国歌。
图片
2006年,黑山公投独立成功。南斯拉夫彻底解体。《嗨,斯拉夫人》和《东布罗夫斯基马祖卡》使用的曲目成为波兰的独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