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4项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属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参与获奖2项。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侯水生院士主持完成的“肉鸭高效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在肉鸭遗传育种理论、育种技术和新品种培育方面取得突破,培育的“中畜草原白羽肉鸭”和“中新白羽肉鸭”2个新品种及免填型北京烤鸭专用配套系,生长快、胸腿肉率高、皮脂率低,近3年累计推广37.39亿只,白羽肉鸭全国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到40%,年节约引种费超过5000万元、节约饲料50多万吨,有力促进了我国肉鸭产业转型升级,保障了我国肉鸭种业安全。
图片
兰州兽医研究所郑海学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猪用重组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创制与应用”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创建口蹄疫病毒单质粒拯救系统,建立疫苗设计构建方法,率先实现反向遗传构建的口蹄疫制苗种毒产业化,创制了首例猪用重组口蹄疫二价高效疫苗。该疫苗在全国推广应用,2018-2023年累计销售46.43亿元,利税21.1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442.74亿元,对我国口蹄疫从“疫情频发”到“A型免疫无疫、O型有效控制”防疫形势扭转发挥了关键性技术支撑作用,为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国家生物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图片
与此同时,作物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参与完成的“玉米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创建及规模化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特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参与完成的“反刍动物进化的基因组学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