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创! 狮子洋大桥攻克混凝土“超级考题”并成功应用

图片
狮子洋通道西索塔右幅塔座,顺利浇筑完成。受访者供图
6月24日,由在渝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狮子洋通道西索塔右幅塔座及T1节段塔柱,顺利浇筑完成。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浇筑中,成功应用了C80混凝土,并确定了C80混凝土最优配合比,验证了新型研发的浇筑工艺、成套设备及温控措施的适用性,为后续索塔C80混凝土浇筑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工程,狮子洋通道为珠江口首条双层过江通道。控制性工程狮子洋大桥采用主跨2180米的双层钢桁悬索桥方案“一跨过江”,为世界最大跨径双层悬索桥,建成后将创造“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5项世界领先。
其中,狮子洋大桥索塔采用钢壳混凝土组合桥塔,塔高342米,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同类型桥塔,单个桥塔由62个节段和6道钢横梁构成。
但采用钢壳混凝土组合桥塔,意味着狮子洋大桥索塔需要保障超高钢板混凝土组合桥塔的受力性能,钢壳壁体内将填充高强、高弹、高稳健、低收缩的C80专用混凝土。
在此之前,C80混凝土首次应用在钢混索塔的构造特点以及施工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尚无实践经验借鉴。
图片
超级工程狮子洋大桥。受访者供图
为此,中交二航局测试中心陶建飞创新工作室团队,踏上研发之旅。首先,项目团队对原材料各项性能指标严格把关,并拟定了初始混凝土配和比。
“之前的混凝土配比中水泥占比高,水泥水化放热大,混凝土绝热温升较高,应用至实体结构有较大开裂风险。前几次测试下来,混凝土温峰还是超出了要求,试验不成功。”项目试验室主任吴阳说。
通过多次试验数据积累分析,项目部对理论配比进行了优化,适当减少水泥和粉煤灰占比,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抗裂剂、流改剂,经多次调试,混凝土性能及指标均能达到设计要求,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其抗氯离子扩散系数,增强了自身胶凝度,调配出了工作性能好、低水化热、密实度更高的混凝土。
6月22日,一个让团队所有成员既期待又紧张的日子——洋通道西索塔右幅塔座及T1节段塔柱正式开始浇筑。
“各小组注意,在浇筑过程中要慢要稳……”塔座及塔柱T1节段一起整体浇筑,共计浇筑C80混凝土1676.2立方米。浇筑顺序遵循“先外后内,四周到中间,分层交替浇筑”直至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
夏日的天气闷热异常,蔚蓝天空上的日头如火一般,晒得每个人都汗如雨下,但众人顾不上擦汗,聚精会神地完成着之前演练过无数次的既定动作。
在经过30个小时轮班作业后,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直到此时,团队全员都松了口气,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图片
狮子洋大桥T1节段塔柱。受访者供图
每一个工程,都有着不可预知的技术难点;每一个技术难点,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当晚深夜,狮子洋大桥项目部二楼的小会议室仍灯火通明,白板笔的声音此时尤为响亮。项目总工曾炜正带领着技术攻关小组进行C80混凝土浇筑后的总结:“此次浇筑完成后,针对C80混凝土的扩展度、离析率、温度变化及力学性能等13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狮子洋通道索塔右幅塔座及T1节段塔柱顺利浇筑完成,不仅验证了C80混凝土制备工艺及浇筑成套设备的适用性,也为同类型桥梁施工开创先河,提供了宝贵实操经验。
华龙网特派记者 董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