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53天、往返76万公里!嫦娥六号平安回家

全文1391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02嫦娥六号任务历时53天,往返超过76万公里,完成了逆行轨道、智能采样、月背起降等多项难度较高的任务。

03此次月球采样地点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月壤的风化程度相较于低纬度更加不充分,月壤中石块含量更多。

04为此,科研人员在嫦娥六号出发前,绘制了全月7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20米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指引嫦娥六号找到坡度较小的平坦区域。

05嫦娥六号探测器还搭载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等4个国际载荷,这是中法首次开展探月合作。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这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图片
△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嫦娥六号创造多个“首次”
这次月球之旅,嫦娥六号历时53天完成任务,往返超过76万公里。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一环,嫦娥六号完成了逆行轨道、智能采样、月背起降等多项难度较高的任务。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两度着陆月球背面的国家,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成功采回月壤。
与此前嫦娥五号任务相比,嫦娥六号面临更高难度的挑战。此次采样地点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此处月壤的风化程度相较于低纬度更加不充分,月壤中石块含量更多。为了在“崎岖山地中找平地”,在嫦娥六号出发前,科研人员在选址上下足了功夫。凭借嫦娥二号获取的影像资料,我国科研人员绘制了全月7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20米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正是依靠地图指引,嫦娥六号才能寻找到坡度较小的平坦区域。
6月3日,月表取样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石头版”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这面国旗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和特殊工艺,其中旗面是由玄武岩熔融拉丝技术制作而成,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耐高温和耐低温等优异性能。
此次任务,嫦娥六号探测器还搭载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个国际载荷。这是中法首次开展探月合作,标志着人类团结合作、和平利用外太空的历史性进步,也让国际科学界对中国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40年前建成一个完善型的国际月球科研站有了更多期待。
30倍音速,嫦娥六号如何实现平安降落?
回家途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返组合体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约5000公里处完成了解锁分离。
图片
△6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嫦娥六号返回器与轨道器分离后的动画模拟画面。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然而,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牵引作用,返回器会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大气层,大约每秒10.9公里,相当于30倍音速。这样的飞行速度,远比从近地轨道返回的航天器要快得多。因此,减速是嫦娥六号回家的关键。
于是,嫦娥六号以“半弹道跳跃式再入”的方式回到地面。首先,返回器在距离地面约120公里的高度,以一定的角度切入大气层。然后在下降到距离地面60公里高度时,利用下压大气层产生的气动升力,再次跃出大气层。此时,返回器的速度下降到了每秒7公里左右。
随后,返回器就沿着抛物线的轨迹,再一次进入大气层,整个过程有点儿像是“打水漂”。虽然第二次再入大气层还是会受到气动升力的影响,但高度已经不会再次抬高了,而且飞行速度会大幅度下降。据悉,这种“打水漂”返回地球的方式,未来也将用于载人登月任务。
月球样品交接仪式将择机举行
按计划,回收后的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处理工作后,将空运至北京开舱,取出样品容器及搭载物。国家航天局将择机举行交接仪式,正式向地面应用系统移交月球样品,后续开展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相关工作。
图片
△6月25日,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后,工作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合影。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成功返回是嫦娥六号旅行的终点,也是我们开展相关研究的起点。”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说,未来还将按计划开展国际合作,进行联合研究,相关成果也将择机发布。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是钟寅 储希豪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