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疗愈加文化底蕴,“浙西第一门户”常山发来消夏邀约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南宋时期,诗人曾几目睹浙江丘陵绵绵、溪流四布的美景,用轻灵质朴的笔触留下了一首情趣盎然的七言绝句《三衢道中》。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这里位于闽浙赣皖四省边际,史称“两浙首站”“浙西第一门户”,于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迄今已有超1800年历史。
6月24日,一场以“U凉一夏, 常遇沪江”为主题的夏季农文旅推介会在上海建投书局举行。衢州作家周新华携新作《孤马传》而来,与知名编剧、制片人黄霁以书为引,通过常山宋韵文化,探讨将地方文化融入影视作品的更多可能性,同时对常山在地文脉肌理进行梳理,深入浅出地让参与者看见一个文化元素立体呈现的常山。
图片
推介会现场,衢州作家周新华与制片人黄霁分享常山故事
《孤马传》:真实生动描绘常山当地风土人情
《孤马传》讲述了执行秘密任务的年轻画师周工叙被宰相赵鼎的人格魅力所感召,主动加入维护赵鼎的行列,保护受难忠良,使赵鼎归葬心中的故乡——浙江常山的故事。
小说塑造了宰相赵鼎、将军牛皋、“南宋苏武”洪皓、南渡诗人、背嵬军、高僧大德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再现了南宋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同时,作者巧妙地借助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如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江参创作绢本水墨画《千里江山图》等,将它们糅合进故事,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个重要环节,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图片
《孤马传》书封
“我是作家,还是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的新闻记者和衢州文史研究者。”周新华介绍,他与常山的渊源早在2017年就开始,当年他以常山喝彩文化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喝彩师》。2022年,他又创作了关于常山历史人物江景房的作品《沉籍记》,并发表在文学刊物《天涯》上。
图片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赵鼎像
在对常山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周新华关注到了南宋名相——赵鼎。他发现这位两度拜相、更推荐岳飞率军抗金的贤相,拥有重量级的人生故事,但对其的挖掘和宣传却很少。“恰巧在2019年,常山何家乡石门山(长风村)发现了赵鼎墓所在地,这也是我以赵鼎为中心进行文学创作的促成点。”周新华说。
《孤马传》不但介绍了黄冈山、永年寺(今万寿寺)、严谷山、草萍驿、渣濑滩等常山名胜,还“复活”了常山古十景中的“忠简孤冢”“石门佳气”“球川晾雪”等三景,其对常山当地风土人情的真实生动描绘,获得外界好评。
图片
光绪《常山县志》石门山赵鼎墓图
“虽然赵鼎并非在常山出生,但他临终前却留下‘归葬常山’的遗愿,足以见得他的心目中已经把常山当做故乡。”周新华说,《孤马传》出版后,他在赵鼎的墓前把书一页页撕下、焚烧,希望能告慰这位敢于担当、以身许国的先人。“目前常山正在修建赵鼎文化公园,希望有更多人通过这本书认识了解赵鼎,也能到常山感受当地的文化。”
夏季来常山,体验沉浸式纳凉生活
常山,这座浙西第一门户城市,正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声名在外的宝藏小吃,成为新一代避暑纳凉胜地。
图片
儿童诗朗诵《三衢道中》
图片
越剧表演《琼奴与苕郎》
除了《孤马传》创作分享,当天活动上的儿童诗朗诵《三衢道中》和越剧表演《琼奴与苕郎》等节目,一展常山宋诗之河的文化底蕴。围绕常山胡柚、常山贡面等特色美食的分享,进一步展示了常山夏季沉浸式纳凉生活的方方面面。
去年杭州亚运会期间,杭州新侨饭店的保洁阿姨水君妈妈,用常山贡面招待郭晶晶、白岩松等文体名人,一举带动“白如银、细如丝”的常山贡面走红出圈。常山胡柚则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水果,甜中微苦、脆嫩多汁,具有清凉祛火、镇咳化痰等功效。柚香谷创始人宋伟与常山贡面非遗传承人,分别向上海市民分享了常山与上海结缘的故事。
图片
常山贡面非遗传承人分享贡面制作
活动现场,常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签约落地“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旨在共同推动常山农文旅产业发展。
常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杨志国,向上海市民介绍了常山县U凉一夏系列活动,同时发布“常山县U凉一夏休闲地图”,内有4条旅游路线,涵盖纳凉、美食、住宿和游玩等信息,“期待与世界各地的游客分享美好体验,共同书写更多夏日清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