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粤韵丨岭南儿女多矫健 英歌威猛颂英豪

图片
  ·  读懂广州第一二二期 ·   
潮汕俗语说:“锣鼓响,心蓬浅。”这句话说的是,锣鼓一响,人们就激动地去欣赏英歌舞表演。近年来,潮汕英歌舞“火爆出圈”,被誉为“中华战舞”“英雄之舞”。有人驱车千里,只为一睹英歌舞真容;也有人远渡重洋,只为寻求精神慰藉。
英歌舞流行于广东潮阳、普宁、惠来等地区,以豪迈奔放、刚劲震撼的艺术风格见长。一台英歌舞浓缩了潮汕人的豪迈热情以及不屈不挠、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也给岭南文化增添了一份阳刚生猛的力量。2006年,潮汕英歌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给人温和婉约印象的潮汕地区如何孕育出这般阳刚的舞蹈?为此,记者深入潮汕,实地走访英歌队、采访传承人以及专家,探寻英歌舞背后的故事。
图片
凌空而起,气势磅礴。
“正月十五日,有善歌者自为侪伍,妆演古陈迹,迎神街巷,琼箫画鼓,象板银盆,连奏于灯月交辉之下,谓之游春。”——《潮州风俗考》
“从明代开始,潮阳始有英歌。”——《潮阳县志》
“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英)歌。”——《潮州府志》
英歌之源
傩舞遗存 流传千年 
英歌舞是岭南潮汕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形成的民间艺术,它源于古代祭祀傩舞,迄今有几千年历史,明代融入赞颂英雄的内涵,从清代开始正式演绎《水浒传》梁山好汉的故事,延续至今。
英歌舞源于古代傩舞明代始有“学名”
在潮汕地区,英歌舞深入人心。“针对英歌舞的起源,网上有很多说法,但从流传至今的动作、寓意、装束来看,潮汕英歌舞是古代傩舞文化的延续。”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原馆长翁木顺说,傩舞是傩祭仪式中的舞蹈部分,是古代驱瘟避疫、祈求吉祥的舞蹈。
早期,潮汕地区有自己的祭祀礼仪。秦汉之后,南迁而来的北方人日益增多,傩舞文化随之入潮,与本地风俗融合,形成具有潮汕地区特色的祭祀礼仪。今天潮汕英歌舞夸张的驱赶动作、神秘的面具以及驱恶扬善的寓意都与古代傩舞相似。很多学者认为,英歌舞就是当时潮汕地区的祭祀舞蹈,只是过去并不叫这个名字。
傩舞有宫傩、军傩和乡傩之分。宫傩舞于朝廷,乡傩走向民间,而军傩主要流行于军队中。南宋末年,陆秀夫、文天祥等护送皇帝,一路南下潮州,鼓舞士气的军傩由此传入潮汕地区。与此同时,流行于山东一带的鼓子秧歌也随之传入此地。
元明时期,潮汕地区战火多,又常有倭寇骚扰,造就了当地尚武的习俗,当地人开始以演练英歌舞的形式习武。英歌舞渐渐出现了相对成熟的表演形式,成为今天英歌舞的雏形。因此,《潮阳县志》记载:“从明代开始,潮阳始有英歌。”
图片
潮阳棉北街道后溪英歌队
清起演绎梁山好汉男子群舞最吸睛
翁木顺告诉记者,今天的英歌舞主要以梁山好汉为主题,歌颂英雄人物。“元明时期,英歌舞吸收了武术、戏曲等艺术元素,在内容上已有歌颂英雄好汉的成分。只是到了清代,英歌舞开始正式演绎水泊梁山的故事。”
清代中期,广东贸易发达,戏曲兴旺。广州、潮州戏班众多,一些外省戏班也来广东演出,被称为外江班,他们演的戏叫外江戏。根据1986年出版的《普宁民族民间艺术情况调查汇报》,清代的外江班曾在潮汕上演《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搭救卢俊义的故事,有唱有舞,深受当地人喜爱。后来,英歌艺人就将这个故事纳入英歌舞,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从此,潮汕英歌正式成为赞颂英雄的文化艺术。《广东百科全书》记载:“因歌颂这些英雄好汉,故名‘英歌舞’。”
清末民初,英歌舞演出有了前棚、中棚和后棚的固定搭配,前棚为男子群舞,中棚为小戏、唱段,后棚为压轴的武术表演。不过,前棚最吸引眼球,也最能表现阳刚之气,故而越演越火,形式与内容也不断丰富。中棚和后棚渐渐弱化,部分内容融入前棚。
英歌舞起初边舞边唱,由于其刚猛有力,唱与舞同演,不仅难协调,也影响舞者用夸张动作来展现英雄斗志。因此,唱词部分后来渐渐被舍弃,留下舞蹈部分,就是今天的英歌舞。
图片
英歌舞表演步法多变。
潮汕自古重英豪侠肝义胆越山海
如果从元末明初出现“歌颂英雄”的成分开始,潮汕英歌舞赞颂英雄的历史至少已有五六百年。翁木顺说,在潮汕这片土地上,英雄人物格外被敬重,为英歌舞的流传提供了沃土。千百年来,潮汕人也多以侠肝义胆、不屈不挠、团结拼搏行走世界。英歌舞演绎英雄好汉的故事,正好契合了潮汕人的这一特质。
潮汕人浓郁的英雄情怀,源自这里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群山拥其北。”潮汕地区位于东南沿海,面朝大海、三面环山,主要包括今潮州、汕头、揭阳等。北部莲花山脉将其与梅州隔开,东边的凤凰山脉横亘于潮汕与福建漳州之间。古时,这些崇山峻岭是一道天然屏障,阻隔潮汕人与外界的交往,加上历史上战火频繁,倭寇骚扰,在这样的环境中,潮汕人磨炼出不屈不挠、团结拼搏、奋勇向前的勇毅,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因此特别崇拜成功人士和英雄人物。
图片
英歌舞表演以刚猛有力见长。
潮汕到处都有纪念英雄的庙宇宗祠,崇拜英雄的文化民俗无处不在。汕头潮阳区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最有影响的四大民俗文化分别是双忠文化、元帅文化、妈祖文化和大峰文化。
其中,双忠文化的主角是唐代河南节度副使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据史料记载,唐“安史之乱”之时,张巡、许远两位将领与叛军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死守睢阳十个月之久。张、许两位英雄牺牲后,其遗物被潮阳人带回家乡奉祀,留下“生守睢阳,死保潮阳”的传说。潮阳贵屿“双忠信俗”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帅文化的纪念对象是宋代在潮阳小北山一带浴血杀敌阵亡的爱国将士。相传在南宋末年,右丞相文天祥在粤东被俘,其部下与元军在潮阳小北山麓展开决战,宋军大多战死于此。当地村民非常敬佩文天祥及其部下保家卫国的气节,将战死的将士葬于此。明太祖朱元璋有感于南宋将士的大义,特追封他们为“元帅”。从此,潮阳人定期举行纪念活动,延续600多年。
现在,这些文化精髓都已融入英歌舞。
英歌之魂
英雄斗志团结拼搏
潮汕英歌舞洋溢着旺盛的荷尔蒙与无尽的力量。
木槌叩击、翻飞跳跃,舞至高潮,踏步声、扣槌声、锣鼓声、喝叫声振聋发聩,气势如虹,这就是英歌舞的气势。
图片
英歌舞表演中,“耍蛇者”时迁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角色。
“时迁”舞蛇引路“宋江”击鼓发令
与其他南方舞蹈迥然不同,潮汕英歌舞独树一帜,洋溢着旺盛的荷尔蒙与无尽的力量。鉴于舞蹈本身对队员的体力要求极高,因此参与者多为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尽显阳刚之气。
华南师范大学潮汕历史文化学者陈椰说,赞颂英雄是英歌舞的灵魂。在潮汕,一场激情澎湃的英歌舞表演,无论是动作,还是角色、服饰、脸谱、阵形等,都蕴含了潮汕人英勇拼搏的精神。
在许多英歌舞表演的场合,手执布蛇道具,戴尖顶帽,穿梭奔跑于队伍前后的“耍蛇者”十分引人注目。英歌舞市级传承人陈坍鹏告诉记者,英歌舞主要演绎《水浒传》梁山泊英雄好汉的故事。“耍蛇者”是小说中的“鼓上蚤”时迁。他一般画黑白相间蛇花脸,在队伍中穿梭腾跃,引导队形调整。在小说中,时迁与蛇并没有关系,但在英歌舞中,蛇被视为神秘的象征,犹如古代傩舞祭祀者所持的茅苇长鞭,有鸣鞭驱恶的寓意。时迁在表演时前后奔跑,是队伍的引路人。
陈坍鹏说,《水浒传》中有108将,英歌舞的实际表演人数却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最多为107人,也有少数英歌队伍有108人,那便是梁山好汉“全家福”了。
图片
扮演关胜的演员绘此脸谱。
图片
扮演宋江的演员绘此脸谱。
演《水浒传》时,英歌舞队员化装成梁山好汉的形象,分两列前行。每列的领队呼作“头槌”,扮演李逵和关胜,相当于“指挥员”。“李逵”画黑脸,挂黑须,突出其性格鲁莽;“关胜”画红脸,挂红须,表现其赤胆忠心。紧跟其后的是“鲁智深”和“武松”。女将“孙二娘”“扈三娘”均为男扮女装,系围裙、穿绣花鞋,以此指代女性角色。队伍最后一位演员戴元帅冠,画丹红英秀脸谱,便是英歌乐队司鼓(擂鼓者)宋江。英歌舞的乐器有大鼓、小锣、小钹、螺号等,大鼓犹如古代战鼓,一般放在行于乐队中间的鼓架车上。宋江高坐于车上,以夸张的动作、激烈的鼓点,指挥整个队伍舞蹈的节奏。
图片
英歌舞表演击槌有讲究。
队伍行至观者众多的地方时,“头槌”或吹起哨子,或举起双槌,在头上方双击,发出开路信号;众队员蹉步撩槌,边舞边进,在簇拥的人群中开出一条通道。队伍到达表演场地后,宋江击鼓发令,队伍变换着多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形,如麦穗、田螺圈、双金线、八字圈等,整个表演充满动感,气势磅礴。
英歌之新
推陈出新岭南奇艺  
英气演绎穆桂英花木兰女子英歌媲美阳刚男儿
“扣扣扣,咚咚锵……”每到周五晚上,时钟指向8时,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传承基地就会传来清脆的击槌声和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女子英歌队又开始训练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英歌舞是刚劲勇猛的男子舞。英姿飒爽的女子英歌队走的是刚柔并济的路线,仅汕头潮阳一地就有5支女子队。其中,成立于1952年的西门女子英歌队历史最长。它是在潮汕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女子英歌队,打破了英歌舞“传男不传女”的传统。
图片
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 图/受访者
说起这支女子英歌队的故事,队长陈坍鹏如数家珍。20世纪50年代,西门社区有很多生产队,其中有一个是女子生产队。有一次,大队要搞演出,每个生产队必须出一个节目。女子生产队该表演什么呢?大家有点犯难。最后有人提议,男子可以演英歌舞,女子为何不能?“当时很多人不相信这些柔弱的女子可以演好刚猛的英歌舞。”陈坍鹏说,但她们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扎起马尾辫,跳起了英歌舞。没有女子套路,就照着男子的动作比划;不好画脸谱,就化个淡妆……让人没想到的是,当她们登上舞台,面容端庄大方,招式英气灵动,令人眼前一亮。原来,女子也能跳英歌舞!
在此基础上,西门女子英歌队很快成立。英歌舞“传男不传女”历史由此终结。男子演绎梁山好汉的故事,女子则演绎花木兰和穆桂英的故事,同样展示潮汕人的英雄情怀。花木兰和穆桂英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花木兰代父从军,流传千古。穆桂英挂帅出征,屡建战功。在西门女子英歌队队员心中,这些巾帼英雄媲美阳刚男儿。
潮汕英歌舞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走出广东。1988年8月,永丰英歌队45位农民专程到北京舞蹈学院,参加全国艺术院校第二届中国舞“桃李杯”。他们在传统上下击槌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和运用了其他村镇的打法,在群舞中插入自由变化的领舞,加入更多的面部表情变化等。在北京舞蹈学院展演舞台上,这支英歌队服饰鲜艳、脸谱粗犷、动作夸张,演出跌宕起伏,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新华社以“进京献艺赢得满堂喝彩”为题报道:“场面壮观、气势雄浑、变化多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图片
英歌舞一亮相,顿时观者如云。 图/汕头融媒
英歌绝技薪火相传古老艺术注入新活力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潮汕英歌舞一度青黄不接。年轻人出门打工、读书,老一辈艺人又极少传艺授徒,有些曾全员练习英歌舞的村社,竟然凑不出一支完整的英歌队。
这时,一批艺人临危受命,求新求变,重振英歌雄风。潮汕英歌舞国家级传承人陈来发就是在此时出任南山英歌队教练的。陈来发是看着英歌舞长大的,当地的英歌舞表演,他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哪个队跳的。他深知,英歌舞要走得远,就必须求变、敢变。他大胆创新,将人数从8人增加到72人,在动作套路中增加晃头的动作,演员上下击槌时增加提腿的动作,使得运槌更灵活,表演更有英雄气势。
就这样,在大家的努力下,潮汕英歌舞在21世纪初重现繁荣气象。英歌舞多次亮相北京、香港、广州等地,观者好评如潮。2008年,潮汕英歌舞亮相天安门广场,为奥运加油,6分钟的表演让世人惊艳。两年后的上海世博会上,潮汕英歌舞再次获得满堂彩。
图片
女子跳英歌舞,讲究刚柔并济。图/受访者
一度被解散的西门女子英歌队也于2011年重建,当时年仅19岁的陈坍鹏担任队长。他随即请来当年创建女子英歌队的老师傅传艺。陈坍鹏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这些老队员的授艺视频。一段视频中,一位94岁的老奶奶挥舞着英歌槌,传授英歌舞技法,一群后生围着老奶奶,学得津津有味。这是英歌舞技艺薪火相传的最美画面。
陈坍鹏说,英歌舞要传承好,就一定要靠年轻人。近年来,他借鉴武术、太极及现代舞蹈,在英歌舞的槌法、服饰、装束等方面大胆改进,使之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记者在训练场上看到,学习英歌舞的,有七八岁的小朋友,也有十四五岁的小伙子。陈坍鹏告诉记者,热衷英歌舞的“同道”大多在30岁以下,职业各不相同,怀着对英歌舞的热爱让他们聚在了一起。陈坍鹏在交警队上班,另一位领队是开店的,队员里还有很多学生,其中既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有表演的时候,大家就集中起来排练,有的队员甚至还在周末往返广州、潮汕参加排练。如今,英歌舞还走进了校园。普宁南山小学将英歌舞纳入第二课堂,全校2000多名学生,个个会跳英歌舞。
潮汕英歌舞也随着这些年轻人的脚步,传播到各地。潮汕小伙子刘灏杰十来岁时就开始参加英歌舞训练。到广州读书后,他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利用课余时间,一起练习英歌舞,既缓解了学习压力,也让生活更丰富多彩。
图片
潮阳棉北街道后溪英歌队
英歌舞“火热出圈”亮相国际舞台
去年以来,英歌舞“火热出圈”,不过,它仍是一门“不挣钱”的艺术,支撑它“出圈”的,是潮汕人对英歌文化的一腔热情。
刚从潮阳区文化馆退休的翁木顺仍在为英歌文化走上更大的舞台而奔走。日前,记者走进了翁木顺位于汕头潮阳梅新大道的工作室。“最近比较忙,刚刚去了省里,商量英歌舞出国演出的事情,现在又在准备接待打算来潮阳学习英歌舞的华侨。”他告诉记者,这几年英歌舞不仅在国内走红,还在海外迎来阵阵喝彩,成为海内外文化交流的载体。
今年春节期间,潮汕南山英歌队16名队员在英国伦敦伯灵顿拱廊街上和鼓而舞,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快闪表演。现场吸引70多万人次围观,这是潮汕英歌舞首次与欧洲民众“邂逅”。今年五一期间,潮汕富美英歌队30名队员在泰国曼谷等地展示英歌舞,再获满堂彩。
有华人华侨感慨说,他们从舞蹈中看到了潮汕人当年在海外拼搏的艰辛与勇气。从古至今,潮汕人凭着不屈不挠、团结拼搏的精神,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从英歌舞铿锵的鼓点中走出了一个个坚韧勇毅的潮汕儿女,他们在世界舞台上奋勇自强、一往无前。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的入门处,有一艘供游客参观的仿古“红头船”。这是清代潮汕人下南洋艰苦谋生的象征。登上“红头船”、远赴异乡拼搏的有郑智勇、陈伟南、庄世平等著名潮汕籍华人华侨。在商业大潮中,潮汕地区更可谓群星璀璨。比如,7岁时跟随父母到中国香港生活的马介璋,以1500元资金起步,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香港“牛仔裤大王”。在2023年福布斯泰国前50强的富豪榜单中,有10位是潮汕籍。此外,2023年,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的潮汕企业家就有56位之多。
潮汕英歌舞是潮汕人团结拼搏的生动象征,蕴含着岭南儿女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侧耳倾听,英歌舞的鼓点愈发铿锵有力。
图片
英雄好汉,侠肝义胆。
潮汕英歌舞
源于古代傩舞文化,流行于潮汕地区,融南派武术、戏剧等地方艺术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阵法,既似土风,又似武舞。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形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英歌舞的热闹与门道
说道具
英歌槌多用稠木制成,有韧性;外表或漆成红色,或漆成红白色与红金色相间。
英歌舞的乐器有大鼓、小锣、小钹、螺号等,大鼓犹如古代战鼓,一般放在行于乐队中间的鼓架车上。
舞者的脸谱由古代傩舞面具简化而来,一般根据梁山泊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而定,色彩以白色打底,用红、绿、黑、银等颜色进行点缀。脸谱的特征是神秘、夸张,有祭祀驱邪、扬正压邪的寓意。
说技艺
英歌舞最基本的动作是耍槌和步法。
耍槌有旋槌和击槌之分,旋槌讲究一个“活”字,舞者握住英歌槌的中部,用手腕作“8”字形绕动,中指、无名指、小指挑槌,让槌旋转。击槌有竖击、斜击和甩槌,再配合腰背旋转、腿脚跳跃等,展现英雄好汉的英勇。
此外,英歌舞的技法还有指法、手法、步法、身法、阵法等,其中最难的是对打。对打完全以南派近身短打技击为基础,滚、点、戳等拳法应有尽有。
说流派
因节奏不同,潮汕英歌舞分为慢板、中板和快板三个流派。
慢板是最早的英歌舞流派,被认为是由祭祀舞蹈和民间舞蹈融合而成,最大的特点就是节奏慢,凝重古朴,慢中见势,势中显气。
中板英歌舞的击槌套路丰富灵活,舞步则以南拳中的步法为基础,表演刚劲有力。
快板英歌舞快而不乱,形式、技法、套式、图案变化错综复杂,再配合铿锵有力的锣鼓音乐,气势磅礴,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说服饰
英歌舞受潮剧影响,队员的服饰按梁山好汉的形象来打扮,其中,前方的人身穿戏曲服饰,后队则统一成整齐的黑色、黄色、红色等服饰。衣袖在手腕处有束口,小腿裤脚有扎腿,腰部束有腰带,头部包头巾。这种装束与戏曲中短打武生着装十分相似。
女子英歌队员的服饰较为简单,分红绿两种颜色,队员扮演花木兰时着红色服饰,扮演穆桂英时着绿色服饰。
图片
【版权声明】  《读懂广州·粤韵周刊》为广州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版权与合作联系:ddgzyy2022@163.com;电话020—81883458
出品/江永忠、许芳
策划/关雅文、周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忠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家源、莫伟浓 通讯员:陈少强、林楚镇、张思杰(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