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禤国维的信与惧、慢与快、争与让

全文2997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6月25日上午,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追思会在广东省中医院举行,家人代表、领导同事、学子、患者代表等通过献花缅怀、追思访谈等形式追忆禤老的生平。

02禤国维教授以信与惧、慢与快、争与让三组关键词贯穿一生,他坚信中医的核心是疗效,只有疗效好,中医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03作为当代岭南皮肤病学的先行者,禤国维推动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从中医外科中独立出来,培养了大批著名的中医皮肤病专家。

04然而,禤国维在荣誉面前常常谦让,他希望弟子们的学术水平超过他,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

05禤国维教授的一生,见证了岭南中医的沉浮兴衰,也见证了中医药在新时期的复兴之路。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6月25日上午,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追思会在广东省中医院举行。低沉而庄重的乐声中,人们眼含热泪,手捧鲜花,缓缓走向台前。遗像两旁,黄白相间的菊花环绕,在暖黄色灯光的映衬下,照片中禤国维教授的笑容慈祥温暖。
现场,禤国维教授的家人代表、领导同事、学子、患者代表等,通过献花缅怀、追思访谈等形式,深切追忆这位“皮肤圣手”生前仁心济世的点点滴滴,勾勒出这位年逾八十老中医的寻常与不寻常。
可以说,有这样三组关键词,贯穿了他的一生:信与惧、慢与快、争与让。
图片
图片
“信”与“惧”
跟禤老接触过的患者、同事、学生,最深的印象无一例外是他那标志性的笑容,仿佛见到他,便信心百倍。
追思会现场,一位名叫媛媛的女孩,是禤老“从小看到大”的患者。媛媛3岁时走路总摔跤,妈妈先后带她辗转多家医院求治,被诊断为皮肌炎,疗效甚微。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最难攻克的病症之一。2004年,沮丧万分、几近绝望的媛媛妈妈慕名找到禤国维。
禤老仔细检查后和蔼地对她说:“不用害怕,你没事的,病会好的。”好多找禤老看病的人都听过他这句话,实这是他的口头禅。这些年来,他医治过好多患者,在不同的论坛上说:“中医的核心是疗效,只有疗效好,中医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经过治疗,慢慢地,媛媛一天天站稳了,走快了,好转了。如今28岁的媛媛,皮肌炎病情缓解,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逢年过节,媛媛都会给禤老送祝福,20年来从不间断,因为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总能给她信心,“只要有他在,我就很有力量。”
广东省中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吕玉波,跟时任副院长的禤国维,是领导班子里共事最长的两个人。因为禤国维比吕玉波年长13岁,一开始,吕玉波得知自己要接棒“一把手”时,心里咯噔一下,担心会“不服管”、改革推不开。让他意外的是,禤国维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并全力配合改革工作,这给了吕玉波极大的信心。
但永远给人信心的禤老,也有惧怕的时候。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禤国维担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经常要值班。有一天夜里查房时,发现厕所里有异响,便进去查看,被三个盗贼用斧头打晕,鲜血流了一地。他醒来后艰难地爬出来,走廊里都沾着血,最后被几名实习医生发现,抬到急救室抢救,一个星期后才苏醒过来。
这次受伤令禤国维记忆力下降,他醒来的第一个反应是问站在病床边的学生:“我背个处方给你听,看我记忆力如何?”接着背了起来……听着听着,有学生哭了。接着他又拉起吕玉波问“我什么时候能出诊?”为了让家人放心,他开玩笑说自己“不出诊身体反而会有病”。
“他心里最放心不下的是病人。”次子禤鹏翔回忆,去年9月父亲健康恶化后,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也是问“什么时候能去看诊”。吕玉波说,别人出院是回家,他出院是回到医院给别人看病。
图片
“慢”与“快”
禤国维个子不高,但身上始终昂扬着一股“不老松”的精神,直至耄耋之年,却依旧坚持一周出六天门诊,每天接诊患者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上百。旺盛的精力,让年轻医生也望尘莫及。
他性格有些内向,话很少,从不对学生说豪言壮语与谈情怀,会把想说的话都写在自己的行动上。他知道,有太多的病人从全国各地慕名赶来,找他看病,甚至国家部委领导人也找他会诊。
“禤老的高明在于,他开的中药处方都不激烈,但一剂一剂下去,病人慢慢就有了变化,到最后,病就奇迹般地好了。”与他同挤在一间办公室的皮肤科主任李红毅说,有步骤的慢,有时是最快的抵达。
禤国维从传统中医毒邪病机入手,提出“解毒驱邪,以和为贵”的理论。“以和为贵”,这是禤国维的学术思想,还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
在吕玉波的印象里,禤国维没有架子,说话永远不急不慢,笑容满面。尽管小小的诊室人来人往、不断有患者敲门加号,他的同事、患者从未见禤老发过一次脾气。
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中医院正惨淡经营着,最困难的时候,连工资都发不起。摆在眼前的管理难题一道接一道,吕玉波急得火烧眉毛,禤国维却无比平和,总是按住吕玉波,平静说道“先别急,我们再讨论讨论”。
图片
耄耋之年的禤老,皮肤依旧细腻白皙,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被问及长寿秘诀,禤国维说“要保持内心的平静”。行医一甲子,奉献六十载,对禤国维而言,慢慢来,比较快。
禤国维是当代岭南皮肤病学的先行者,在他的主持推动下,在全国率先将皮肤科从中医外科中独立出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禤国维培养了岐黄学者、广东省名中医陈达灿、卢传坚,广东省名中医范瑞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的中医皮肤病专家,学术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
1995年,陈达灿刚开始接手皮肤科时,面临如何把学科做大做强的难题。禤国维得知后建议他“走出去”,他带着陈达灿在内的几位弟子,前往当时被称为“全国皮肤科四小龙”之一的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学习交流,由于到达时间晚,为了多取经,一行人又冒雨专程去了趟湖南省第二附属医院。在回广州路上,一份皮肤科发展规划才逐渐清晰起来。
如今,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医皮肤学科(专科),连续3年名列全国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行榜榜首。回首往事,陈达灿说,这些成绩都跟禤老当年坚持“走出去”打下的皮肤学科坚实基础分不开。
随着年龄渐长,禤老的“好斗心”并未消退。2002年,广东省中医院接管珠海中医院,更名为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陈达灿作为派驻的院长,面临中医人才紧缺的挑战。为了打开局面,年过六旬的他第一个申请去珠海院区出诊。
按理说,这样的年龄应该在家安享天年。可是禤国维却始终坚持认为,只要自己还能走得动,看得清,就要尽力为病人提供治疗,全国各地会诊。
图片
“争”与“让”
1984年,广东省中医院500多名医生守着300多张病床,医院环境用四个字概括:黑、脏、乱、臭。新任领导班子下定决心要把医院“带起来”,首要之事便是解决员工温饱问题。
为推动分配改革、提高医护积极性,吕玉波提出,领导班子要以身作则,不能比一线员工拿的奖金高,并且除了做好行政工作,还要不拿报酬地照常出诊。
禤国维争先表态支持,没有一句怨言。
吕玉波还记得,1986年4月,原广州中医学院实行“院系合一”改革,彼时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禤国维,从零起步、白手起家,在医院建立了第一个中医系“临床医学院”。知道在读研究生没有工资收入,禤国维每个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扣除300元资助学生,还会“随手”把刚发给自己的一些补助和津贴,不经意地塞给一些有需要的学生。
现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的张忠德(人称“德叔”)是当时第一批学生。“禤老对我们学生实在是太溺爱了,我们像是‘家中’的宠儿,享受五星级待遇。”他笑着回忆。 
图片
当时医院只有两部电梯,规定高峰期供患者使用,其他人步梯上下楼。课室在七楼,为了让学生少奔波,禤国维叮嘱食堂做好适口饭菜,提前送到七楼,让学生一下课就能在隔壁用餐。医院不像学校有操场、篮球场,为了让学生在医院里有运动空间,禤国维特意把北区六楼一个小手术室改造成晚会厅,让学生有地方休闲娱乐。
“冬天的七点,教室寒风凛冽。晚自习和早读时,禤国维必到教室看看学生,离开前还会特意留心,教室北边的窗户关了没有。”说到这,泪水从德叔眼眶滚落。
在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上,禤国维开创了很多“第一”,但在荣誉面前,他常常谦让。“他年轻的时候,上台领奖的是学生,退休以后,上台领奖的也是他的学生。”德叔说。
次子禤鹏翔感慨,因为家里两兄弟没有从医,父亲希望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让他们继续为患者服务,继续照亮患者前行的路。
禤国维对弟子最大的期望,是希望弟子的学术水平超过他。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已陆续出版20多本著作,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禤老作序。去年,听说卢传坚准备出皮肤科领域的系列丛书,在病榻上的禤国维欣喜不已,坚持帮忙审定修改,当看到禤老忍着病痛颤抖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卢传坚感动万分:“这是老师留给我的珍贵礼物。”
图片
作为国医大师、“皮肤圣手”,禤国维见证了岭南中医的沉浮兴衰,他创新发展了岭南皮肤病学流派;作为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他参与了一所中医院的艰难求存、奋发腾飞的过程,也见证了中医药在新时期的复兴之路。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熟悉禤国维的朋友都知道,他总会随身携带一本红色笔记本,上面写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句话。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陈佳佳 查冠琳 张靓雯 
视频:南都记者 蔡文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