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女人们,他到底爱不爱丁佩?看《李小龙与我》怎么说

图片
李小龙从1971年到1973年间,真正从业时间只有这短短3年的时间,拍摄了4部电影,引起世界瞩目,然后突然离世,成为巨大的遗憾。
对于李小龙如何死掉的问题?历来存在巨大的争议。直到出版于2021年的《李小龙 : 神话和真实》,作者马修·波利用严谨的考证及详实的纪录,令人信服地写出了李小龙的生与死,书中对龙之死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这才算彻底了结了多年来的悬案。
图片
其实,也不是悬案,答案早就在那里,只是没人愿意相信。
更多人的选择相信阴谋论,相信花边新闻,就是不相信医学及家属的证词。
在诸多议论中,女星丁佩无疑是风暴眼,毕竟李小龙死在了她的家中,而且是死在了她的床上。
在舆论场下,无论丁佩怎么辩白,都显得很无力。
何况,有些真相,她其实也不了解全貌。身在庐山中,她也是信息不对称的受害者。
李小龙死后,围在丁佩身上的流言实在是太多了。于是,她决定站出来回击,用一部电影的形式将她自己的故事及与李小龙的故事讲了出来,这就是《李小龙与我》。
图片
这部上映于1976年的电影,是距离李小龙去世最近的一部有关他的电影作品,一上映实际上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批判远大于赞誉。在豆瓣上,这部影片的打分只有4.3分,属于烂到极点的玩意。
丁佩拍这部电影,还不如不拍。
她以为可以靠这部电影,来讲清楚当时的故事,讲清楚自己的处境,讲清楚李小龙的死因。可是,她错了,错得离谱。
因为,《李小龙与我》压根就不是什么澄清,而是泼脏水,是在消费李小龙,它不仅没有揭开当初的谜团,反而将现实进一步搅乱,水更混了。
这一切,与丁佩想要的效果,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丁佩收到的批判更多了,这直接导致了她暂时退出了影视圈,相夫教子去了。后来再复出,也没有激起任何浪花。
等于是一部电影,彻底毁了自己。
图片
何苦来着呢?!!
为什么明明是澄清性的电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首先,这是一部邵氏电影。
邵氏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话是说邵氏电影,都是很用心在拍摄的,但是,必须得看邵氏将心思用在了什么地方。用在了专心研究故事,那就会是精品。一旦用在了琢磨人上面,就会出差错。
《李小龙与我》,邵氏就将心思用错了地方。前文大公与我反复提起了邵氏与嘉禾、邵氏与嘉禾与李小龙之间的纷争,包括邵逸夫与邹文怀之间的纠葛。尤其是经过了两轮“抢龙大战”,邵氏都输给了嘉禾,邵逸夫咽不下这口气。
图片
原本,邹文怀是邵氏总经理,结果却背叛了邵逸夫,另外拉出一批人马成立了嘉禾。邵逸夫耿耿于怀,不想让嘉禾壮大,只想看邹文怀的笑话,就在邵六爷差不多就要成功的时候,眼看嘉禾即将倒闭,结果李小龙斜刺里杀了出来,一部《唐山大兄》,一部《精武门》,彻底救活了濒死的嘉禾。
这让邵逸夫很窝火。想把李小龙抢过来,可还是没有抢过邹文怀,李小龙再次与嘉禾合作拍摄了《猛龙过江》,更加火爆。然后,李小龙去了好莱坞,拍摄了《龙争虎斗》。
不过,《龙争虎斗》属于外热内冷。在北美市场大卖,在国际市场上也大卖,可是在香港却输给了楚原的《七十二家租客》,屈居票房榜第二位,邵氏终于出了一口恶气。那年邵氏多部电影大卖,在整体势头上全面压制住了嘉禾的锋芒。
图片
邵逸夫与邵氏终于笑了,终于证明了自己终究还是香港电影的老大。
按说,嘉禾与李小龙多次合作,关系紧密,如果要拍摄李小龙题材的电影,应该由嘉禾出手才对,因为邹文怀才是了解真相的人。
可是,丁佩选择合作的对象却是邵氏。这想想就不对头,但丁佩没多想。
丁佩身为“竹联帮”的大姐头,“阿哥哥女郎”,自视甚高,却没有想到被邵氏摆了一道。
《李小龙与我》的故事出自丁佩的描述,然后由专业编剧进行改编,丁佩出演自己,李小龙则由李修贤出演。丁佩从自己的角度,将自己塑造成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是有妇之夫的李小龙与她一见钟情,然后利用各种寻找机会接近她,追求她。是她,各种把握方寸,不让李小龙得到她的身子,掌握着距离。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图片
然后,两人感情上分手。丁佩讲自己不堪重负,自甘堕落,沦落到赌场上,输了很多钱。李小龙依旧没有放弃她,想要拯救她,还为她争取了一个好莱坞大制作的女主角,为她庆祝。
就在签约庆祝会的那天,李小龙与邹文怀悄悄为她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祝会。李小龙来她家是为了邀请她出席盛宴。结果,李小龙到了她家后,突然头疼,然后就死掉了。
这大致是丁佩自己所讲述的故事主线。总之,她是一个盛世白莲花,是一个娇柔的弱女子,为情所困,还被影视圈各种刁难,被社会各种刁难。
图片
可是,电影是邵氏出品。
邵氏想讲的故事,可不只是李小龙,不只是李小龙与丁佩,还有嘉禾呢。在邵氏眼里,嘉禾是死敌,是叛徒。你说,它能好好讲嘉禾的故事吗?
《李小龙与我》一片里,嘉禾的几大巨头,包括邹文怀、何冠昌、罗维、刘亮华,全部都有露面,而且戏份不少。可对于邵氏来说,这几个人全部是邵氏旧人,全部是叛徒。在东方儒家文化里,对于叛徒,是如何看待的,相比大家都知道。除了痛恨,还有何想?
邵氏出品,必属佳品,必属于讽刺挖苦嘉禾的佳品。在《李小龙与我》里,嘉禾的几位大佬,无一例外,全部被塑造成了跳梁小丑,个个形象猥琐,都成了压榨李小龙的帮凶,尽管名字改了一下,没有叫原名,可选择的特型演员基本上还原出了邹文怀、罗维等人的原貌。只有刘亮华没那么漂亮,找了个肥胖大妈来出演。
图片
图片
因为《李小龙与我》上映于1976年,那时候李小龙的名声还在发酵之中,对于世界上更多的人来说,可能还没有接触到他的作品呢。尤其像80后一代人,压根就没有生出来呢。李小龙世界性的声誉,最终的形成还要晚一些才最终形成。
《李小龙与我》里的李小龙的形象,还不是世界之王,在李修贤的cospaly中,还是一个很接地气的香港明星。可能在当时邵氏的眼里,李小龙与他前面的狄龙姜大卫及后面的许冠文是一个级别的吧。所以,片中的李小龙的光环感并不强烈,反而呈现出了比较自我,比较自大的一面。
其实,这样的李小龙反而更接近真人一点。但是观众不接受啊,而且越晚的观众越无法接受。毕竟,死者为大。对于李小龙,必须要有足够的尊敬,足够让人仰视才行。所以,影片一上映,就被观众痛批。邵氏原本想消费一把李小龙,大卖一笔,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恶评如潮。
图片
邵氏当然只是想要消费李小龙,而且为了更好地消费,还为片中添加了不少香艳的镜头。影片里,李小龙与丁佩一起滚了好几次床单。这原本是丁佩不允许出现的镜头,可是几个香艳镜头居然全部是背着丁佩,找来了替身完成的。丁佩,那时候是著名的“肉弹”,拥有一副让人艳羡的大胸,可是滚床单的女替身胸就明显小了两号。
图片
所以,《李小龙与我》上映后,丁佩也极为不满,据她说她原以为找她拍摄的是一部纪录片,谁想到大家看到的却是一部故事完整的剧情片。面对既定事实,她也没有办法,面对洪水般涌来的批判声,她也抵挡不住,只能选择退出影坛,嫁给了向华强,并为他生了一个女儿,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只是,后来向华强又看上了年轻很多的陈岚,选择与丁佩离婚。陈岚上位,成为了后来大家熟悉的向太。
那么,问题来了?像丁佩这种女人,李小龙究竟是如何看上的呢?
这必须得回到最初,看看丁佩是如何与李小龙认识的,再看看他们的关系怎么样。
图片
图片
先看看李小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前面的文章说过多次,李小龙拍摄功夫片,但是他并不喜欢《唐山大兄》与《精武门》里的左派思维,也就是过于强调阶级冲突、民族矛盾,并以此为卖点。李小龙心目中的功夫片,卖点在于挖掘中国文化精髓,推而广之,尤其是中国功夫所代表的哲学思想。他认为功夫是中国文化里的一部分,而且是精华的部分,值得进行推广,发扬光大。
这是两种思维模式。前者是从商业出发的大众路线,李小龙的思维则属于精英思维,两者看问题的角度截然不同。
大众路线,自然要追求大众喜欢什么就拍什么,大众喜欢打打杀杀,喜欢撒狗血,那就拍给他们看,因为这样赚钱啊。但李小龙则认为电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媒介,是一种文化载体,观众需要被教育,需要看到文化的精髓,而功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适合通过电影来展现,并带观众一起走入。
图片
他把传统功夫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他认为优秀的功夫,是修炼者的思想修为,功夫打得好,就要把自己变成水,敌人强时自己就强,敌人要出招了,那就率先出招,敌动我动,动则超前动,一招制敌。当敌人慢下来自己也跟着慢下来,跟随敌人而动,用敌人的方式击倒敌人,就像水一样,身随形动,始终掌控主动权。
李小龙反对形而下的打打杀杀,不喜欢卖弄血浆,也不喜欢不公平的一打多。
李小龙说的都没有错。但是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
首先,他是一名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是一名社会精英,有能力有眼界将功夫的理念进行升华,进行拔高,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其次,他是一名公子哥,出身贵族,压根没有经历过穷人的生活。再次,他学的是咏春拳,这本身就是一个少爷拳,是专供富人练习的拳术。
图片
我们看看李小龙的家世。他爷爷李震彪是佛山一带有名的镖师,父亲李海泉是粤剧名伶。这样的家庭,可不是贫困家庭,戏剧名角可都是腕是角,是响当当的大人物,赚钱如流水。
至于李小龙的母系家族,他的大外公叫何东,是香港第一任首富,其创立的何启东家族是港英时期第一望族。何东,原名何启东。这就更是一个超级富豪家庭了。
何启东有两个弟弟,二弟叫何启福。何启福(何福)有个儿子,叫何世光,这何世光又有个儿子叫何鸿燊。嗯,就是大家知道的那个何鸿燊,澳门毒王。
何启东的三弟叫何启棠,后来改名何甘棠。这何甘棠,有个女儿叫何爱瑜,也就是李小龙的妈妈。何世光与何爱瑜是亲堂兄妹,他们的孩子,自然是表兄弟。没错,李小龙与何鸿燊是关系很近的表兄弟,赌王的表弟。
图片
图片
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你说李小龙从小吃过苦受过累,那简直是开玩笑。他对于底层与社会不公正唯一的感受,是在美国生活时遭遇到的种族歧视。在白种人的眼里,才不管你黄皮家里有没有钱,只要是黄皮就是贱货,就是低等种族。李小龙身受其害。
所以,李小龙电影里,他更愿意代言的是第三世界里深受歧视的种族,而不是底层劳工。
加上咏春拳自创立起,就盛行于公子哥中间,更多强调技巧,讲究技法,一直被讥讽为“公子拳”,或者是“妇人拳”。
所以,从李小龙的出身,到他修习的武术,再到他的哲学训练,都使得他对于武术的理解,远非底层人为了活命而拼个你死我活的打法。公子哥的眼界,自然与底层人士所想的,完全不一样。穷人家的孩子,与王思聪比,脑子里想的事,能一样吗?
图片
图片
李小龙的武学思维,功夫哲学,很多习武的人都在学习,但是极少人能够学会,因为眼界横亘在那里呢,没有经历过他的生活,没有很深的文化功底,又怎么能够轻易理解他的思想修为呢。
我们转头再来说丁佩。你以为她是普通女明星吗?
当然,她不是。
丁佩,是真正与李小龙门当户对的人。她于1947年2月19日出生于北京,原名唐美丽,两岁时随家人迁往台湾。外公鲍毓麟曾任北平警察局局长,舅爷是张学良。她的爸爸与爷爷,则都是医生,而且不是普通的医生,她爷爷是大军阀张宗昌的家庭医生,后任国民政府陆军总医院院长,同属于社会上流阶层。
李小龙家族,不是伶人就是商人,在古时候属于暴发户,不算真正的贵族。而丁佩的家族,可是真正的达官贵人,她是妥妥的贵族公主。
图片
出身显贵的丁佩,如果自小好好读书,一定可以成为大家闺秀。可她偏偏自小不喜欢读书,更热衷于跳舞,她的母亲还支持她的兴趣。根据我们的经验,不好好学习,喜欢跳舞及社交的女孩,基本上都是太妹。丁佩也是如此,早早就混上了社会,成为“飞女”,加入了竹联帮,成为了帮内大姐头,“阿哥哥女郎”。后来进入社会,加入邵氏,才起了艺名叫丁佩。
什么是“飞女”?《阿飞正传》看过吧,所谓的阿飞,就是南方俚语里的小流氓,整天奇装异服素质低劣的那种人,只是王家卫将阿飞的概念升华了,变成了外表正常内心狂野的文艺青年形象。丁佩自称“飞女”,称她自己也不明白李小龙那种超级大明星为何偏偏喜欢她这种飞女。这是她的自谦,但也承认了自己就是女阿飞,就是混社会的黑帮份子,是混不吝的女流氓。
图片
李小龙早年,其实也是混社会的。他1940年出生于美国,然后在香港度过了青少年,并学会了咏春拳,热衷于打架,不喜欢学习,整天惹事,如果不干预,自然也会加入帮派之中。不得已,被家人送到了美国,就是想让他远离原来的混混生涯。在美国,才接受了中学教育及大学教育,完成了蜕变。
同样的出身,类似的经历,李小龙与丁佩身上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同气相求,所以他们能够一拍即合,成为知交。她看上她,绝不仅仅是“肉弹”,更多的还是类似的气质。
龙找龙,凤找凤,好汉找英雄,老鼠的朋友会打洞。在人群之中,有同类气质的人,会自然找到对方的,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机缘。
作为演员,丁佩并没那么有名气。因为竹联帮的名头太差,没人敢轻易找她演电影,更不敢找她演主角,除非导演很牛皮,能够压得住,甚至还要借助她的势力。龙刚执导的《应召女郎》算是她为数不多的主演影片之一,票房还大卖,仅次于同年的李小龙主演的《龙争虎斗》,这是丁佩为数不多的电影荣光。
图片
1973年《应召女郎》上映于夏天,票房数据正新鲜着呢。《龙争虎斗》是上映要到年底才上映,那是李小龙死去后的事。李小龙与丁佩的结识时间,要更早一点。
那是1972年。当时丁佩在邵氏混了几年,一直没有出头,就跳到了嘉禾。原本,丁佩签约邵氏时,就是时任总经理邹文怀操作的,当她跳槽来嘉禾,邹文怀也高看她一眼,知道她的背景不一样。
于是,邹文怀就把丁佩介绍给李小龙认识。具体场景是李小龙为自己太太琳达庆祝生日召开的宴会上。尽管自己见识过很多人,但丁佩在见到李小龙的时候,还是一眼就被他迷倒了。
目不转睛地一直盯着李小龙看。李小龙原本戴着墨镜。
图片
人总是有第六感。当一个人一直盯着注视另外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能够被对方感受到。
所以,李小龙也向丁佩看了过来。因为李小龙戴着墨镜,丁佩原本还不知道,结果李小龙突然摘下了墨镜,两个人的目光交汇了。就这一眼,让丁佩彻底沦陷了,一下子就成了李小龙的小迷妹。
这李小龙也是,在妻子身边,就在庆祝生日的当天。居然还能去勾搭其他女人,也是醉了。
很多人感到疑惑的是,且不提李小龙的正房琳达,在私生活领域里,明明苗可秀更漂亮,而且与李小龙家是世交,还做了《精武门》《猛龙过江》两部影片的女主角,与李小龙关系密切,为什么他还吃里扒外,还要与丁佩交接呢?这是想脚踏几条船啊?
图片
图片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的确,苗可秀与李小龙自小就认识,两家是世交,当《唐山大兄》拍摄时李小龙与原导演吴家骧闹矛盾,邹文怀就是派苗可秀作为熟人去劝解李小龙的。从此,她被李小龙相中,成了后两部作品的女主角。
为啥李小龙与苗可秀不交往。那是因为苗可秀已经与李小龙的弟弟李振辉在交往了。弟弟的女朋友,作为哥哥能去抢吗?那还是人吗?
所以,苗可秀与李小龙之间的关系,才真正发乎情止于礼,并没有实际展开。苗可秀并不是他的情人。
更主要的是,李小龙在回港之前,就已经结婚了,他的夫人是琳达·埃莫瑞,两人于1964年便结婚了,而且已经生下了李国豪、李香凝一对子女。
图片
大家都觉得李小龙的私生活应该会很乱,其实并没有太乱。毕竟,他的职业生涯太短暂了,从1971到1973,前后加一起只有3年时间,他还每天都有高强化的身体锻炼,以及四部半电影在马不停蹄地推进。事业还属于上升期阶段,真正留给他的个人时间并不多,即便是他想要各种乱来,各种享受私生活,时间都不允许。
与丁佩的交往,一方面出于感情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在于他热衷于提拔新人。尽管李小龙的作品不多,但是对于提携朋友,他还是很热心的,像自己的发小小麒麟,就不仅让他作为自己导演的《猛龙过江》的武术指导,还为他争取来了一部《麒麟掌》,力推小麒麟做主角,希望小麒麟也能发展起来。同时,在《麒麟掌》里,李小龙还助推青年女打星孟秋做主演,在《龙争虎斗》里力推茅瑛做女主。
图片
图片
在武行内,李小龙除了小麒麟,还力推林正英、陈会毅上位,对于后辈洪金宝、孟海、仓田保昭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成为他们一生的怀念。对于他的徒弟,更是不计余力地给予角色。
所以,李小龙打算在《死亡的游戏》里给丁佩一个角色,是很符合他的性格的,并不存在什么不可揭发的秘闻。
当然了,因为丁佩对于《死亡的游戏》一无所知,还以为这是一部好莱坞大制作。而且,她以为李小龙死去的当晚,要召开的晚宴是为她举行的签约仪式。尽管晚宴是存在的,嘉禾老板邹文怀在现场也是存在的,但那是为了招待“007”乔治·拉扎贝而设的,毕竟拉扎贝是国际大明星,权重比丁佩要高出很多。
图片
大概是李小龙与邹文怀都没有告诉丁佩晚宴的主题是什么,而她自己则想多了,为了自己加了戏。这才导致从她这边传出的消息,其实并不是很准确。而唯一的知情人邹文怀,身系大佬,也懒得去澄清这些细节,这就导致了真相一直没笼罩在迷雾之中。
李小龙死在丁佩床上是事实,但丁佩被冤枉了很久也是事实。至于那天晚上的细节,可以看下前面大公的文章,这里就不说了。
总之,李小龙可能背叛过琳达,但并没有过于离谱,他与丁佩更多是精神气质上的相互吸引,再加上提携新人的动力,关系也没有发展到太离谱的地步。当然,这不排除丁佩就是她的秘密情人,连丁佩自己都没有直接否认。
至于《李小龙与我》,只能说邵氏实在是太坏了,拍摄的荒诞不经,纯粹是在消费李小龙与丁佩,纯粹是为了恶心嘉禾,脑力用错了地方,丑化了片中所有人,拍成了超级大烂片。
那么,丁佩为什么会拍这样一个奇葩片?一方面,有丁佩被邵氏忽悠的一面。另一面,据大公的推测,底气来自向华强。在李小龙去世以后,丁佩没有马上息影,而是继续演出,甚至邹文怀也没有浪费“007”乔治·拉扎贝,拉来了他与丁佩一起合作,拍摄了一部《铁金刚大破紫阳观》。那时候的“詹姆斯·邦德”,在香港就被翻译为“铁金刚”,007系列也被翻译为《铁金刚大战金枪客》《铁金刚大战金手指》《铁金刚勇破钻石党》等,这也算是硬蹭了。这大概是原定与李小龙的合作没有成功,又改的项目进行开发的。
图片
1974年,李小龙去世后的第二年,丁佩主演了一部电影叫《铁证》,影片不怎么样,但是借助这次机会,她认识了同为主演的向华强。这也是向华强第一次当电影主演。结果,王八对绿豆,丁佩与向华强看对上了眼。
向华强,可不是简单人物,他爸爸向前是国军军统少将,特务头子戴笠的得意门生。抗战胜利后,向前被安排到香港主持军统活动,借此机会他建立了帮会新义安,成为香港纵横黑白两道、权势涨天的帮派大统领。向华强直接继承了向前的帮派遗产,成为香港跺一跺脚,全港都要抖三抖的人。
图片
图片
丁佩尽管也是竹联帮的大姐头,可竹联帮的主要势力在台湾。能够靠上向华强,丁佩这次的靠山,简直比靠上李小龙更牢靠。他们的结合,更加的门当户对。
你说,她有没有更自信,有没有翘辫子?
所以,丁佩敢于接邵氏的片约,敢于出演《李小龙与我》,与向华强的支持密不可分。只是,吃了邵氏一个哑巴亏,估计丁向两人也都没有想到。毕竟,那时候邵氏一家独大,邵逸夫敢于称“六爷”,也不是好惹的主。而向华强的永盛与中国星集团,还没有成立呢。
在丁佩被舆论集体黑成翔的时候,向华强也没有抛弃她。而是顶着舆论压力选择与她结婚,算是对丁佩最大的支持了,婚后两人育有一女。
图片
再后来,向华强另觅新欢,两人婚姻维持了4年离婚,另娶了陈岚,那就是后事了。不过,陈岚也很大度,生下向佐后,因为自己缺乏育儿经验,还将其交给丁佩进行抚养,两家关系并没有破裂。
那时候的丁佩,估计已经忘记了李小龙是谁了。但是媒体没有忘记,一提起李小龙之死,就会提到丁佩,这反向要求丁佩必须终身与李小龙捆绑在了一起。后来,丁佩因为李小龙再次复出,也自觉拿李小龙来消费版面。
只不知,李小龙在地下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