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身临其境!沉浸式新业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其中提到,积极发展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沉浸式体验是近几年文旅领域非常热门的新形态,包含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览展示等多个领域。相较于传统的旅游体验形态,沉浸式体验致力于实现“文”与“旅”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让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发掘,也让游客的体验感更强、参与感更足、获得感更丰富,对于文旅经济的繁荣发展更是十分重要的推动力。
图片
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
实际上,以沉浸式体验为抓手,打造消费新增长点,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政策安排中。2021年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就提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发展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丰富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中也提到,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2022年的《“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中提出,深入发展在线文娱,支持打造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相关政策的出台,主要基于发展沉浸式体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中,必要性源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对于身临其境式文旅新玩法的高阶需求,可能性则源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一个鲜明的案例就是,2023年,文旅部发布了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其中包括大唐不夜城、又见平遥、寻梦牡丹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长安十二时辰等。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这些案例无一不是热门IP,深受消费者喜爱和“种草”;而这些沉浸式体验型文旅产品的大热,自然也得益于5G、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广泛深度应用。
图片
新疆阿勒泰,演员身着民族服饰演奏乐器
应当看到的是,沉浸式体验并不“高冷”,距离普通人并不遥远。淄博、哈尔滨、天水、阿勒泰等文旅城市爆红,背诵古诗词免门票,县域旅游大火……近两年涌现出的这些让人津津乐道的文旅现象,其实都有沉浸式体验的元素。特别是一些地方已经有了发展沉浸式体验的“地域特色”思维,避免走同质化道路。譬如,去年大火的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一改传统戏曲“演员台上演,观众台下看”的模式,以环境式戏剧驻演的方式,打破舞台与观众的界限,让观众零距离参与剧情、感悟人物的悲欢喜怒,迅速收获一众年轻人的喜爱,成为传统戏曲出圈的成功典范,也为其它地方发展沉浸式体验提供了借鉴。
种种现象表明,一方面,发展沉浸式体验,各地、各景区景点仍大有可为,应当充分利用政策利好和优势资源,大展拳脚、各显神通;另一方面,也应立足实际,将市场动向、消费者喜好与本地特色相结合,以务实态度发展沉浸式体验,避免决策凌空蹈虚、项目一哄而上,应坚持长期主义,变流量为“留量”,变走红为“长红”。(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