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海油气开发取得2项新突破,天然气可采储量新增超…

南都讯 6月24日,我国应用自主技术开采海上油气资源取得一连串新突破。南都记者获悉,我国南海东部海上气田首次换上国产“大脑”——国产化中控系统,迄今已稳定运行一个月。与此同时,南海东部自主设计的首个降压开采项目也于日前开工、建造,将应用于白云气田番禺34-1平台,预计投产后将增加天然气可采储量超10亿方。
图片
白云气田海上设施。
中控系统被誉为海上油气开采平台的“大脑”,它将接收到的压力、液位、温度等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调节,维持工艺系统各项参数稳定,同时在消防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自动监测气体泄漏、发现火情及自动灭火等诸多功能,为海上油气生产平台提供安全保障。
南海东部海上气田以“国产化中控系统”替代“霍尼韦尔中控系统”有什么好处呢?
相比原有进口品牌系统,国产化中控系统维护费用更低、服务获取周期更短,系统升级与后续运维费用也得到降低,升级单设施平均节省约110万,后续运维费用下降50%。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本次国产化改造中,施工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空间小等困难,争分夺秒安全、质量、进度一把抓,做到‘过程环节处处有监管、关键质量处处能把控’。”据统计,6天时间内,共完成21面机柜的移旧换新,以及1900余个点位的接线及调试。
此外,首个降压开采项目将在白云气田番禺34-1平台应用。南都记者了解到,在海上气田开发的中后期,天然气井井口流量压力将逐渐接近于管网系统的压力,采取降压开采的方式,能降低管网系统压力,有效保持天然气井产能,提高采收率。
图片
施工人员正在对管线进行改造。
据了解,白云气田位于中国南海东部,包括番禺34-1、荔湾3-1等9个气田。白云气田所产的天然气通过海底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珠海经开区高栏终端和横琴岛的横琴终端处理。目前累计外输量突破670亿方,占粤港澳大湾区天然气消费总量近五分之一。南海东部海上气田应用国产化中控系统,将发挥国产技术在关键领域的优势,提高开采率。
采写:南都记者杨亮 实习生贺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