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生灵知多少?来这场展览找找答案吧

珠颈斑鸠的特长是勤俭持家?双荚决明和决明子有什么关系?还有广袤巴渝大地上的生灵,你了解多少?6月25日上午,“山城生灵多样美”——重庆市群艺馆美育系列画展暨重师美院科普插画作品展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二楼展厅开幕。来现场,保证让你找到答案并大开眼界。
图片
本次展览的作品主要由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科普插画工作坊的师生创作而成。该工作坊是倪纯如、黄莎、赵忠华、杨珺教师团队在美术学(师范)专业《插画》课程教学改革基础之上,积极探索跨学科项目制教学所推出的具体实践举措,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创作主题鲜明、服务大众、寓教于美的插图绘画作品的能力。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的合作始于2020年,随着工作坊建设的深入,学生观察、创作插画作品的生物不再局限于校园,而是逐渐拓展到整个重庆。例如,学生们受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委托,以“金佛山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创作了插画作品,在本次展览中也有所呈现。
图片
走进市群艺馆展厅,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科普插画作品昭示着自然科学和艺术的巧妙结合,吸引众多市民驻足细细欣赏。
在2018级学生杨灵倩创作的《飞鸟集》里,一只只小鸟憨态可掬,性格鲜明。她以生命科学学院发表的论文为基础,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七十七种鸟类,通过漫画化的笔触记录了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的鸟类多样性。她还对鸟类的性格、习性等特点进行了提炼总结,比如把筑巢成本控制到最低的珠颈斑鸠有着“勤俭持家”的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前期我阅读了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科普知识,和生科院的同学一起实地观察校内的各种鸟类,记录并体会其形态特征和性格特点,然后通过数字绘画和手绘结合的方式设计了既能展示其特征又惹人喜爱的Q版形象。”杨灵倩介绍。
2022级学生吴姿萱创作的《神奇的生物在金佛山》则是用招贴的风格画植物科普,大百合、南川百合等植物仿佛有了属于自己的海报,十分吸睛;2021级学生陈双双对路边常见却不知名的菊花十分好奇,便选取了11种菊科植物,创作出《重庆常见菊科植物》,图文并茂,展现了各种菊花之间的异同。
图片
“我们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针对重师校园内植物、鸟类等生物类群开展大量调查,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如何将这些成果可视化并传播给更多人呢?我们想到了绘画的方式,相比起摄影,绘画可以更好地描绘生物的形态特征等细节,也更加有感染力,因此我们与美术学院开展了合作。”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勇老师表示,两个学院的学生们通力合作,创作了一批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科普插画作品,让更多人认识生物、了解生物。
“本次画展是市群艺馆与重庆师范大学开展校地合作的一次生动实践。”市群艺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画展呈现了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的生命之美,希望能够带给大家美的享受和对山城生灵多样性的深入思考。”
图片
本次展览由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协办,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支持。展览将持续至7月25日,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前往免费观展。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实习生 张莎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