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胡以晃病逝善终,儿孙在南京繁衍生息

1856年,豫王胡以晃病逝,他相信太平天国即将取得胜利,也许就在这一两年。胡以晃落叶归根,对他而言是一种幸运,带着喜悦离去。
图片
金田起义,谁给的赞助最多,答案是韦昌辉。谁祖上最富有,当然是胡以晃,家庭收租一年四千多担,妥妥的富户。
韦昌辉以后,胡以晃注入资金最多。但是,胡以晃家道中落,兄弟胡以昭、胡以旸又不支持他参加拜上帝教,故而带来人马不多。
1850年底,金田团营开始,萧朝贵天兄下凡,要求洪秀全、冯云山去胡以晃家“避吉”,自己主持金田起义。
清朝得知消息,重兵围攻山人村。胡以晃据险防守,突袭清军得手,与蒙得恩内外夹击,掩护洪秀全突围而出,取得“迎主之战”胜利。
金田起义后,由于带来兵马不多,胡以晃不能独自带兵。但是,胡以晃钱财多,故而在永安建制时授予春官丞相,地位仅次于石达开、秦日纲。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旋即西征。胡以晃是西征主帅,兵力一万多,但他很快就攻克了安庆,并留下来经营。
胡以晃打仗厉害,地方工作也不差。李秀成一度在胡以晃帐下,专心民政,把安庆治理得井井有条。
10月,赖汉英在南昌受挫,不敌江忠源。杨秀清改变作战方向,让胡以晃从安庆出征,杀向皖北庐州,打通进入中原道路。
胡以晃奉命后,率曾天养出战,连克集贤关、桐城、舒城,抵达庐州郊外,开始了攻城。
庐州之战,太平军兵力一万多。那么,清军有多少人呢?庐州守军数百人,团练五千余人,江忠源带来一千多湘军。
图片
增援庐州的清军,有总兵玉山率领的安徽绿营兵数千人,陕甘总督舒兴阿的西北军,和春江南大营援军,以及江忠浚的湘军,总计3万。
前面是坚固的庐州,守将是第一个被授予巡抚的湘军主帅江忠源,还有数万援军,胡以晃压力可想而知。
当年,江忠源在蓑衣渡设伏,太平军损失惨重,被迫延迟进攻长沙计划。南昌之战,江忠源守城93天,赖汉英无功而返。
江忠源担任安徽巡抚,可以节制全省兵马,且本人能力强悍。再则,清军是防守作战,难度相对较低。
胡以晃“围点打援”,先出兵与援军厮杀,斩杀总兵玉山,打垮舒兴阿军团。如此,包括江忠浚在内的清军,都不敢轻易攻击太平军。
太平军挖掘长壕,围困城池的同时,阻挡清朝援军,把清军内外隔绝开来。接着,胡以晃专心工程,挖掘地道。
地道战术,江忠源很了解,他在南昌就多次破坏太平军的地道工事。但是,胡以晃很聪明,对地道战术做了改变。
胡以晃的地道,分为上下两层,地道不是直线而是曲线,让清军难以判断方向。
水西门、旱西门同时爆破,江忠源率兵前来反击,在缺口处施放枪炮。此时,第二层地道爆破,清军灰飞烟灭。
图片
清军忙于堵住缺口,不料都被炸飞。太平军又架设云梯,在其他方向取得突破,一颗炮弹又击中弹药库,江忠源焦头烂额。
65岁老将曾天养奋勇当先,手持大刀冲杀,冲入庐州城内。江忠源走投无路,一说阵亡沙场,一说投水自尽。
庐州陷落,江忠源阵亡,对清朝而言是沉重打击。此时,太平军可以进入中原,与林凤祥北伐军呼应,但杨秀清没有。
拿下庐州后,胡以晃册封豫王千岁,地位仅次于燕王秦日纲。但是,杨秀清并未把精力放在皖北,而是让曾天养进入湖北,继续西征。
如此,胡以晃兵力不足,只能守卫庐州,无法扩大战国。和春则乘势包围庐州,开始了一场持久战,拼消耗。
1854年,湘潭惨败,西征告急。不久,湘军发起反击,曾天养在单挑时阵亡,曾国藩又拿下岳州、武昌、田家镇。
与此同时,胡以晃让周胜坤坐镇庐州,自己奉命南下攻取太平、芜湖、广德、巢县,在皖南开辟战场。
湘军东征,胡以晃跟石达开抵达湖口督师,与罗大纲、林启荣并肩作战,取得湖口大捷,曾国藩差点自尽而亡。
湖口大捷,太平军再次转入反攻,韦俊第三次攻克武昌。石达开则带着胡以晃、黄玉昆征战江西,夺取八府四十七县,把曾国藩围困在南昌孤城。
图片
1856年,石达开奉命北上,与秦日纲一起摧毁江南大营,打垮向荣军团,解除了长达三年之久的京师之围,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极盛。
石达开回京,胡以晃、黄玉昆留守江西,击败湘军攻势,把他们阻挡在萍乡。接着,胡以晃坐镇临江,整训兵马,为下一场战斗做准备。
谁知,就在太平天国达到极盛,眼看就要取得胜利时,胡以晃在临江病逝。胡以晃祖先从临江迁居广西平南,胡以晃算是落叶归根了。
胡以晃无疑是幸运的,他在太平天国进入极盛时病逝。此时,湘军元气大伤,八旗、绿营也损失惨重,太平天国有望取得胜利。
几个月后,天京事变爆发,让本该有机会逆袭的太平天国伤筋动骨,由盛转衰。胡以晃死在天京事变之前,他看到的是强盛的太平天国,无疑是一种幸运。
胡以晃死后,爵位由儿子胡万胜承袭,是为幼豫王,并在南京繁衍生息。
抗战时期,平南胡氏家族极力参军,驻扎南京附近,还遇见自称胡以晃后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