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这所新建校,预计9月1日投入使用

在海淀区肖家河地区
一所小学的改扩建工程
已悄然进行了2年多
一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崭新学校
拔地而起
它就是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
2024年9月1日
它将敞开怀抱,迎接同学们的到来
图片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原为海淀区肖家河小学,始建于1947年,隶属于海淀区教委。1996年,肖家河小学与树村小学合并。2016年1月,学校由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承办,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
图片
原来校园门口的路
图片
原来学校场景
图片
原来学校场景
图片
更名揭牌现场
图片
更名揭牌现场
2022年1月,在市区各级领导,特别是海淀区教委和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的全力支持和推进下,学校进行了原址的改扩建。学校全体师生一个不少地于2022年1月周转至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本部学习生活。两年时光悄然飞逝,原址上一座充满阳光与希望、生机与活力、洋溢着文化气息的崭新校园已经拔地而起。
图片
图片
改扩建现场
新校园主体结构荣获
“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奖”
新校园在整体造型上独具特色。设计中,工程师们殚精竭虑,反复斟酌每一个细节,力求尽善尽美。校园的主体结构荣获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奖。如此精巧的建筑设计给中建一局二公司的施工也增加了难度,每一位参与者都付出了艰苦努力。无数个日夜,他们冒着寒风凛冽、顶着烈日骄阳,在工地挥汗如雨,任由汗水湿透衣衫……最终,施工的工程质量管理先后荣获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2023年1类成果奖和2024年2类成果奖。另外,项目部研发的一种轻便型可调高度的阻尼器安装托架结构还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返回校园,工人师傅们放弃了大量的节假日与休息时间。2023年春节,建筑工地一天没有休息,眼看着从一片荒芜成长为高楼大厦。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努力。他们用自己的付出书写着新校园建设的壮丽篇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学校与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本部
“一脉相承”
新建成的学校用地面积15572.6㎡,总建筑面积35720.33㎡,整体风格与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本部“一脉相承”,出自同一位有教育情怀的建筑设计师之手。教学楼灰色的外墙古朴而典雅,校门口圆厅复刻了本校“阳光大厅”的感觉,校门右侧布置有“五色沃土”,图书馆边大树下是冰心老人题写的“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励志箴言,红花廊柱为校园增加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绿茵茵的足球场任同学们玩耍嬉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圆厅——
学校的“门脸” 重要的“枢纽”
走进校门,一个巨大的“圆环形”建筑格外引人注目。七根象征着力量与稳定、秩序与规则、高贵与优雅、传承与延续的巨大的担当立柱支撑起了一个三层楼高的“半开放式”圆形屋顶。透过钢结构的顶棚中间巨大的椭圆形,同学们可仰望澄澈高远的天空,看云卷云舒……更有明媚的阳光穿过屋顶直接洒落到学校,洒落到五色沃土,洒落到孩子们和老师们的身上,整个区域既明亮又清爽。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圆厅”,既是学校的“门脸”,让大家眼前一亮,又是一个连接各楼的“枢纽”,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作用。通过圆厅,教学楼、专用教室楼、行政楼和图书馆通过连廊连为一体。校园整体布局在“圆厅”的带动下,呈现出“四通八达”的态势。
图片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德育副主任 龚传芹:
这个“圆厅”,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校园文化和功能性的核心。走进“圆厅”,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校园三字经》赫然映入眼帘,《校园三字经》不仅是一部校园文化作品,更是学校教育理念、历史、育人目标和方法的集中体现。通过《校园三字经》,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学校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和对美好教育愿景的追求。右边的教学楼入口雕刻着学校的校风——快乐、进取、儒雅、大气。
圆厅作为连接各楼的“枢纽”,其功能性不容忽视。它使校园的各个区域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高效、便捷的教育教学网络。通过连廊的设计,即使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学生也能安全、快速地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确保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布局不仅提高了校园的空间利用效率,还使得校园内的各个区域都能相互呼应、相互支持。
教学楼——
智能护眼灯走进教室
在海淀区教委的支持下,学校全部教室都安装了智能护眼灯,能确保教室内光线均匀柔和,减少阴影和眩光,在保护视力的同时让视觉感受更好。同时,还可以根据天气变化自动调节亮度,始终保持舒适的光照环境,让孩子们学习阅读时、老师教学备课时眼睛更舒适。高科技下的良好照明能营造出更专注的氛围,减少了因光线不适导致的注意力分散,避免了传统灯具频闪对眼睛的不良刺激,并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图片
图片
图书馆——
探索知识的宝藏之地
新校园中,一座两层的图书馆格外引人注目,它将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遐想、期待和渴望。
图书馆一层设计为学生借阅区,二层设计为教师借阅区,错落有致的台阶、木质的地板,师生们可以拿着借阅的书籍在这里随便找个角落,舒适地看书学习,徜徉知识的海洋,不亦乐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地下空间——
丰富多彩的学生乐园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新校园建设的又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好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分为两层,建筑面积相当于“地上空间”的2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教师 段旭: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办学空间,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北大附小教育集团尹超校长和学校干部在当年设计时,就对“地下区域”进行了精准的规划,反复的思考,最终确定设计方案。这里有可容纳500人左右的报告厅;有两个近700平米的篮球馆;有一个近300平米的舞蹈排练厅和一个近300平米的武术训练房;还有可供上千人吃饭的食堂和可供几百人同时用餐的餐厅……最令我们兴奋的是,学校还有一个标准50米长泳道的游泳馆,地下空间真可谓是“超大宝藏”,绝对值得期待!
游泳馆
游泳馆面积750平米,泳池已铺好深蓝色瓷砖,可设置6个泳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多年来,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本部一直开设游泳课,深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所有孩子在小学毕业前都学会了游泳。未来更多的孩子们也将在这里,继续开启全新的游泳课程,让体育锻炼更加丰富多彩。
篮球馆
地下空间设计建造了两个700平米的室内篮球馆,平时同学们可以在这里上篮球课、羽毛球课,举办集体活动,在高大宽敞的空间里自由嬉戏。
图片
图片
图片
舞蹈教室
舞蹈教室占地300平米,落地大镜子和把杆已安装完毕。舞蹈教室中央还有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的标识,醒目而有特色,同学们将在这里尽情释放自我,快乐舞蹈。
图片
武术活动室
武术活动室占地面积300平米,环境宽敞明亮,地板软硬适中,特别适合武术训练。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自2017年至今一直是海淀区武术传统校,在北京市武术比赛中成绩喜人。
图片
特色发展 未来可期
多年来,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一直积极践行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生命发展课程,积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北京大学附属小学集团校成员,学校也共享了集团的优质教研资源、课程资源,共建优质师资队伍。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执行校长 潘东辉:
学校是海淀区第二批优质校,我们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开展了包括艺术、科技、体育、戏剧、阅读等在内的多项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在这里,老师们以智慧和耐心引领学生探索学习,激发思维创造的火花;在这里,学生们以浓浓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动手动脑活动寻找快乐、增长学识、增强体质。
每年学生和教师都有多项活动竞赛在全国、市、区获奖。2024年5月,北京市啦啦操锦标赛上,学校啦啦操队获得了北京市冠军;北京市武术比赛中,学生也获得了获得了非常喜人的成绩;2024年第十五届希望中国青少年戏剧展演活动中,中文和英文戏剧比赛中学校同时获得金奖和银奖;2024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学生喜获多个第一、第二、第三名的好成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各级领导和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的文化引领、人文关怀引领下,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以平等、宽容、友善、博爱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全力提升内涵发展水平,给予学生自由、平等、公平的发展机会,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 王添淼:
承办肖家河分校是北大附小集团在落实国家、北京市教育均衡战略中所承担的北大责任。为了肖家河分校的孩子们一个都不能少地、更全面地共享到北大附小优质教育资源,几年来,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与帮助。在这里,我们要感谢市区、街道、学区各部门,尤其是海淀区教工委、教委、北京大学各级领导对附小教育集团的大力支持!也很感谢全体教师、家长在周转的这两年多中所给予的理解和付出的努力!衷心祝愿肖家河全体师生在美丽的新校园里开启属于全新的教育旅程,相信孩子们会在五色沃土上更加阳光向上、茁壮成长!
新校园即将开启
美好将至,未来可期
来源 北京海淀
编辑 莫凡
流程编辑 马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