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为何突然“翻脸”?上海创业者与微软紧急沟通,商汤也行动起来

全文1654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OpenAI突然发出警告,将从7月9日起采取额外措施,阻止来自“非支持国家和地区”的API流量,不包括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

02国内开发者通过“翻墙”访问OpenAI API,现在面临停止“翻墙”的紧迫任务,否则可能面临账户被封锁或暂停的风险。

03由于此事件,商汤科技发布“‘日日新’大模型0元Go”计划,推出系列培训,帮助企业用户从OpenAI迁移到“日日新”。

04专家建议,国内开发者应高度重视这一警告,尽快停止“翻墙”,选择国产替代或“肉身翻墙”的道路应对。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图片
昨天,国内很多利用OpenAI公司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发大模型应用的开发者收到了来自OpenAI的邮件。这份带有警告性质的邮件显示:公司将从7月9日起采取额外措施,阻止来自“非支持国家和地区”的API流量。在OpenAI公布的支持访问API服务的国家和地区列表中,没有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公司官网还显示:除了列表中的国家和地区,“访问或提供访问我们的服务可能会导致你的账户被封锁或暂停”。
这一事件将对国内大模型应用开发企业带来什么影响?企业可采取什么应对举措?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天采访了在上海开发大模型应用的创业者。
这一事件也对国内通用大模型产生了影响。今天下午,商汤科技发布“‘日日新’大模型0元Go”计划,并宣布将派出“搬家”顾问,为企业用户提供从OpenAI 迁移到“日日新”的系列培训。
OpenAI为何突然“翻脸”
“我刚收到微软员工的回复,”接受采访时,一家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彭伟国(化名)给记者看了他收到的微信。微软合作伙伴告诉他,微软云服务是否会受OpenAI声明的影响,还需要请示公司总部。
几年前,彭伟国创办的企业入选了微软中国的创业者计划,获得微软云Azure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包括OpenAI的API服务。早在ChatGPT问世前,他就开始调用编程接口,利用GPT大模型生成跨境电商平台的产品介绍内容。昨天得知OpenAI要采取“额外措施”后,他立即联系微软中国工作人员,询问Azure的相关服务是否会受到影响。
彭伟国介绍,其实,OpenAI从来没有向中国内地开放过API服务,很多国内开发者是通过“翻墙”访问这家美国企业API的。在他看来,OpenAI对这种现象一直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没有采取强硬的阻止措施。毕竟,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也有发达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培育壮大当地的GPT下游开发者似乎利大于弊。
图片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新华社/路透)
然而就在昨天,OpenAI突然“翻脸”了。究其原因,彭伟国和几位业内人士讨论后推测,除了众所周知的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和这家企业的未来发展计划有关。“OpenAI发展到如今的体量,再通过风投来融资已经很难了,它的赢利能力目前又比较有限,所以未来可能会走上市的道路。进入上市准备期后,公司就会受到有关中国市场的各种问询调查,比如,中国开发者在用的API服务是否合规,这部分营收是否稳定。”可能在评估了未来风险后,公司董事会决策:将采取额外措施,阻止来自“非支持国家和地区”的API流量。
“国产替代”是可行之路
面对OpenAI发出的警告,通过“翻墙”访问API的国内开发者该如何应对?彭伟国给出的建议是:高度重视这一警告,尽快停止“翻墙”,否则一旦从7月9日起采取额外措施,严格识别源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VPN(虚拟专用网络),国内相关企业可能面临很大的风险。
对于企业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他认为有两条:如果企业服务的市场都在中国,建议改用国内企业开发的通用大模型。虽然GPT-4的综合能力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一些国产大语言模型的综合能力也不弱,完成“国产替代”后,大模型应用类产品的质量不会受明显影响,还可消除长期风险。如果企业服务的市场主要在海外,或有“出海”计划,那么可选择另一条“肉身翻墙”的道路,即在OpenAI公布的支持访问API服务的国家和地区列表中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那里设立实体机构,合规地访问API服务。
事实上,研发通用大模型的国内企业已嗅到商机。今天,商汤科技发布“‘日日新’大模型0元Go”计划,要给OpenAI API用户一个新家。这家总部在香港的企业宣布:即日起,成为“日日新SenseNova”新注册企业用户,将获得涉及调用、迁徙、训练等多项免费服务大礼包。“日日新”平台覆盖“商量”大语言模型、“商量”图文多模态大模型、“秒画”文生图大模型、语音大模型、向量模型等多类模型API接口,可满足企业用户的不同需求。商汤将为“日日新”新注册企业用户赠送5000万Tokens包,并派出专属“搬家”顾问,提供从OpenAI 迁移到“日日新”的系列培训。
图片
今年4月,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发布“日日新”大模型5.0版。
“从大模型应用的用户体验来看,开发者采用GPT还是‘日日新’,其实差别不大,因为在到达AGI(通用人工智能)之前,GPT和国产通用大模型不会存在明显的代差。”彭伟国说,“对国内开发者来说,当务之急是开发出可赋能产业,或吸引众多个人用户的爆款应用,把大模型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